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朋友:
晚上好。
今天我想和你說的是遵從內心的想法,每個人都有拒絕別人的權利。
我們時常學不會拒絕,會在拒絕別人之后變得內疚,在拒絕別人之后常常感到自責,內心是一次次的糾結,一個我在后悔:“其實幫一下也是可以的。”另一個在寬慰:“幫忙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總是反反復復的帶給我們的就只有是無盡的內耗,我們都想靠著幫幫別人來獲取他人的尊重和喜歡,我們總是會認為,不拒絕我們就會擁有朋友,可朋友之間并不是有求必應,往往當我們一直去努力的迎合別人,就會變成一種理所當然,在你的一次拒絕之后就是對你的指責。
可我們都是第一次去體會這個世界的這一分鐘,不該總為迎合別人而去譴責那個一直衷心的自己,還記得在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中寫到“不畏懼被人討厭而是勇往直前,不隨波逐流而是激流勇進,這才是對人而言的自由。”
還記得之前的我會認為拒絕別人會讓他為難,我總是將別人的意愿凌駕于我之上,可回頭想想好像沒人會這樣為我去考慮,決定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一次次經歷,而是你一次次在尊重中賦予自己人生意義,我們的人生是一顆顆珠子串起的,我們總要努力一下讓它變為彩色。
或許說到這里會有很多人想這些道理都懂,可是做不到就是還沒有理解透徹,或許是你還沒能完全的理解真正該在意的是自己。
劉震云老師在《一句頂一萬句》中說:“這世界本就沒有任何一句話,可以讓你醍醐灌頂。真正叫你醍醐灌頂的,只能是一段經歷。而那句話,只是火藥倉庫內劃燃的一根火柴。”
現在的我回頭去看自己曾經經歷的一件件事情,很多事情都變得不再清晰可在當時發生時我還是會去糾結自己,我明白改變有多難,這是我們經過很多年形成的習慣,但慢慢改變總會比停留在原地要好,現在的我依舊無法完全改變,但好在我還在努力嘗試。
我們不敢邁開那一步,無非就是害怕自己的人際關系,當你學會拒絕之后就會慢慢發現,原來本沒有那么難,我們沒有必要去討別人歡喜,不必焦慮別人的想法,我們都明白會哭的孩子有奶喝,只有拒絕那些不喜歡的,我們才能得到更多。
說不,是我們長大的路途里重要的一課。
別人喜不喜歡你是別人的課題,這并不是我們所在意的目標,認真過好當下,不要讓自己的人生背負太多。我們總是徘徊在別人的世界里,唯獨漏了自己的人生,這就是我們未能得償的原因。
庸人自擾,智者自渡。我們自己才是成長里唯一可以幫自己的人,我們本生就是自己生命里的光,這與有多少人喜歡你沒有關系。
所以我想說:
要記得你永遠是自己的玫瑰,悅己是我人生里的一部分。
2023.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