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借刀
- 篡漢
- 何以負
- 3009字
- 2023-12-05 00:20:00
“駱公意欲何為?!”
董楊聽著駱舟說了半響,直接向他問道。
駱舟看著董楊,“老朽只是想讓董司馬,莫要聽信讒言,免得誣害忠良,否則要后悔莫及!”
“是否忠良,自有大漢律法定奪,非一人之言可定!”
聽到這話,駱舟知道今天已經是談不下去了,看了一眼董楊后,走出營帳。
帶著部曲護衛和民夫,剛走出營寨后,陳繆、邵廣等一眾豪右,就忍不住上前問道,“駱公,現在到底如何了,可跟那董楊談了什么?!”
駱舟搖了搖頭,臉色有些沉重,“雷公山得賊首,應在董楊手中,恐怕并未身死!”
聽到這話,哪怕是一向膽大的邵廣也臉色難看,他膽子可不小,跟陳繆一樣,他也跟塞外部族做過交易,不論哪個年代,最容易發財的買賣,都在律法里寫著。
但陳繆干的,可是鐵器生意,他可是賣過不少鐵器,除過常用的鐵器外,還偷賣過兵刃給外派部落,膽子比陳繆要大的多。
雷公山挖出來的鐵石,相當一部分,到了邵廣手上,被他私鑄鐵器,甚至有甲胄等,不然以為那些豪右大族家中的部曲私兵,兵器甲胄都是哪里來的。
要是把他跟雷公山得生意抖落出來,那邵廣連同他一族人,都要吃不了兜著走,絕對其株連的下場!
“董楊應非不識好歹之人,我等今日已經示弱,明日再向其父,還有董太后,獻上重禮就是了,董楊應不會跟我等為敵,那與他有何益處!”
駱舟看到眾人臉色寬慰道,準備從董平跟董太后身上下手,董太后喜錢財之聲,可是天下皆知。
“若是董楊不肯呢,執意要與我等為敵呢?!”陳繆的聲音傳出來。
駱舟撇了他一眼,淡然說道,“那就是與河間士族為敵!”
“就憑一介賊首的胡言亂語,想要定罪于我等,癡人說夢!
就算要定罪,也得河間國相府甚至冀州牧府問罪才行,我明日,就與張氏、束氏、沐氏通信,董楊安能憑賊首胡言亂語,就定罪于我等?!”
士家大族關鍵時刻都是站在一起的,如果打起了嘴炮官司,想要靠河間相國府治罪駱等,那到時候,士族都出聲反駁,制造輿論,到時候別說扳不到倒駱家,反而要被戴上一定殘害士族的罪名!
駱舟以為,董楊最多,就是把張易交給河間國相府審問,再牽扯到他們罷了,至于董楊直接向他動手,他壓根沒想過,畢竟他可是士族出身,皇帝要殺他,都得審問一番,還未必能殺的了他。
“司馬!”
駱舟等人離去后,朱靈、孫禮都來到了營帳中,他們都心知肚明,張易就在雷公山上呢,董楊留著張易,肯定不是就是用來挖礦的。
“司馬,真要向那些人動手?!”孫禮指了一下營帳外,向董楊問道。
董楊啞然失笑,“何故我向他們動手?!”
搖了搖頭,董楊說道,“勾結賊寇,私通黃巾,殘害百姓,自有大漢律法懲處他們,就算要動手,也是董太后要殺了他們,平天下民憤!”
有董太后這張牌在,董楊肯定要物盡其用,別人怕什么士族豪右,董太后可不怕,什么世代千石之家,她讓宦官殺的都不知道有多少了。
“明日待我入城后,文博率一百甲士分批進城,德達率兵馬回樂成城外校場休息整,派出斥候,盯緊駱家、馬家、邵家等人!”
“喏!”
朱靈、孫禮聽到董楊的命令,對視一眼,還是齊聲應道。
第二日一大早,董楊就帶著李成等一眾護衛,進入到樂成城中,董楊先是去國相府赴命,隨后還沒來得及回董府,就被董太后派人來詔見。
“董楊參見太皇太后!”
“勿需多禮!”
比起剛來河間時的落魄,如今董太后氣色略好了幾分,讓一眾婢女退下,董太后就迫不及待得向董楊問道,“何進正在召集外軍,誅殺宦官,你認為他此次是否能成?!”
能明晃晃的問出這話,就代表董太后此刻,已經是心慌意亂,宦官一旦被何進殺干凈了,那何進就真的獨掌大權了,董太后也別想什么再返回雒陽了,甚至可能性命都難保,被何氏兄妹為了絕后患而給鏟除掉了。
“未可知!”
董楊的回答,仍舊跟當初一般,讓董太后是眉頭一皺,又聽董楊說道,“這件事,早已與太后商議過,何進與十常侍等宦官有今日,并不出意外,不論誰勝誰負,后必有波瀾,甚至雒陽都會有變故!”
董太后聽著董楊這話,確實,早在何進手下,救她回河間時,就跟他說過,何進跟十常侍宦官兩邊,恐怕必有魚死網破一方,眼下確實是發生了而已,何進磨刀霍霍要除掉一眾宦官。
“若是何進這次能身死就好了,也解了我心頭之恨!”董太后忍不住恨恨說道,要是讓她重回雒陽,那肯定是要將整個何家全部處死,絕不留一點禍患的。
董楊看了董太后,“不論雒陽局勢如何,太皇太后在河間一天,吾必保太皇太后不受賊人所害!”
董楊一定得把董太后,給安全送回雒陽才行,她不活著回雒陽,董楊在河間,實在是獨木難支。
董太后聞言,臉上終于是露出笑容,她現在的這座府邸,護衛就是董楊派來的人馬負責,有董楊太,董太后在河間也不用擔心被人給謀害了。
“危難之時,唯有吾族中之人可用啊!
若是能回到雒陽,吾必定不負汝之今日……”董太后現在能做的,也就是許空頭支票了,除此之外,也拿不出什么東西了。
“董楊,還有一事向太皇太后稟報,想請太皇太后定奪!”
“何事?!”董太后不免有些好奇,她現在就是一個失勢得老婦罷了,收到她發出的詔令旨意的人,不會當面駁回,但聽不聽詔令,全靠那些人自己心情了,她不知道,董楊還有什么事,是需要她幫忙的。
董楊拿出一份文書,“這是剿滅雷公山巨寇時,其首領張易親手所寫,證據已確鑿,河間駱家、馬家、邵家等,勾結賊寇,甚至黃巾軍私通交易,打造販賣甲胄兵器,欺壓逼迫百姓賣其田,讓其為家仆佃戶……”
看著那份文書,董太后越看,氣的手越發抖,她不是氣這些士家大族、豪右們干的那些破事,而是氣他們當初欺騙漢靈帝跟她,當初太平道和黃巾軍聲勢浩大,短時間內就席卷大漢各州,漢靈帝為了平定黃巾之亂,花費了巨額得府帑,平定之后,還免除賦稅安定人心。
結果,那些士族跟豪右,早就跟黃巾軍暗自私通,那些帑銀說不定有相當一部分到了這些人手中,最后各種免除的賦稅,也都便宜了這些士族豪右,那些錢可是億萬之多的五銖錢,董太后怎么能不心疼,那些錢原本都是屬于她和漢靈帝的啊,結果被人給掏空了!
“這等亂臣賊子,當真該殺!”
不過一通罵之后,董太后又猶豫的說道,“若我在雒陽,這等亂臣賊子,早就誅殺了,但現在河間國相府欺我老婦,冀州牧府也不愿聽我詔令,要抓捕駱家等,恐怕不易啊……”
到現在,董太后也基本上清楚了她現在的處境,她這個前皇帝母親下的詔令,對于現在皇帝手下的臣子來說,并不是那么管用了,前朝的劍,斬不了本朝的宦吏了。
想讓河間國相府,或者冀州州牧府那邊,抓捕駱舟等人,董太后感覺不會聽她詔令,就算聽了,也未必能治這些人的罪!
聽到董太后的擔憂之話,董楊上前說道,“在河間國,那些人不聽董太后詔令,但董楊愿奉詔,只需太后一份詔令,董楊愿帶兵,將那些勾結賊寇私通黃巾的亂臣賊子,都拿下!
到時候,人證物證俱在,太后只需要將此事,詔令通告河間國相府、冀州牧府就是了。”
“這……”
見到董太后還猶豫不決,董楊拋出了誘餌來,“這駱家、馬家、邵家等,都是河間本地豪強,家訾田畝商鋪甚多,地窖不知掩藏了多少財貨,還有眾多多少奇珍異寶,一旦將這些亂臣賊子抓獲,這些都可填充太后府庫!”
董太后有些肖薄的嘴唇,聽到這里,再也忍耐不住,不就是得罪河間國相府,她都到了這副田地,還有什么要怕的。
“吾身為太后,哪怕離開雒陽,這等亂臣賊子,吾也要除之!
吾現在下詔于你,盡快將這些亂臣賊子抓獲,切不可使他們逃脫!”
如果只是為了河間百姓,那董太后肯定不愿意,去干得罪河間國相府、冀州牧府,插手當地政務什么的,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做了有什么用。
可要能拿到駱家、馬家、邵家的家財跟奇珍異寶,那董太后可就愿意做了,哪怕到了河間,董太后何嘗不想恢復在雒陽時的奢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