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基準數,就會對數字的使用更加擅長
用關聯的方法找到基準
我由于工作的原因結識了許多企業家。大多數企業家的共同之處就是很擅長使用數字。
但是,企業家們并非都是理科且高學歷出身。
那么,為什么企業家大多擅長使用數字呢?
第一個原因是,他們從數字中感受到的責任感和普通員工是完全不一樣的。毫無疑問,對企業家來說,公司花錢就同花自己的錢一樣,所以能像自己的事情一樣感同身受。
第二個原因是,企業家有著明確的基準,例如月度銷售額、月度人員費用、每月的進款和費用。
由于企業家總是以自身為基準衡量所看到的數字,因此可以快速做出判斷,并且變得擅長使用數字。企業家基于某種基準,根據數字和百分比是高還是低,以及在什么范圍內可以接受等條件來做出判斷。這樣的基準是通過一直以來進行數字關聯,憑借自身經歷了許多成功或失敗的事情才培養出來的。
話雖如此,我們是普通商務人士而不是企業家,因此很難專注于公司和行業的數字。
那么,我來教大家一個普通商務人士把公司的數字進行自身關聯的方法。試著這樣思考:把每月的工資看作公司的銷售額來管理自己的家庭收支。
把每月的工資看作公司的銷售額
商務人士在沒有特殊情況時,每月都會有工資被匯到自己的銀行賬戶。
從每月的工資里減去餐費、房租、水電費、手機費和保險費用等必須支付的費用后,剩下的錢就可以自由支配。如果從這些剩下的錢里再減去每月要存的錢,可以自由支配的金額就更少了。
當然,你無法住在房租更高的地方,無法在昂貴的飯菜上花很多錢,無法提高手機套餐金額。這是因為你已經開始明白基準:“以自己的薪水,哪里負擔得起比現在還高的房租啊。用在興趣愛好上的錢大概這么多吧。”
同理,公司的收入是銷售收入。但是,如果從銷售收入中減去辦公室租金,再減去付給員工的薪水等固定費用(必須支付的費用)后,可以自由支配的資金會非常少。在某些情況下,剩下的資金幾乎為零甚至變為負債。
另外,公司并非每月都有固定的銷售收入入賬,在如今的烏卡時代[1],我們不知道銷售收入何時會減少。
所以,企業家們會記住公司的銷售額和利潤,甚至各種費用的相關基準數,以此來做出判斷。
公司也應當將人力成本視為投資,積極增加員工人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住在公司附近房租很貴的公寓,既能節省時間也對健康有好處,而且能減少交通費——如果是這樣的話,這也能視為一種投資。
重要的是,我們要有一個基準讓自己能夠決定如何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