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八十一難,子孫要討飯。”這是不少地方,流傳的一句俗語。有人堅信不疑,小心翼翼,盡早盤算。有人笑稱純屬扯蛋,父母真到這一關,心里又不免有些緊張。
老昆今年59歲,父親剛好81歲。男怕三六九,女怕一四七。父母八十一歲亡,暗示子孫要討飯。
用老昆的話說,父子兩個都是“節停”,何為節停?難闖的關卡也。
老昆一開始是不太相信這些的,但周圍講的人多了,并且好多都是身邊活生生的案例,老昆就有點坐不住了。
老昆并不是害怕自己早死,他是村里豁達得出了名的人,很多時候,他的口頭禪都是那句:要死卵朝天,不死萬萬年。
他害怕的是他的兩個兒子,大兒子在打工,小兒子在讀書。
目前來說,兩個兒子并不算優秀,打工的大兒子,三十幾歲的人了,婆娘還沒討到;上學的小兒子,也好不到哪里去,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成績從沒沖破過倒數前三名,現在初中了,還是一樣的情況。
老昆擔心的是,兩個孩子,照這樣的情形下去,“父母八十一歲亡,暗示子孫要討飯”的古話,莫非真要應在兩個孩子身上不成?
孩子是父母的軟肋,哪怕自己再不信,一旦涉及到孩子未來的命運,有時也不得不妥協。
為了不讓古話一語成讖,老昆的立場,由開始的半信半疑,迅速地過渡到堅信不疑。
老父親剛吃81歲的飯,他就一邊悉心照料,唯恐有什么閃失;一邊也開始收集各種各樣的化解方法,以備不時之需。
有人說:九九八十一,數到了盡頭,再往上已無以復加,后代將會逐漸走下坡路,終至窮敗潦倒,因此一定要把算盤拆散,于死者氣絕之日仍出窗外,表示舊的氣數已去,新的運氣有將來臨,這樣才可破除窮敗之厄,使家運興旺。
老昆馬上去舊貨市場,翻箱倒柜,淘得一把老算盤,藏在屋角,以便隨時待用。
有人說:還有一個化解辦法,就是在葬禮的時候,家里人都要穿上乞丐的服裝,這樣一來,就等于應驗了古話,自己的家人就已經乞討過了,以后的日子,就再也不會產生什么影響了。
老昆心里盤算著,這個不難,把家里每個人的舊衣服挑一套出來,這些衣物本來就很破舊,再隨便剪幾個洞,就基本與乞丐服裝無異了。
有人還說:一個八十一歲去世的人,一般都更需要在風水寶地埋葬,這樣才可以防止風水出現問題。正所謂:風水正,壓萬邪,不管是什么不好的狀況都可以得到化解,后代的運勢也不會出現問題。
這個確實有點把老昆難住了,首先,自己不懂風水呀,就算請風水先生找了塊地,也不知道究竟是不是風水寶地啊。其次,就算風水先生真找到塊風水寶地,若不是自己的自留地,跟別人調換也是個麻煩事,更何況,別人知道自己家的地是塊風水寶地,別人會輕易換嗎?
老昆畢竟是老昆,早年走南闖北跑過江湖,心想:三個問題,我有“兩條半”招,相信也差不到哪里去。所謂的半個,就是說,選風水寶地一事,在自家的所有自留地里面選,能選中當然好,實在選不中,只能算。
雖然有老昆的悉心照料,那個冬天,老昆81歲的父親,還是走了。
老昆把以前早就想好的“二條半”招,全部用上了。
他第一時間把買來的老算盤,兩錘子敲爛,拆散,于老父親氣絕之日,仍出了窗外,表示舊的氣數已去,新的運氣有將來臨。
葬禮上,在眾人異樣的目光里,他把提前準備好的破舊爛衣服,給全家人穿上,以便應驗古話,自己的家人已經乞討過了,以后的日子,順風順水。
唯一的缺憾是,在選殯葬地時,自己所有的自留地中,沒有一塊是所謂的風水寶地,只選中一塊風水一般的適葬地。
一般就一般吧,命里有的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混到快60歲的人了,老昆想得開。
幾年過去了,大兒子依舊在打工,小兒子正讀技校,老昆家的日子,依舊像白開水一樣,不咸不淡,不苦不甜,不知是老昆的對應辦法,是起了作用?還是沒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