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淺談文學
- 且笑闌珊
- 二禪云生
- 563字
- 2024-12-19 20:49:58
于“文學”而言,愚有己見,今述而望眾以斧正。“文學”并未遠于民,而近于學者。是故“文學”亦可意為“文字之學以見心知”,以眼觀世,心有所感,借以文字抒己見,久而成學,故謂“文學”。
謝冕在《讀書人是幸福人》中寫道:“我常想讀書人是世間幸福人,因為他除了擁有現實的世界之外,還擁有另一個更為浩瀚也更為豐富的世界。”
讀書并非特定某一類人的專利,無論學者還是農民,亦或千千萬萬人,皆可讀書,我們或許一生都被生活困于方圓,看不見更廣闊的天地,卻可以讀書,透過書篇,看到文字背后的世界,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進入不同的世界與時代,與作者共鳴,領略別樣風光。在生活百味中,忙碌與壓力之下,讀書明理,構建獨屬于你的心靈世界,在其中得到慰籍,邀游于天地,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林語堂曾言:“讀書,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增學問,廣見識,養性靈。”
讀書可明理,而解困惑,見識更廣闊的天地,豐富內心,精神充盈,故可知行合一,修身養性,可見鴻鵠遠志。
驚竹嬌曾說:“不能留住時間,于是寫詩。”歲月流逝,一生百載,很短也很長,歡樂憂愁,無論好壞,皆是華章,用文字記錄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很久以后再去回味,亦感懷念。
無論是讀書,還是寫詩,皆是“文學”,觀他人與述己。贈閱者以言:“在心中種上繁花,撫平傷痕,愿春風絮柳如故,留待后來人。”
——2024年12月19日晚
周四20:37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