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趕鴨子上架
- 魂穿年代:教育要從別人家娃開始
- 羽溢臣
- 2068字
- 2024-06-14 11:29:00
這時候的火車還沒有提速,飛機負壓太高,李知青是頭被撞壞了,萬一出問題誰都不能擔責。鎮(zhèn)醫(yī)院大夫不敢擔保,扼圖佳村衛(wèi)生所大夫更不敢了,這位大夫就能開個藥打個針了。可愁壞了這群候著的人。
這邊趙叔也知道了李知青被打到后腦進醫(yī)院的事了。怎么都是石家后輩兒,過去看看吧。
先讓大兒子去大隊部打聽打聽,回家后跟趙叔匯報了。趙叔讓趙嬸收拾出來點雞蛋,干糧,讓幾個姑娘在醫(yī)院吃。雪中送炭總要比錦上添花值得記住。日子再差能差到哪里呢。
然后他就跟著大隊長去了,大隊長還問了是怎么回事,才知道那仨閨女有兩個和趙家有親戚關系,盡管都是警衛(wèi)員,但“宰相門前三品官”,趙家是要起來了。他還不知道真正有關系的是一個警衛(wèi)一個昏著的。
大隊長“趙老哥,你這快苦盡甘來了啊。”趕緊恭維幾句。
“哪里哪里,這她們保護的人出事了,咱還不知道上面的人該怎么處理這事呢。”
說到這里,兩個人也是沉甸甸的,這要是追責誰也跑不了,一瓢涼水潑下般的透心涼。沒了說話欲望,就只剩下趕路了,下午趕到醫(yī)院,到了發(fā)現(xiàn)李知青還是沒有醒來,廖琳琳跟阿克敦城王干事協(xié)商調來一個市醫(yī)院大夫隨行跟著走,兩個警衛(wèi)員帶著趙叔送去的雞蛋和干糧正好途中吃。
大隊長為了賣他們一個好,更是派遣趙叔代表大隊隨行跟著走,表示出大隊對知青受傷事件的重視。“趙老哥啊,她們三個女娃娃加上一個女大夫一行都是女的,不能保證路途中的安全,趙老哥你代表咱們大隊護送她們回去吧,送到地兒了看看李知青沒事了再回來吧。這段時間你算出工,每天滿工分。”大隊長心想反正他們都是親戚也能聯(lián)絡感情,而且要是這一遭躲過去了就是人情,要是躲不過去受牽連,也牽連不到他。他不過就是派了個代表跟他無關。
趙叔想說一行都是女的他一個男的不合適,但是大隊長都說到這了,沒法反駁了。就這么趕鴨子上架的被推動著護送知青回京了,趙隊長表示趙叔此次是公干,所以來回車費走大隊公帳,又給他借了點錢票路上用。
廖琳琳給等待阿克敦城大夫到來前聯(lián)系返京車輛,這個時候還是坐火車最安全。恰逢一批征兵入伍士兵被南方招走,會路過京都,所以她們可以直接臥鋪這趟車回京都。
一路上,李知青一直是神識飄忽的看自己手心里那個黑點點,黑點點里每天有一滴凝露溢出,因為沒有人捂著她的手心,所以沒人發(fā)現(xiàn),而溢出的凝露又快速的被李知青的身體迅速的吸收了。隨著她吸收的凝露增多,她的身上一點點的被強化著。雖然她還沒有醒過來,但是她還是有感覺的。這些個不會照顧人的,她都好幾天沒喝水了,人都快渴死了好伐。
因為軟臥正好是四床位,還有車廂門,所以正好給她們搞了兩個臥鋪車廂,趙大叔就在她們隔壁,大叔睡覺特別驚醒,隔壁門一有響動,他就趕緊起來看看。幾天下來趙大叔趕緊比種地都累,不是身體的累,是精神的累。神經一直緊繃就沒松懈過。
三天下來終于到了京都,下來就有車輛開進站里,廖琳琳發(fā)現(xiàn)是一輛救護車,醫(yī)務人員趕忙將李知青平穩(wěn)的抬上車,她們緊跟后面上車才開車,趙叔上了后面那輛車,z夫人竟然在救護車里等著。
一行人到醫(yī)院,經過廖琳琳提醒趙華英才想起得給上面打電話,畢竟李知青實際是長公主呢,自己妹妹頂著名下鄉(xiāng)遇到這樣的事不能白挨了。盡管她一直祈禱小妹快醒,但是現(xiàn)在她又希望小妹晚點醒,得讓上面看看小妹遇到的危險。記下這份情。
當該到的人都就位了,可是李知青的檢查還沒完事呢,直到檢查到最后才看出后腦被重擊后出血了,估計吸收或開顱手術后才能行,但是我國的開顱手術目前還沒有成功病例。
因為前面沒有成功病例,而且李知青只是昏迷不醒,但是她狀態(tài)沒有惡化。
現(xiàn)在就是兩邊人都期望她醒,她醒的早,不用下鄉(xiāng),如果她長時間在醫(yī)院躺著,有過來探望的,頂替下鄉(xiāng)就紙包不住火了。z夫人這邊是真的關心她,希望她能夠早日康復。大家看著這閨女仨月沒見,但是瘦了一圈,嘴都干的起皮了,感覺連頭發(fā)都沒有光澤了。孩子為她們犧牲的太多了。
到后跟幾個領導到商量結果就是請擅長中醫(yī)針灸術的吳淦將針從后腦刺入導出淤血。畢竟她也不想讓李知青死了自己閨女去,那都是什么窮山惡水的地方啊。
定下治療方案,專業(yè)護理人員上線,李知青終于“被溫柔以待了”。先是讓所有人回避,然后給她做各人清潔,更換本院患者服裝,靜脈注射營養(yǎng)針劑,盡管這是國外給肥胖患者減肥提供的,但是李知青已經幾天沒有進食進水了,還是要維持營養(yǎng)的。用醫(yī)院的脫脂棉給李知青將起皮的嘴唇進行軟化,在將軟化后的死皮剪除。
因為要更準確的進針,不敢冒一點險,所以他們在找來吳淦之前就在院長的指導下給李知青的頭發(fā)減掉了,要是上面在來幾個點,就可以立地出家了。
等到吳淦到了先跟各個領導打過招呼看到李知青頂著光溜溜的腦袋就那么躺在那里就嚇了一跳,“誰給小石頭整成這樣滴?”
院長說“吳老師,這樣不是方便您導出淤血嗎?”
吳淦氣的“放屁,小石頭那頭頭發(fā)是胎發(fā),胎發(fā),石家老太太在世時都沒舍得動她一根頭發(fā)絲,你給她剃了?你是不是豬。古代扎針的都得剃頭備皮嗎?你是不是傻,小石頭都大姑娘了,你給她剃了?”
z夫人趕緊過來打圓場,“吳老您消消氣,咱們先給琳琳丫頭將淤血導出來要緊,淤血在里面時間越長對腦子越不好。”
吳淦才想起什么最重要。趕緊來到病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