輝有為曾經(jīng)是周大牛買賣的伙計,這單一個伙字,叫不散伙,講究團(tuán)圓;另外一個計謀的計字,象征著出謀劃策,這樣順其自然得,把伴字略去了,說到底,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又說穿了,這畢竟只是買賣,畢竟,買賣不成仁,義在呢。
長老大擅長鉆研過往,但又講究一個既往不咎的咎字,因為過往的別人家的家事,可以算作經(jīng)歷。長老三的惡苦,吃的有一段時間了,至于這個苦從何來,往往是因為端正的坐姿。坐穩(wěn)了,就穩(wěn)妥,人就會累,累了就容易放縱,坐歪了,人就會容易懶散,懶散了就容易矯枉過正。
在水城,周中道曾經(jīng)有這么一段叫做“如假包換”的修辭,這一發(fā)明,屢試不爽。真的是真的,假的是假的,如假包換真,道理卻又總是辯證的,可惜,可惜。輝有為多年以后的朋友,在多年以前,嘲笑過長老三的窘迫,這個人便是被人稱為【水城之狐】的句玉珍。
句玉珍,好人,大好人。
曾經(jīng)的句玉珍,在水城是老師,為人師表,鞠躬翠己。因為看透了一些本應(yīng)該發(fā)生的事情,于是便順?biāo)浦?,難忘一個求學(xué)的學(xué)生,長水其。
句玉珍:“你若真是金子,為何黯淡無光?”
長水其:“夫子,不知您的試金石是真貨還是贗品?!?
句玉珍:“如假包換。”
真,著實的真,漂亮的真,沒有真的話,何以襯托假的怯魅?起因,只因為一個端正。
句玉珍的女兒,在水城,被稱作【水城之虎】的句潤青,常常想的明白所有的事情,和心不定家的人不穩(wěn)關(guān)系非常不好,起因,還是因為一個端正。
句潤青:“這個人,叫長水其,是吧?”
句玉珍:“就是那個長老三的破敗閨女?!?
句潤青:“出了名的貧弱之人,好好關(guān)照?!?
拉家常里短,往往是人性中的明媚的一面,曾經(jīng)的婆阿六,為了長老三操碎了心。想罷,這一絲一毫一厘一微的善意,總是能夠在不經(jīng)意之間,刺透不明,穿過不白。
有這么一天,周中道和往常一樣,喜好在生意場上,講究一言堂。屆時,周中道因為老友秋立趙走了許久,感覺渾身不自在,就好像少了一些魄力,于是把視角對準(zhǔn)了長老三的閨女長水其。
長水其感覺到了不妙,只因為坐的椅子有些許的,那么得,因為磕碰而導(dǎo)致的犄角,因為家境貧寒的緣故,所以沒有坐正,沒有坐穩(wěn),還是因為一個坐姿,端正。長水其把目光對回了周中道,靜觀其變,一切都是這么得應(yīng)該,那么得理所當(dāng)然,誰叫她,是長老三的女兒呢?太陽耀眼的光芒,照耀在周中道的身上,把身上的禮服,曬得锃亮,月光打落在長水其的心房,把臉上的紅潤與心中的溫度,像手絹一般抹得格外明眼。
妙,妙,妙,好一個有勇有謀的周中道,好,好,好,好一個咄咄逼人的句玉珍。
只是因為一個端正,只因為一個端正,只因為端正,只端正。
長水其常常感覺到心灰意冷的時候,楓都會安慰她,告訴她,人生不只有成敗的選擇,為了自己而活,但是,往往會因為長水其的疑問而感到迷茫。
長水其:“叔叔,為了自己而活,話是沒有錯,但是,為什么你我他她都一樣呢?”
楓:“也罷,也罷,大家都一樣,可惜,可惜。”
你我他她笑了,你我他她也會哭。畢竟大家都一樣,人生一場,夢也是一場。
畢竟,大家都一樣,人啊,畢竟只是這樣子的動物而已嘛。
端正,往往是針對的,又常常是辯證的,在水城的大些許人們心目中,更加喜歡喜愛的是前者,因為端正才能讓自己舒服,或許,說不定一端正,就能讓別人也會非常的痛快,了不起。而辯證的這個思考方式與邏輯,卻又恰恰有那么一種或許可能拋磚引玉,或許可能招蜂引蝶,或許可能舉一反三,或許可能節(jié)外生枝,妙。
秋立趙時常只單談一個端字,是祥瑞中的一半,是相伴的另一半,確實非常了不起,周中道往往只單談一個正字,一個適可而止,一個自上而下,了不起,漫漫人生路,究竟何去何從,不得而知。往往只是一個端正二字,顯得非常的,多么的,了不起的,又本來卻又可能而又當(dāng)該如此。
秋立趙常說:“人端正了,看見事物的面貌也會返璞歸真?!边@是真的。
周中道常說:“人正了,看見事物的面貌也會真?!边@是真的。
周中道憑借的,是正,秋立趙憑借的,是端正,這一點。長水其常常問,為什么大家都一樣,你我他她都一樣,自己又憑借的是什么和你我他她都一樣呢?
有這么一段時間,你我他她也在思考,長水其也在思考,秋立趙也同樣得在思考,于是便把答案告訴了長水其,如同一場大夢初醒,如同那醍醐灌頂,瞬間長水其便明白了,了解了,也就知道了。
秋立趙是這么告訴長水其的:“你是不是對這一點感到非常困惑,其實,并沒有多少疑惑的余地可言,因為,周中道憑借的,不是你我他她它,而是好?!?
只單一個好字,了不起,這樣一下子又快刀斬亂麻得詮釋了正,倒是端呢,這也得是周中道得第二個發(fā)明,那便是無中生有,節(jié)外生枝了,說道這個,自上而下是正,自下而上,那么首尾兼顧,它不就一下子,又一下子變成了正的本質(zhì),那便是端,這樣少了一個字,多了一個人,了不起,少了一段話,多了一段故事,了不起,少了一個修辭,多了一個段落,了不起,總之,就是反復(fù)得,反復(fù)得,思來想去得,把這個端正二字詮釋,確實是不由得讓人心甘情愿得為之而著迷,了不起。
無奈總是在嘆氣的時候,倒是無可奈何確實又是在嘆氣之前,有時候秋立趙也常常在思考,究竟是先有嘆氣還是先有無可奈何,總是明白得糊涂,糊涂中又明白,這或許是秋立趙郁郁而終的過往,又或許是長水其值得信賴的秉性,畢竟,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故事往往伴隨著精彩絕倫,美輪美奐,畢竟人心是暖的,預(yù)知后事如何,且看明以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