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爾·蓋茨:數字經濟
- (韓)洪必基著 李大烈繪
- 3726字
- 2023-12-14 16:33:15
獨家訪談|比爾·蓋茨
惜時如金
我是幫助大家學習經濟知識的獨家記者。今天我們邀請到的是比爾·蓋茨先生,他創辦了微軟公司,引領著個人計算機(PC)軟件和數字產業的發展。在上課之前,我們先對他進行一個簡短的采訪。
記者:您好,一想到能采訪您真是無比激動,請您先跟大家打個招呼吧。
操作系統
使計算機主體——硬件系統能夠高效運行的系統軟件程序。
蓋茨:大家好,我是今天趣味數字信息產業和數字經濟課程的分享人比爾·蓋茨。在大家的眼里,我應該是開發了Windows操作系統、檢索信息用的IE瀏覽器[1],還有Word和PowerPoint等辦公軟件,并將它們普及全世界的人。
記者:真是非常了不起啊!像您這樣開拓新時代的企業家,父母或者周邊人對您的影響一定很大吧。我們想聽聽您小時候的故事。
蓋茨:我是1955年在美國西雅圖出生的,在那里度過了我的童年時光。我的父親是律師,母親是一名教師,我還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妹妹,我們一家人很和睦。父母總是教導我們凡事要做到最好。母親參加了很多志愿服務活動,也經常帶著我參加學校和家附近的活動。我從小就覺得,幫著家里人把家里的事情處理得更有條理很有意思,也很喜歡國際象棋和大富翁這些游戲。
記者:聽說您的學習成績很優秀,您是怎么做到的呢?還記不記得讀哪個領域的書更多一些?
蓋茨:我小時候讀了很多書。我記得當時自己特別愛讀百科全書。因為書讀得多,我的成績也很好。有時候覺得學校里學的內容很無聊,感覺自己在學校里常常孤獨一人。我10歲左右的時候,父母看到我的樣子感到非常擔心。
記者:我能理解您父母的心情,那他們是怎么教導您的呢?
蓋茨:我先說一下我小時候的社會氛圍。作為美國公民,在公立學校讀書、成長,之后在某個領域取得成功是非常自豪的事情。就算父母再有錢也很少會把孩子送到私立學校,人們認為在公立學校讀書并且取得成功是非常值得驕傲的事。我的父母也因為這樣的想法把我送到了公立學校,但因為我在學校覺得課程內容很無趣,所以在我13歲的時候,他們把我轉到了私立的湖濱中學。
記者:原來如此啊。那在新學校的生活怎么樣?有沒有記憶非常深刻的事情?
蓋茨:我大部分科目成績都很好,尤其是科學和數學。如果說新學校里有改變人生的契機的話,那就是正式接觸了計算機。在新學校里可以使用公用計算機,雖然現在計算機很常見,但那個時候計算機還是稀缺的。我一有時間就去計算機室,完全沉浸在了編程當中。
記者:您說自己在計算機上花費了很多時間,主要都是做些什么呢?
蓋茨:提起電腦可能很多人會想到游戲和互聯網,但那個時候是沒有游戲和互聯網的。我感興趣的是直接編寫程序,各位想象著我是用計算機在試圖做東西就可以了。通過編程讓計算機工作簡直像魔法一樣,我在其中找到了樂趣。

記者:在您日常學習和使用計算機的過程中,有沒有令您印象深刻的老師或者同學呢?
蓋茨:我跟同學們的關系都不錯,那個時候我認識了保羅·艾倫(Paul Allen)學長,他比我高兩級,對計算機很感興趣而且很有熱情。我們只要有時間就會一起編程,后來我們一起創辦了微軟公司,成了人生摯友。雖然看著不像,但其實我精力旺盛且好斗,而保羅·艾倫非常安靜且害羞。我們有時候也會因為意見不一,激烈爭吵,學校還因此給我們倆下達了禁止使用計算機的命令。但我們還是非常想使用計算機,所以就以幫忙找出學校計算機軟件的錯誤為交換條件,再次得到了使用計算機的許可。當時學校的課表以及教職員工的工資計算軟件,都是我做出來的。
保羅·艾倫
和比爾·蓋茨一同創辦了微軟公司的企業家,美國職業橄欖球大聯盟西雅圖海鷹隊老板。

和比爾·蓋茨一同創辦微軟的保羅·艾倫
記者:看來那個時期您不但對計算機有著很大的熱情,還顯現出了大企業家的氣質。有沒有與此相關的其他故事呢?
蓋茨:1970年,我跟艾倫一起開發了一款可以監測交通動向的軟件,賣了2萬美元。當時,2萬美元不是個小數目。所以,我們兩個人決定退學創辦公司。
記者:父母沒反對嗎?
蓋茨:當然是反對的。父母希望我能考上大學并學習法律,跟我父親一樣成為律師。所以,我參加的美國高中畢業生學術能力水平考試(SAT),1600分為滿分,我考了1590分。當時,家人總是要提起這件事來夸獎我一番。哈哈!最終,我考上了哈佛大學法律專業。不過比起教室,我待在計算機房的時間更多。對于課堂內容,我大概聽一下,考試也總是臨時抱佛腳。之后在其他學校就讀的艾倫輟學進了一家波士頓的公司,哈佛大學也在波士頓,我在1974年進了那家公司。
記者:您最終還是從哈佛大學輟學了啊!放棄了別人異常羨慕的學校,之后做了什么呢?
蓋茨:正式跟艾倫一起創業、開發計算機操作系統后,我就從哈佛大學輟學了。父母因此對我非常失望。不過,我并不僅僅是因為喜歡計算機,編程做得好才進入這個領域的。還因為我當時確信未來會發生巨變,而我相信自己能推動這一變化。當時的大型計算機跟現在的計算機比起來相去甚遠,但我和艾倫都覺得,個人計算機的時代一定會到來。
記者:您的判斷果然不同于常人,那我們聊一聊您創立微軟公司的故事吧。
蓋茨:1975年,我和艾倫一起創辦了微軟公司。微軟公司的名字源自表示小型計算機的“micro computer”和表示軟件的“software”,我把兩個單詞合在一起,取了“微軟”(Micro-soft)這個名字,意指適用于個人計算機的軟件開發公司,一年以后換成了“Microsoft”,并且使用至今。
記者:創業以后,您在企業經營上有沒有遇到困難呢?
蓋茨:怎么會沒有困難呢?我們開發的BASIC程序,在當時使用計算機的人群中人氣很高。這也導致了大量非法復制品的出現,我還為此寫過公開信。如果非法復制猖獗,誰都不會去開發好的程序,因此我當時主張應對非法復制予以嚴懲。我在創業初期經歷了各種波折,1978年,我23歲的時候成了微軟公司的總經理。
記者:您成為總經理以后是怎么經營公司的?給我們講一講公司成長過程吧。
蓋茨:我成了公司的總經理以后,所有的軟件和程序我都要一一檢查。計算機產品哪怕有一處出了問題,也會出現無法啟動的情況,進而失去用戶信任。也可以說做事徹底是公司的基本原則。說起公司的成長過程呢,當時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是行業領頭羊,微軟公司跟IBM之間的業務是非常重要的。IBM在大型計算機時代是強者,但隨著個人計算機時代的到來,就產生了使用我們公司軟件的想法。但是我們公司手上沒有IBM研發的計算機軟件,就從其他公司買了合適軟件的使用權,給IBM交付,不僅只使用自己公司研發的產品來發展事業。購買非本公司開發的產品,簽訂獨家合作的方式受到了很多人的批評。但無論如何,公司在那之后發展得很快。1981年我成了微軟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艾倫是副總經理,后來艾倫因病辭去了公司職務。
記者:您取得的成績經常被拿來和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相比較,關于蘋果公司,您有沒有印象深刻的事呢?
蓋茨:喬布斯跟我是同年出生,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年代,他是一位了不起的人。蘋果公司跟微軟公司之間既有競爭也有合作,一起發展至今。蘋果公司還邀請我們制作MAC電腦的系統軟件,我覺得Windows用圖形界面來啟動電腦應該是我們跟蘋果公司的合作成果之一。之前,我們將無數的命令直接投放到計算機當中,這對用戶來說其實是很不方便的。雖然蘋果公司批評我們使用了他們的技術,并表示將采取法律手段應對,但為了能讓每個人都能輕松使用電腦,我們進行相應的研發是很有必要的。從這個層面來說,微軟公司于1985年發售Windows操作系統在計算機歷史上是非常重要的。

蘋果公司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
記者:真是了不起啊!您在事業取得成功以后,于1994年創立了威廉·蓋茨基金會,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吧?
蓋茨:是的,創立威廉·蓋茨基金會,助力教育、世界醫療、低收入群體援助問題。隨著微軟公司股票公開發售,我賺了很多錢,2000年我把公司交給大學同學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以后,我就從一線退了下來,后來想進入無線技術和智能技術領域,還想著怎么能讓錢花得更有意義。
記者:您覺得人們成功的關鍵是什么?或者有沒有想對年輕人說的話?
蓋茨:不要期待所有人都具備相同的條件,只有那些節約時間、奮發努力的人才能取得成功,成功是積極努力的結果,為此人們要嚴格要求自己。而且比起自己喜歡的事情,應該找到喜歡且能做好的事情,做出成果并且能說服對方。人生在世,好人品和好成績同樣重要。還要記得,摯友會讓你的成功更長久。各位擁有的最大資產就是時間,希望各位惜時如金,成就夢想。
記者:聽您講了自己的人生和事業故事,我真是受益匪淺。我們今天的采訪就到此為止,接下來正式進入本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