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句老實話,對于海蝶音樂江漢了解的并不是很多。
唯一的一點印象,還是因為海蝶的兩個敗家子。
不過也正是因為對許松與薛志謙的放任,讓海蝶在歌手圈的口碑還不錯。
至少和其他唱片公司相比,海蝶旗下的歌手更自由一點。
所以在聽說海蝶竟然愿意在版權上松口,江漢心里還是有點驚訝的。
只是有一點江漢聽的不是很明白。
“(⊙o⊙)…等一下,我這樣的也能算內地藝人嗎?
“要不你以為呢?”
江華風雖然不知道自家的聰明疙瘩為什么問這種愚蠢的問題,但還是耐心的解釋道:
“雖然兩岸三地習慣以明星的籍貫,將他們劃分成不同的圈子。”
“可實際上相比于籍貫,圈內更看重的是明星出道地點以及經紀公司。”
“比如劉佳玲、利致、陳曉春、何美鈿,其實是土生土長的內地人,只是后來去香江發展,所以無論是觀眾還是圈內人,都把她們視為港星。”
其實更明顯的還有王妃這個例子。
因為她也是內地出生,然后在香江出道、在香江成名、在香江大紅大紫。
只是她現在升級成華語樂壇天后了,也就無所謂內地還是香江了。
說到這里,只見江華風一臉嫌棄的看著江漢道:
“你在內地出道,簽的公司又是滬上的影視公司,你不是內地明星是什么?”
江漢:Σ(°△°|||)︴
江漢萬萬沒想到有朝一日竟然會被自家老爹鄙視跟不上時代。
這讓江漢一時間實在不知道該說什么好。
幸好江華風沒有繼續在這件事兒上糾結,直接便和江漢說起了幾份合同的細節。
不過話又說回來,其實也沒有什么好考慮的了。
畢竟僅憑海蝶在歌曲版權松口的誠意,其他條件就算差點兒江漢都能接受。
而海蝶這邊的態度也確實十分迫切和誠懇。
江漢這邊剛點頭同意之后,下午便被京城海蝶的董事總經理兼制作總監畢小世親自開車帶回了海蝶音樂在京城的總部參觀了一遍。
在看了錄影棚等硬件設施之后,江漢總算是放心了些。
至少從眼前的這個架勢來看,海蝶確實有在內地大干一場的架勢。
……
于是,次日下午三點。
京城,三里屯西五街5號C座1101。
海蝶音樂總部。
在雙方律師檢查過后,江漢正式簽約海蝶,以個人工作室的名義加入海蝶。
當然,后面這點自然沒必要對外面公開了。
隨著掌聲響起,江漢當即主動笑著伸出手道:
“畢總,以后還請多關照。”
“哈哈~放心,歡迎加入海蝶!”
“相信我,你一定不會后悔今天的選擇!”
因為海蝶十分看好內地市場,所以實際上京城海蝶從一開始就是被當做公司總部來打造的。
因此之故,江漢簽約的時候海蝶的主要人物幾乎都來齊了。
其實對于江漢,海蝶內部的看法并不一致。
有些管理層并不認為他像畢小世說的那樣才華橫溢,潛力巨大。
但是有一點他們卻不得不承認,那就是如今江漢已經是他們遇到的最佳人選了。
故此即便某些人對江漢的音樂才能還有懷疑,但是在工作方面還是很配合的。
畢竟誰讓他們除了江漢之外,就再沒有合適的人選了呢。
當然,對于海蝶內部的公司生態,江漢不感興趣,也無意插手。
只要海蝶能讓他手中的歌正常發揮、乃至于超常發揮,那么海蝶內部就算是天天打擂臺江漢也不會多看一眼。
“這是徐佩云,李家坡人,公司老員工了。”
畢小世雖然看好江漢,但他終究是公司總裁。
于是在帶著江漢見了一圈管理層之后,他便指著一位容貌清秀的中年女子介紹道:
“以后她就是你經紀人,有任何問題你都可以直接聯系她!”
江漢聞言當即沒有多說什么,只是故作隨意的輕笑道:
“佩云姐多大了?看著這么年輕,結婚了么?”
不是江漢見色起意,而是經紀人這行當容易出事兒。
故此相比于能力強的年輕人,江漢更希望能有一個性格穩重的老江湖陪著。
而見他這么一說,畢小世當即聽出了他的言外之意。
于是當即笑著拍了拍他的胳膊道:
“放心吧,佩云的孩子都上小學了。”
“公司經紀人里面就屬她經驗最豐富,要不然也不會派給你。”
聞聽此言,江漢這才笑著與徐佩云握了握手。
而徐佩云雖然旁觀了一切,但此刻不僅沒有生氣,心底反而松了口氣。
她不怕江漢挑剔,就怕江漢是個性格沖動的小年輕。
因為倘若是后者,那么便意味著未來將有無數麻煩在等著她。
所以總的來說,這次的見面算的上是皆大歡喜。
至于江漢的出道專輯,畢小世倒是不著急。
畢竟對于內地音樂市場來說,他們終究是新入場的玩家。
雖然財力比內地唱片公司雄厚,可還是有方方面面的人脈和關系要打通的。
其實這也是江漢先前為什么沒有隨便發歌的原因。
是的,從技術含量上來說,一張唱片的制作并不是什么難事。
錄影棚什么的,京城也有不少地方能租到。
可以說如果江漢愿意的話,剛上學那會兒就能當一個所謂的“獨立音樂人”了。
但是這樣的專輯對于江漢來說并沒有多少意義。
當年他在酒吧駐唱的時候就已經見識過這種“獨立專輯”有多么低效。
如果專輯沒火還好,一旦走狗屎運火了。
那么唱片公司能把貨鋪到全省,就已經算是實力雄厚了。
不過絕大部分時候,歌手和唱片公司都是在替盜版商打工。
最后二者加在一起,都未必能有盜版商賺得一半多。
當然,即便是如此,其實也算是一個比較好的結果。
因為有時候還會出現一種更糟糕的情況。
那就是原唱沒火,卻被別的明星翻唱火了。
畢竟在千禧年前后,內地音樂圈還沒有那么嚴格的版權規定。
大部分歌手在走穴時,都會翻唱其他當紅歌星的成名曲。
在以此謀生之時,也不會分原唱一分錢。
比如娜英早年就是靠盜版蘇芮起家的。
所以除非江漢發歌之后,直接就上電視臺宣傳了。
否則其他省市的歌手覺得好聽,連和招呼都不會和江漢打一聲就會隨便唱了。
如此一來,即便后面公眾知道他是原唱,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因為對于聽眾來說,一首新歌只有在剛聽到時才會印象最深。
這種第一印象很重要,重要到可以讓很多人忽略原唱。
對于在江漢看來,當下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就看他怎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