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這就是愛(下)
- 校園少女法師
- 蓮峰小山.QD
- 2783字
- 2011-10-07 12:00:20
*
躲在不遠處的不知和唐小白目不轉睛地盯著。
只見那身影渾身雪白蓬松的長毛,尖尖的嘴巴,水汪汪充滿靈氣的雙眼——赫然是一只薩摩耶成年犬!
“茉莉……”陸影桐蹲下身來,伸手撫摸著薩摩耶的頭,那薩摩耶也親熱地撲到陸影桐的身上。
這時候,不知跟唐小白已經石化了片刻,嘴角抽動一陣卻幾乎說不出話來。
還是唐小白先反應過來,他一下子從樹上躥下來,飛快跑到陸影桐面前。
“你這個白癡!這就是你愛上的‘姑娘’?”唐小白劈頭吼道。
“是……這有什么問題?”陸影桐無辜道。
茉莉這時候將好奇的目光投向突然出現的唐小白身上,輕輕地叫了幾聲,好像隨時都準備著要撲上去咬一下看。
唐小白站起來一叉腰道:“你喜歡的是狗,你頂多也管狗借軀體去罷了,管人類借個什么勁?!”
這時,不知也走上前來,同樣用疑惑的目光看著陸影桐。
陸影桐委屈道:“但是……我見她只跟人類親近,所以我……”
唐小白和不知對視一眼,哭笑不得。
不知蹲下來,看著陸影桐,小心翼翼道:“我……有個建議……”
*
片刻后,陸影桐躺在了小公園的康樂設施中的健身床上,正當茉莉跑過去焦急地嗅著他的臉時,一個靈魂從陸影桐的軀體中走了出來。
那不是屬于人類的靈魂,而是一只異獸。他的身體有點像牛犢,卻拖著像蛇一樣的尾巴,背上還長著一雙像魚鰭一樣的翅膀,發出跟牛叫相似的聲音。
茉莉看見那個靈魂,不由害怕地后退起來。
“這家伙還挺有自知之明的嘛!長成這德性。”站在一旁的唐小白指指點點道:“他到底是什么?
“他是‘鯥’,是一種水陸兩棲的異獸。”不知解釋道:“書上說它們有治療‘腫疾’的功力,看來果然是這樣的。”
“那他為什么只有靈魂跑到這里來了?”唐小白不解道。
“我想,是這樣的,”不知分析道:“書上說它們‘冬死而夏生’,是一種能隨季節在死生間穿梭的異獸。昆侖寶壺的效力被逆轉的時候,正值春季,那時候他還在‘冬死’的過程中,所以只有魂魄游蕩到這里來了。如今已經入夏,他留在壺中天地的軀體也開始蘇醒了,如果不能及時趕回去,恐怕軀體很快就要衰竭、腐化,到時候就真成鬼魂了,所以他才說自己‘時間無多’了。”
“遇見我們,算他小子走運。”唐小白重新將注意力放到鯥和茉莉的身上。
只見他們似乎已經交流起來。茉莉的內心也許已經經歷了從錯愕到理解,又從理解到感動,她好像慢慢地接受了眼前這副陌生的臉孔,表現出依賴的神態來……
*
這天,偉人紀念醫科大學的大禮堂再度變得熱鬧非凡。禮堂外放滿了祝賀的花籃,里面更是嘉賓如云、座無虛席。講臺后的布景上醒目地顯示著聚會的主題——“鯥之癌癥患者基金會成立意向宣講會”。
講臺上,致辭嘉賓正跟大家講述著這個基金之所以創立的緣起——一位年輕的醫生對貧困癌癥患者充滿了惻隱之心,因為他的堅毅和善良而得到上古靈獸“鯥”的誠心幫助,而治愈了身邊幾位無法支付治療費用的癌癥患者的“傳說”。
“其實,‘鯥’不應該僅僅只是一只上古靈獸,不應該僅僅存在于傳說之中。我們的社會,應該化身為‘鯥’,我們每一個有能力對身邊需要幫助的人施以援手的人,也應該化身為‘鯥’。也許,一個人、一個企業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只要大家懷抱著同樣的‘惻隱之心’,有著同樣的堅韌剛毅的善良和堅持,我們就能擁有比傳說更神奇的力量,也將會有更多更多的人,因為我們這份善心而得救;有更多更多的家庭因為我們這份哪怕是自以為微薄的力量而圓滿……”
致辭嘉賓謝幕,臺下響起了一片熱烈的掌聲,久久不息。
“Impressive!”觀眾席上,那個打扮時尚的長卷發年輕女性,雙眼注視著講臺,不由得熱淚盈眶。身旁的女伴也偷偷擦起了淚水來。
而那個臉龐白皙,帶著黑框眼鏡的年輕醫生,嘴角露出感激又欣慰的笑容。他理了理自己的思緒,手上拿著講稿,在主持人的報幕下,起身走向講臺——他身為這個即將創立的基金的特邀監理人,準備要在宣講會上致辭發言。
也在觀眾席上的不知興奮地對旁邊的小夜道:“真不知道怎么感激伯父才好,如果不是他游說自己公司的大股東們贊助這個基金,又發起了這么多商界的人來一起集資,這個基金就不可能創立了。”
小夜笑著道:“這是一件大善事啊,我爸爸聽了我的建議后,直夸我懂事、成熟了呢,嘻嘻。對了,那只鯥和他的‘戀人’后來怎樣了?”
“后來,茉莉接受了鯥,并且決定跟他回去壺中天地。所以我就作法讓他們雙雙進入壺中天地了。”
“真是凄美感人呢。”小夜十指交叉握緊在胸前感動道:“雖說茉莉本來就是到處為家的流浪狗,也沒什么可以放棄的,但是,跟著心愛的人從此去一個未知的陌生世界生活,再也無法回頭,那還是需要極大的勇氣呢。希望他們能永遠這么相愛下去。”
不知肯定地點點頭,不知道是鯥和茉莉的幸福,還是將要得到援助的人的幸福,蔓延到了她的臉上,她那雙總是充滿疑惑的眼眸似乎清朗了一些,嘴角也帶著濃濃的笑意。
無論是人類還是獸類,那份發自靈魂深處的純凈而沒有雜質的愛,都是等價的、至高無上的。不管是對陌生人的推己及人之愛,還是傾盡所有、不顧一切的戀慕之愛,我們要相信,只要懷抱著愛意,就能理解和被理解,就能獲得改變現狀、破繭而出的力量。
*
*
--------------------------------------------------------
*
山海降怪錄之十鯥
*
據《山海經?南山經》的記載,鯥“其狀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冬死而夏生”。
可見,鯥是一種集牛、蛇、魚、鳥于一身的異獸,生活在水旁的山陵上。樣子像牛,但是有著蛇地尾巴,肋下還有羽毛,而叫聲跟耕牛一樣。而且它冬天“死去”,夏天復生,是一種介乎于生死之間、亦獸亦魚的奇怪動物。
說個題外話,也不是題外話。《山海經》在描述關于各種奇珍異獸對人類的作用的時候,往往采用這種句式:“食之”或“佩之”或“服之”,“已”某種疾病或“無”某種疾病。而在具有“藥用價值”的異獸當中,是通過“食用”的辦法來獲得療效的,不在少數。
看完經文前半段對異獸奇形怪狀的描寫,忽而看見最后一句說吃了它可以如何如何,你會頓時很佩服古人“嘗盡百獸”、“嘗盡百禽”的勇氣,那些神馬“第一個吃螃蟹”,簡直就是浮云。更有甚者,我們在《白澤圖》中,還能看到這種記載:“木之精名彰侯,狀如黑狗,無尾,可烹而食之……食之如狗肉味”又或者如“水之精名罔象,其狀如小兒……以索縛之則可得,烹之吉”——連木精乃至“狀如小兒”的水精,也能煮了吃。
當然,這些記載也許不排除有傳說的成分,也許事實上,并沒有人真正“品嘗”過這些精怪的味道。但是,僅僅從這些記載中,我們就不難找到中國人敢于吃遍天下,“吃天下之先”的歷史殘跡。每每讀到這些,都會有種啼笑皆非的感覺——就連在那個對周遭認識非常有限的蠻荒年代,人們也缺乏對自然造物的敬畏,更何況是人類籍著日益發達的科技而越發自以為是的今天呢?
之所以說這些話也不算是題外話,是因為據《山海經》記載:鯥有“食之無腫疾”的功效——耗費功力來使病人得到治療,僅僅是我浪漫的遐想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