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譯者序

1996年,我作為中美交換教授去美國密歇根州的斯普林阿伯學(xué)院,在那里講授一個學(xué)期的“中國文明與文化”課程。斯普林阿伯學(xué)院是所教會學(xué)校,有次教會請我去社區(qū)教堂,也為當?shù)氐拿绹酥v講中國文化,我隨身帶去了一把二胡。美國人對這種只有兩根琴弦的“中國小提琴”十分好奇,當我演奏完一曲中國民間小調(diào)后,一位老太太起身顫巍巍地問:你能用一根弦演奏嗎?我說試試看吧。稍一思忖,我選了一小段音域較窄的曲子,即德沃夏克《自新大陸》第二樂章中那段主旋律:。一曲終了,在座的老人們一個個潸然淚下,而姑娘小伙則一個個滿臉茫然,不知他們的爺爺奶奶為何垂淚。

那時候我剛一口氣譯完薇拉·凱瑟早期的四部長篇小說1,其中有兩部以19世紀末期離鄉(xiāng)背井的歐洲移民在新大陸尋求新生活為背景,講述他們在美國西部艱苦拓荒、創(chuàng)建新家園的故事,一部是《啊,拓荒者!》,另一部就是這本《我的安東妮亞》。所以我知道,那些美國老人之所以聞琴落淚,是因為那段北美早期移民的思鄉(xiāng)曲勾起了他們的記憶—他們從他們的父母或爺爺奶奶口中獲得的記憶,記憶中當然有先輩在凱瑟筆下那片土地上哼唱這首思鄉(xiāng)曲的情景。畢竟那段歷史距今不過才一百多年,那時的移民大都還不會說英語,即便會說也帶有濃濃的鄉(xiāng)音,就像安東妮亞講英語有波希米亞口音;那時移民的夢中還有萊茵河中的小島、易北河上游的河谷,或是大洋彼岸的另一架葡萄藤,就像安東妮亞所說:“我的腳還記得所有那些穿過森林的小路,還記得哪兒有裸露的大樹根會把人絆倒。我永遠也不會忘記我的故鄉(xiāng)。”

《我的安東妮亞》(My Antonia,1918)歷來被認為是薇拉·凱瑟(Willa Cather,1873-1947)最出色的一本小說,是美國文學(xué)經(jīng)典中的一部精品。在這部小說中,凱瑟借書中人物吉姆·伯登之口,用第一人稱講述了希默爾達一家從波希米亞移民北美,在內(nèi)布拉斯加大草原上和其他移民一道拓荒的故事。小說描寫了移民在惡劣環(huán)境中的艱苦生活,謳歌了他們堅韌不屈的精神和適應(yīng)環(huán)境的能力,展現(xiàn)了那片野性未泯的土地上的美麗與自由,探究了新舊文化沖突中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同時也流露出對當時因工業(yè)化進程而正在消失的美國傳統(tǒng)和歐洲傳統(tǒng)的深深眷念。

安東妮亞是希默爾達先生的女兒,隨家人來到新大陸時才十四歲。她美麗可愛,天真無瑕,淳樸熱情,很快就與一同乘車來西部的鄰家少年吉姆成了朋友,他倆一起到野外散步,采不知名的野花,談?wù)撔┯腥さ脑掝},一同度過了一段快活的時光。但好景不長,當希默爾達家在新大陸過完第一個圣誕節(jié)不久,在一個最最寒冷的冬夜,安東妮亞的父親因為太思念故鄉(xiāng)而用獵槍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把她孤零零地留在了一個艱難的世界”,從此她不得不下地干一個男子漢干的農(nóng)活。吉姆的奶奶念其可憐,設(shè)法送她去鎮(zhèn)上打工,不久之后吉姆則去州府林肯市上州立大學(xué)。天各一方的他倆后來只見過兩次面,一次是數(shù)年后吉姆放假回家,得知安東妮亞在城里經(jīng)歷了一次失敗的戀愛,獨自回家,如今帶著一個孩子在農(nóng)場上生活。對這次重逢,小說中有這樣一段描寫:

當我們穿越田野朝家里走去的時候,墜落的夕陽像個碩大的金球低懸西天。而當落日西懸之際,車輪般大的月亮已升起在東方,灰蒙蒙的銀盤帶有淺紅色的條斑,淡得像個氣泡,或者說像月亮的幻影。足足有五分鐘,也許是十分鐘,那兩個發(fā)光的天體隔著平坦的大地遙遙相望,停滯在這世界兩個相對的邊緣……我感覺到了我熟悉的那種土地的魅力,那種黃昏時從田野中散發(fā)出來的莊重的魔力。我真希望我能重新做一個小男孩,真希望我的生活之路就在那里終止……我們周圍的夜色越來越濃,我得很費勁才能看清她那張臉龐,那張我要永遠銘記于心的臉龐;那張最親切最真實的臉龐將閃現(xiàn)在所有女人的臉影后面,將永遠銘刻在我記憶深處。“我會回來的,”我透過漸漸逼近的柔和的黑暗真誠地說。“或許你會,”—我雖然沒看見,但卻感覺到了她在微笑,“但即便你不回來,你也總是在這兒,像我爸爸一樣。所以我不會感到孤獨。”

吉姆和他的東妮就像那兩個發(fā)光的天體遙遙相望,他們的第二次重逢已經(jīng)是二十年后。生活在紐約的吉姆因公事重返內(nèi)布拉斯加,得知安東妮亞已嫁給了一位善良的波希米亞農(nóng)夫,養(yǎng)了一群孩子,一起經(jīng)營農(nóng)場。他去她家探望,見安東妮亞頭發(fā)已有點花白,形容已有點憔悴,但她那雙眼睛仍然閃爍著當年那種光芒,她身上依舊洋溢著她特有的那種活力。小說的結(jié)尾是這樣寫的:

這就是當年我和安東妮亞在黑鷹鎮(zhèn)下火車之后、蜷在馬車上的麥秸堆中冒著黑夜走過的那條道路,當時我們是兩個吃驚的孩子,不知馬車要把我們載往何方……我有了一種回歸自我的感覺,覺得人一生的經(jīng)歷只是個小小的圓圈。對安東妮亞和我來說,這條路就是我們的命運之路;它曾把我們引向早年那些幸運的意外遭遇,而那些遭遇又預(yù)先決定了我們以后的全部所為……不管我們曾經(jīng)錯過了些什么,我們都共同擁有那段不可言傳的珍貴的過去。

薇拉·凱瑟的小說主題深刻,結(jié)構(gòu)勻稱,筆觸細膩,文字優(yōu)美,有抒情詩一般的悠揚韻味。她從各個生活側(cè)面描寫普通人的平凡事,從人的生存問題中揭示出文化問題,把人對物質(zhì)的追求融入對精神的追求。在各種現(xiàn)代流派風行一時之后,當今的美國評論界認為凱瑟是20世紀美國最杰出的小說家之一。斯坦福大學(xué)教授斯特格納(Wallace Stegner)說:“除了薇拉·凱瑟,美國文壇上還沒有第二位作家以如此深切的感情、抒情詩般的戀舊情懷和堅定不移的理解,寫出美國人經(jīng)歷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著名批評家蓋斯馬爾(Maxwell Geismar)則稱凱瑟是“不斷物質(zhì)化的文明中一個精神美的捍衛(wèi)者”。

《我的安東妮亞》自始至終都充滿濃濃的鄉(xiāng)愁、親情以及對土地的眷戀,也彌漫著一種揮之不去的愛的惆悵。作為譯者,我是在物質(zhì)追求和精神追求相對比較平衡的年代翻譯這本書的,那時我曾被感動過。在今天物質(zhì)追求和精神追求似乎有點失衡的時候校訂舊譯,我依然被凱瑟的書寫感動。但愿這本書的讀者神游那片土地時,也能從中感受到一種美,體味到一種精神,并被這種美和精神感動。

明倫

2020年8月于成都華西壩


1 即北京三聯(lián)書店于1997年出版的拙譯《威拉·凱瑟集:早期長篇及短篇小說》,其中收有凱瑟的長篇小說《啊,拓荒者!》《云雀之歌》《我的安東妮亞》《我們中的一個》以及短篇小說集《精靈花園》。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蓬安县| 永吉县| 乐安县| 三穗县| 恭城| 巴林左旗| 吴川市| 三门峡市| 大理市| 卫辉市| 鲜城| 洛浦县| 尼勒克县| 简阳市| 阜阳市| 堆龙德庆县| 仁怀市| 江山市| 麻城市| 遂川县| 凤凰县| 太康县| 北海市| 昌平区| 昔阳县| 丹阳市| 班玛县| 红桥区| 麻城市| 巴林右旗| 札达县| 睢宁县| 平遥县| 黄龙县| 旌德县| 邓州市| 盐津县| 林口县| 拜城县| 永和县| 海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