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帝心
- 在北宋末年做藩鎮(zhèn)
- 韓頹
- 2256字
- 2023-11-24 19:58:12
趙官家壓下心里的不悅,淡淡贊揚了幾句,隨即群臣恭賀,此起彼伏的聲音,吵得劉陵越發(fā)昏昏欲睡。
不知道過了多久,郭藥師在旁邊忽然輕輕咳嗽幾聲,劉陵當即反應過來,不動聲色地跟著郭藥師一同跪下,山呼萬歲。
散朝了。
一名老太監(jiān)走到跟前,對他們倆笑道:
“官家有旨,郭公、劉將軍,請二位到后苑一敘?!?
“臣遵旨。”
“臣遵旨?!?
兩人跟在老太監(jiān)身后,郭藥師低聲警告了幾句,劉陵點點頭,但還是忍不住四處張望。
后苑差不多就是御花園,處處雕梁畫棟,奢華中不失雅致。
到了延春殿的殿門處,照例需宦官通報,兩人在門外山呼萬歲,趙官家格外恩旨,允許他們入殿近前說話。
到了里面,兩人仍得是再度跪在地上,等著官家恩賜他們平身。
“都起來吧,也不是外人,沒了那些個大臣的督管,朕索性和你們都自在些。
賜座賜座,都坐吧?!?
旁邊宮人搬來了兩個繡墩,兩人都是武將,也就干干脆脆坐在上面,看到這一幕,官家眼里又多了幾分笑意。
官家仍是穿著那身大紅龍袍,但頭上的冠冕則是已經取下,隨意挽了個發(fā)冠,且還指著郭藥師的那頭半漢半遼的發(fā)型,笑道:“郭卿頭上可是遼人的發(fā)樣?倒也是別致?!?
郭藥師低下頭,恭敬道:“臣出身北地,見識低微,讓圣人見笑了?!?
“圣人...”
官家輕笑一聲,忽然看向劉陵,打量著他身上明顯是漢人的發(fā)型和服飾,看了片刻,點點頭;但他隨后問出的一句話,則是讓劉陵心里微微發(fā)寒。
“劉將軍,就沒有什么想對朕說的話么?”
官家從宮人手中接過一個精致的玉杯,淡淡的茶香飄到劉陵鼻子里,他喉頭發(fā)澀,腦子里瘋狂思索著為什么官家忽然要這般問話。
“陛下文成武德,一朝明斷,收復燕云,達成我大宋數代以來的夙愿,如此天威近在眼前,
臣,不善言辭,亦不敢?!?
“好一個不善,好一個不敢!”
官家哈哈大笑起來,聲音在空曠的大殿里顯得格外刺耳,劉陵看到他的神情,當即就明白,昨晚那么多人找自己來說情的事,這官家,怕是已經知道了。
不過倒也正常,開封府畢竟是趙家經營了一百多年的國都,大宋官家也并非晚唐那些手無大權的皇帝,但劉陵還是裝著聽不懂,面無表情地低著頭。
他先前到了常勝軍中,是為了求一個上升的門路;再加上射殺遼人太后這樁功績,居然真的就讓他順著這條門路站在官家面前。
接下來,官家要做的事,就是傾盡大半國力給常勝軍送去大量的錢糧、輜重、乃至于兵甲戰(zhàn)馬。
但,他另一邊也會在群臣的建議下,不斷地給常勝軍制造麻煩,嘗試將其打壓、分化,將現在大宋北疆的這支最能打的軍隊,硬生生給玩廢。
劉陵對郭藥師和常勝軍都沒什么感情,但是清楚朝廷有分化常勝軍的打算后,他劉陵很樂意擔任那個助紂為虐的推手。
到時候,常勝軍該有的錢糧兵甲,會優(yōu)先供應給他,土地、官職,也都會被朝廷堆到他手中,為的就是能讓他迅速發(fā)育起來,好和郭藥師分庭抗禮,防止后者一家獨大。
在他思索的時候,官家眼里閃過一絲失望,見劉陵低頭沉默不語的樣子,還以為他是怕得罪那些大臣。
你身為邊將,卻想著給朝中大臣留情面,朕的暗示,難道你真的一個字都聽不懂?
如此人物,不怕他這個官家,反倒是怕那些大臣。
嘖,朕原本還打算用你...
“回陛下的話,臣的確有話要說?!?
“嗯?”
趙官家抬起頭,饒有興致地看向劉陵。
“說?!?
“臣此次入京,一路所受殊榮極多,皆是陛下恩典,但與臣一同在燕京死戰(zhàn)的那些同袍,有些人臨陣不怯,有些人死戰(zhàn)殺敵,皆是咱大宋的好男子!
臣自知斗膽,但還是想請陛下,按照大宋軍中律法,一一升賞,也可告慰軍心......”
郭藥師瞇起眼睛,沒有插嘴。
“哦,朕不是讓樞密院、三衙去負責犒賞軍中的事了么,劉將軍這話,聽起來似乎他們還沒去做似的?”
趙官家嘆了口氣,道:
“罷了,你且說給朕聽聽,都有哪些人,為國...死戰(zhàn)啊?”
“臣部下營中小校梁思德、童學仁、伍長李吉祥,步卒中刀手李智......”
“李智?”
官家打斷了他的話頭,頭也不回,慢悠悠道:“這怎么聽著,跟你李彥干兒子的名差不多呢?”
站在他身后那老太監(jiān),在劉陵開口說話的時候就瞪大了眼睛,官家聲音一出,他身子更是嚇得抖若篩糠,這個人撲通一聲跪在冰冷的地上,連連磕頭,哀告道:
“老奴整日內都在大內奉職當差,平日里萬般辛苦,雖是有幾個干兒子,可也都在京中,興許只是同名罷!”
官家那邊風輕云淡兩句話,他身后跟隨多年的老太監(jiān)就嚇到要肝膽俱裂,郭藥師心里倒是不在乎這場面,只是心里暗自思索為何要這么做?
劉陵那話,一聽就是反話,哪里說的是什么“英勇將士”的名字,真要認真起來,都能算上是欺君之罪。
這可是殺頭抄家的名單啊!
趙官家不搭理跪在身邊哭哭啼啼的老太監(jiān),看向劉陵,問道:
“那,有沒有人大逆不道,知道你要見朕,就想買通你在朕面前替他們說幾句好話的?”
“回陛下的話,”劉陵眼角余光掃到那邊老太監(jiān)正抬起頭,義正詞嚴道:“有!”
“西軍出身的將領楊可世,在攻打燕京時,遼人大軍進攻,各部大宋兵馬皆要撤退,偏他不曉得聽軍令,喊著為大宋效死,帶著部曲不退,此其罪狀之一也。
大軍‘攻下’燕京后,楊可世部兵馬幾乎全軍覆沒,期間又試圖賄賂臣,許諾等回國內時,他愿典當祖上傳下的寶刀,將錢皆給臣,求臣在陛下面前美言,此其罪狀之二也,
且,典當寶刀之錢,臣至今沒有收到。
似此等無德無義貪功冒進之徒,臣斗膽,請陛下嚴懲!”
劉陵擲地有聲的聲音,在大殿里各處回蕩,郭藥師在心里嘆了口氣,那邊,趙官家笑起來,抬腳踹了踹跪在旁邊不敢吱聲的大內總管李彥。
“聽聽,你這老太監(jiān),做起事說起話,怎么反倒是不如一個粗莽將軍了?
你得學著點啊?!?
官靴踩在李彥的頭上,他沒敢動,讓官家踩的安穩(wěn),后者看著劉陵,臉上露出欣賞的笑容。
“朕倒是想將你留在大內做事,你可比李彥童貫乖覺多了。”
我大宋東廠需要你這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