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許校長!!!
- 大明:我一心求死,老朱繃不住了
- 佰門
- 2284字
- 2023-11-16 10:42:09
然而一旁的朱元璋看著娘倆兒一臉欽佩的表情,心中卻有些不爽起來。
總是感覺好像有什么東西要被搶走了一樣。
不服氣道:
“和縣雖然與北疆相距不算近,但是臨海之地倭寇多有猖獗,城門重地,便是一城安危所系,這所謂的集市,在咱看來就是因小失大,如此作為,把一城安危系于何處?”
“重八……”
馬皇后作為最了解朱元璋的人,一聽這話就知道朱元璋語氣不對。
正想開口說些什么的時候。
就見毛驤騎馬走了過來:
“陛下,前面有一些少年郎,自稱和縣向導,在前面詢問過往商隊是否需要向導,需要的話,只需五十文,可帶商隊熟悉和縣一天,末將是否也去請一個來?”
“去去去,要什么向導,一個小小的和縣還能讓咱迷路不成?”
朱元璋正有些郁悶,聞言毫不客氣。
毛驤正打算應是離開,這時馬皇后卻將他叫住:
“等一下!”
話落,又轉向朱元璋道:
“重八,這向導想必也和那樵夫一般,都是那和縣縣令許青安排,既然如此,何不請來一人,看看其會說些什么?順便向其打聽打聽和這許青有關的事?”
朱元璋微微沉凝,先是點頭,又立即搖搖頭道:
“妹子,既然你都說了,這都是許青安排,那打聽來的消息能當真嗎?”
“真與不真又有什么重要的?”
馬皇后微微一笑道:
“請一個向導可以打聽消息,消息的真假,自然有我們自己去分辨,如此一來,也總好過如那瀝青路一般,只能自己胡亂猜測!”
“那……就聽妹子的?”
朱元璋聞言微微一想也是,便點了點頭,對毛驤吩咐道:
“還愣著干甚,去給咱叫一個過來!”
“諾!”
毛驤心里暗暗敬佩馬皇后,不愧是能夠被滿朝文武都記掛在心的皇后。
滿朝上下能夠改變皇帝想法的人,或許也只有眼前的馬皇后了。
就算是極受皇帝喜愛的太子,也要差了不少。
他心里想著,很快就帶著一個看上去十六七歲的少年走了回來。
朱元璋車簾沒有拉上,看著眼前的少年微微皺眉,一股久居高位的氣勢無聲無息間開始散開:
“咱問你,你叫什么名字?家住何處?”
他氣勢極強,畢竟本身就是皇帝,久居高位,再加上自己又上過戰場,身上還有一股化不去的殺伐之氣。
往日里,即使有人不知道他皇帝的身份,也往往會被他露出的氣勢所攝。
朱元璋也是明白這一點,便想著以氣勢壓人,好先聲奪人,先讓眼前的少年亂了方寸,如此一來,到時候自己再問些什么。
說不定方寸一亂,就會說一些不該說的話,到時候自己也好能得到真正有用的東西。
而如他所料,原本正驚異于車隊防御森嚴的少年,被突然嚴肅起來的朱元璋,氣勢一壓,心里也是莫名一緊,下意識聲音便低了幾度:
“在……在下李正,乃是和縣東陽村之人!”
朱元璋見這少年語氣略顯慌亂,心中一喜,正準備再問些什么。
眼前的李正卻突然不知道又想到了什么,原本已經微微彎下的肩膀,卻突然有挺立了起來,語氣雖然依舊有些緊張,卻不見了半分卑微,不等朱元璋開口,便主動開口問道:
“客人……應該是第一次來我們和縣吧?在下觀客人氣度,想必應是不凡,敢問客人可是京師所來?”
“哦………你是怎么猜到的?”
朱元璋有些驚訝于眼前少年的變化,同時對于少年猜到自己來路也極為好奇。
畢竟這年頭,普通人的見識有限,甚至一輩子可能連村子都不會出,自然更不可能分辨出什么京師不京師的了。
“客人不必驚訝,來和縣做生意的人里面并不缺少一些京師的人,甚至一些勛戚也不稀罕!”
“在下能猜到客人來路,也是客人的氣質,與那些京師來的勛戚氣度上多有相似之處,說不定這些勛戚里面便有客人認識或是熟悉的。”
“哦,還有咱認識熟悉的?”
朱元璋眼睛微微一瞇,臉上卻是帶著笑問道:
“那咱問你,這些勛戚都有哪些人?你給咱說說,咱回了京師,說不得也能和這些人聊聊和縣的事兒!”
李正看了一眼朱元璋,卻沒被他這話忽悠,道:
“客人若是有緣自會相見!”
見李正不說,朱元璋也感覺自己問的太快,應該是讓人起了警惕。
他正這么想著,眼前的李正話語一轉又道:
“當然客人若是見了山長,與山長做了生意,或許山長也會告訴客人!”
“嗯?山長?”
朱元璋微微一怔,一時間沒反應過來,下意識問道:
“這山長是何人?”
李正見朱元璋反應,笑了下道:
“山長便是我們和縣縣令許青,看來客人此番來做生意,應當是匆匆而來,沒有提前打聽過山長的消息。”
“這許青還是山長?”
朱元璋一臉好奇,這點他還真不知道。
本來這次來的目的也只有他和馬皇后知曉,其他的東西甚至連朱標都知道的有限。
雖然有萬一找不到人,給自己留臺階的原因,同時也是擔心消息泄露了,讓自己達不成目的。
所以自然也沒讓人提前打聽消息。
此時聽到許青還是某個學院的山長,也是難免驚訝。
畢竟他所得到的消息,許青不過二十余歲,如此年紀,許多讀書人甚至連個秀才童生都算不上。
更不要說是一所書院的山長了,想要當山長,最起碼的就必須是德高望重之人才可。
不然就很難吸引人去讀書。
李正點頭,臉上神色多了幾分自豪,解釋道:
“山長自從當上縣令之后,便極為重視這方面的事情,目前為止,建立的學院一共有五十四所,其中按照年齡或是所教的內容,將學院一共分為了三個等級,分別是小學,以教導幼齡小孩為主,一共四十一所,再之后為中學,一共一十二所,多為十歲至十七八歲之少年,再之后則為大學,目前僅有一所,而山長便正是這所大學之山長。”
說到后面,李正神色又露出幾分不好意思道:
“當然山長其實更喜歡別人稱呼他為校長,只是學校的老師多有反對,才無奈作罷!”
“校長?小學,中學,大學?”
朱元璋念叨了幾遍。
感覺這和官學制度倒是有點像,不過官學是按地方分級,有縣學,府學,以及太學院國子監。
對于人才老朱向來都是極為重視的,所以聽到這話,心里也不禁對許青的感官又好了不少。
不過打量了一眼李正,眉頭又是一皺問道:
“如此說來,你應該也是學院的學生了,為何不好好讀書,偏偏與此處行那向導之事?可是缺了讀書的錢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