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賞賜
- 大明狼居胥
- 破產的熊貓
- 2002字
- 2023-12-10 09:00:00
“按照其中記載之人全部審查,你刑部為主,大理寺,都察院從旁協助,錦衣衛監督,將所有和這件事情有關之人,無論是誰,都一律嚴懲不貸!”俞士悅結果折書后,點頭跪下說道:“老臣遵旨!”
隨著話音一落,只見群臣之間傳來幾道悶響,眾人看去,發現竟然是幾名官員被嚇得昏倒了過去。
朱祁鎮說完后,對著眾人問道:“剛剛咱們說到哪里了?”
眾人聽到后相互對視一眼,許久沒人說話。
他們這時候才發現,之前提出關于封賞之事的人,都已經被抓了起來。
“咳咳!”曹鼐見到沒有說話,于是站出來說道。
“陛下,咱們剛剛說關于來懷城守備將軍劉石的獎賞。”
朱祁鎮聽到后重新坐了回去,隨后說道:“那我們現在便議這件事情吧!”
“陛下,按照慣例,劉將軍立下如此功勞,須得賞賜銀三千,糧食五千石,另外官升一級。”
曹鼐繼續說道,因為是在土木堡打敗的環境下,所以給出的東西已經算是豐厚了。
不過關于之前張巖說的封定國將軍的話,卻是只字未提。
雖然這只是一個封號,若沒有兵事的時候,便沒有絲毫權利,但這畢竟是從二品的封號。
若是如同樊平這樣,不僅僅在土木堡之變中救下了陛下,并且還將北元趕出了大明境內也就算了。
畢竟這樣的功勞,若不是因為樊平年紀太小,便是封個一品的宣威將軍也是夠了的。
而劉石不過只是抵擋了一次瓦剌進攻,讓他從一個守備成為參將就已經算是頂天了。
朱祁鎮聽到后,忽然看向于謙問道:“于侍郎覺得如何?”
于謙滿臉正氣的站了出來,隨后拱手說道:“啟稟陛下,臣覺得不妥!”
“哦?”朱祁鎮饒有興趣的問道,“有何不妥之處?”
對于于謙朱祁鎮還有些陌生,不過因為是樊平推舉的人,所以他才多留意了一分。
“啟稟陛下,朝廷還未差人前往來懷城證實戰績真偽,故而現在談論賞賜并不合適。”
“哼,大膽于謙!”這時候,忽然一個御史走出來斥責道,“那來懷城僉事孟江親自押送瓦剌人人頭來京,這戰績可以偽造,但這人頭也能偽造不成?”
“如何不能!”于謙義正言辭的說道。
“你……你……你簡直是目無尊卑,那瓦剌人頭乃是錦衣衛親自驗收,錦衣衛乃是天子親衛,難道你還敢懷疑陛下不成!”
老御史氣的吹胡子瞪眼,直接扯到了朱祁鎮的身上。
“大人這話就說的不對了!”忽然一道聲音響了起來,眾人轉頭看去,發現是樊平正在說話。
樊平對著眾人靦腆的笑了笑,隨后才看向那老御史問道:“不知大人名諱?”
又來了!
眾人心中一驚,之前兩人便是如此被樊平說的夷三族,甚至還牽連出眾多官員,這次他想要干什么?
那老御史聽到后也是臉色難看起來,隨后沒好氣的說道:“老夫韋慶彥,你待如何?”
“韋大人,沒有見過便沒有發言權,你可親眼見到那瓦剌頭顱?”
樊平平淡的問道。
“這,這既然是錦衣衛查驗過,那定然是不會有錯的。”老御史含糊幾句說道。
樊平輕笑一聲隨后說道:“我倒是不知道韋大人同錦衣衛的關系這般好,你們文臣不一向對錦衣衛詬病不已嗎?”
他說完之后沒有繼續同他說話,而是同朱祁鎮說道:“陛下,其實也不用如此麻煩,那孟江還在外面等候召見,不如招來一問便知。”
聽到這話,眾人雖然覺得樊平有些針對別人的意思,但也沒有反對什么。
朱祁鎮也點頭說道:“準,召孟江進來吧!”
隨著朱祁鎮的說話,一個身材魁梧穿著武將官服的男子急忙走了進來。
“罪臣孟江見過陛下!”
他一進來后,便跪在地上瑟瑟發抖。
“愛卿乃是守護我邊境城池的功臣,為何會自稱罪臣?”
朱祁鎮裝作疑惑地問道。
眾人也是好奇的看向孟江。
“那……那人頭都是假的,劉將軍吩咐,讓我等以百姓頭顱代替,當成瓦剌之人頭顱以此騙取賞賜。”
孟江閉眼一口氣說了出來。
他昨天回去后,本想要在這個時候反悔,直接反將樊平一軍,甚至還打算告訴曹欽所有的原原委。
但在晚上睡覺前卻在自己床頭看到了自己妻子的耳釵,還有一句話‘據實以告,保爾安康’,這才讓他明白樊平的手段,也不敢再起什么心思。
群臣聽到這個消息后,更是震驚不已,沒想到這個原本天大的喜事,竟然變成了禍事,他們都明白如果這件事情是真的那產生的影響有多么惡劣。
上位者最討厭的便是弄虛作假之人。
當初朱元璋因為空印案便殺了幾萬人的頭顱,雖然朱祁鎮不是朱元璋,但這殺良冒功的罪名也不是小小一個空印案能比的啊!
“好你個孟江,居然還敢肆意攀咬自己長官!”
眾人看去,發現說話之人居然是樊平,頓時感覺到一陣不可思議。
根據剛剛樊平的話,他們能在京城當官,自然稍微一想便知道是樊平做的局,但他們不明白樊平這話是打算拆自己臺嗎?
但隨后他們便聽到樊平繼續說道:“若真的如你所說,那我大明百姓的人頭怎么可能通過朝廷檢查?”
聽到這話,群臣才反應過來,樊平不是想要拆臺,而是想要把事情鬧大啊!
“啟稟陛下,侯爺,我家將軍在我臨走前給了卑職一封信,說只要將人頭帶來京城,隨后將信交給曹府的人,便能成功!”
朱祁鎮聽到后,給了一個眼色。
金英頓時會意,隨后說道:“傳錦衣衛同知曹欽!”
群臣安靜下來,今天的早朝同以往有些危險。
實在是這一切都發生的太過突然,他們甚至一點風聲都么有聽到。
不了解這里的情況,他們自然是不想以身犯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