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我給童年上個課
- 重生九一開局人品碎成渣
- 請系好安全帶1
- 2539字
- 2023-11-02 20:22:58
中了音樂的鉤,藍若芙確實沒打算松口,興奮的問道,“你打算在哪兒搞?”
方長君當年身為一個失敗貫穿人生始終,日常空軍的釣魚佬,水平不知道,但還是知道魚要慢慢溜的,就沒直接說看中她的跑道,而是先說個基本要求,“呃,正準備找地方。反正要找個不太偏的,地方寬敞點的……”
“不要太偏的,地方寬敞點的?”藍若芙歪著腦袋想了一下,隨即興奮的說,“會堂門口怎么樣?那地方大……”
“啊?會堂門口?”
方長君想了下,好吧,會堂確實很大,很大,很大。
那個六十年代起的會堂,當年地不要錢,四千平米的建筑當年也算地標,便順手一劃劃了三十畝。
如今光是門前就有十幾畝空地,大概就是一個標準足球場,其他邊邊角角也都不小。
地段雖然不如跑道,但也相當不錯,可那么大的整體面積,真綜合起來的話,真比跑道還有優勢。
問題,那地方很麻煩。
藍若芙也越想越興奮,“我覺得那邊不錯。對了,桌椅板凳,鍋碗瓢盆之類的你弄好了嗎,我知道有一個地方很全。”
很全?就九一年的商業條件,這些東西想一次買全真不容易,所以方長君見藍若芙說有地方很全,就忍不住問道,“哪兒?”
藍若芙得意洋洋的說道,“礦業公司的食堂。”
“……”
方長君心想我也知道那邊很全,問題人家也用啊。
藍若芙說道,“你不用問,我給你弄去!明天就能弄來。”
“???”
方長君有點無語了,本來只是想找塊地方,如今桌椅板凳,鍋碗瓢盆要都不用操心?
那一個大排檔還需要什么籌備?
方長君都沒說什么呢,藍若芙已經規劃了起來,“嗯,現在地方,東西已經解決了。”
在這說說就解決了?方長君有點恍惚,到礦業公司食堂直接拉人家自己用的東西?
倒不是不相信藍若芙,只是感覺……
呃,方長君想了起來,那天在那個小商店,聽著她的故事,還有追求者,叫什么剛來。
藍若芙掰著手指頭算著,“除此之外,還有什么,人員,食材?”
為了讓自己不那么像廢物,方長君趕緊說道,“呃,人員好辦,我們農村不農忙時,就是閑人最多。食材也好辦,村里大部分都有,其他的去市場也很方便。”
這個方長君倒很有信心,九一年農村招人難度很低,不熟練沒事,多招幾個就好了,九一年人均工資一月一百多,農村臨時工一月不到一百,根本不算什么成本。
而這年頭農村一個大村子里,就是一個小型的自給自足的社會,只是村民自己種的,自己養的就能湊的七七八八。
一聽方長君這么說,藍若芙迫不及待的說道,“那差不多了,明天開業吧!”
想這么簡單,方長君簡直哭笑不得,“想什么呢,沒這么簡單。”
“啊?”藍若芙驚訝的看著方長君,“為什么?”
方長君也不知道怎么解釋,就說道,“呃,反正籌備是一個很麻煩的事,先準備一星期再說吧。”
藍若芙似乎還不能理解,“啊?需要這么久嗎?”
“誰也不知道會有多少意外。”
方長君有多次從籌備到開業再到倒閉,完整創業閉環經驗,當然知道會有多少意外。
一般情況下,意外確實會比明天先來。關于這個,他熟練的簡直讓人心疼。
失敗貫穿人生始終!
當年白夢都雪中送炭,撈了他好幾次……
“好吧!”藍若芙見方長君說的信誓旦旦,就沒多說,“那你先給我幾首歌聽聽,放心我不外傳,我就是想聽聽。”
“……”
……
在藍若芙戀戀不舍中,告別了,方長君到了方莊,直接去找了支書……
說起來還是本家的爺爺輩人物,方莊人口過萬,方姓過半,這么多年支書基本都姓方,主要是別的姓他不好使啊!
話說方莊在附近那真是大名鼎鼎,畢竟早年土匪窩,如今又是出了名的人口多,還突出一個村民團結,民風淳樸。
當年為什么成為土匪窩,不就是日子難嗎,又幾乎一個姓,走的就是一個抱團取暖的路線,想不團結也難。
沒辦法,一邊是運河,一邊是古黃河,以往那黃河,那是幾年發一次水,周圍還一堆光禿禿的石頭山,標準的窮山惡水……
就是到現在,窮山惡水的方莊日子也不好過,方莊礦倒是不遠,不過這年頭的企業,跟農村人關系不大。
所以方長君說出自己的要求后,方莊支書方大炮感覺腦袋像是被餡餅砸了,在我們莊子招人,一下招五十人?
“真的假的?一月100?”
“對!”
這年頭,農村找工作有多難,沒人比當支書的方大炮更清楚。
五十人,一月100,這就大大改善五十個家庭,這對他的工作來說,簡直是很大的支持。
方長君一貫奉行能用事實說話就不嗶嗶,直接拿了兩千塊錢出來道,“五爺爺,這是兩千,算我預付給大家。”
看到桌上的兩千,方大炮立即感覺到了靠譜,這實打實的現金一擺,絕對比千言萬語都好使,忍不住夸獎道,“這兩年小君混出息了啊。你這可是為村子干了件大好事!”
“還行,還行!五爺爺,還有一個事,大排檔不是用菜嗎,在哪兒都是收,我盡量都放咱們村,不夠的再去市場或者其他地方……”
聽到這里,方大炮都忍不住拍大腿了,“小君這真是為村里做了大貢獻啊。”
招工五十人,受惠的家庭還有限,收菜那受惠的面積就更大了,畢竟這年頭,都有自留地,誰家不種點菜,養個家禽什么的。
用人都五十起步了,一天收個幾百,上千的菜不夸張吧。一個月下來,一家很可能就多個十塊八塊的活錢,不多,但在九一年農村,依然可以讓很多家的生活立即改善。
這么說吧,村里人均年收入都不到五百,每月也就四十。
“五爺爺,我希望收菜這事,盡量往貧困戶,五保戶上稍微傾斜一下……”
“哎呀,你這可說我心里去了!”
這絕對是方大炮最希望的,村里人均收入是四十左右,可那是人均,具體到一些比較困難的,一部分一年家庭總收入都有可能沒兩百塊,尤其是貧困戶,五保戶,一個月哪怕十塊錢,都有可能是救命的錢。
所以,方長君想這么傾斜,他怎么可能不支持!
“我爸……”說到這里,方長君突然卡了一下,現在其他人眼里,我就是孤兒,哪怕我爸眼里。
所以,爸什么爸啊……
方長君反應過來,不動聲色的改口道,“我把收菜這活想交給……文朝叔,到時候讓村里人都送那邊去。”
收菜這活不重,不用熬夜,正常去菜市買還要早起,可大排檔晚上開業,村里又基本是從地里現薅,甚至可以不用早起,下午收,讓人家現薅,晚上反而會更新鮮。
這活輕巧,收入也不低,這樣他就可以光明正大跟當年爸媽接觸,甚至照顧了。
只是……文朝叔。這個稱呼,方長君也只能無奈嘆口氣。
這個世界,總沒那么多都順你心的事。
方大炮有些不理解,“啊?找文朝?”
知道他爸當初也不出彩,被特意點名出來,確實有點奇怪,方長君就說道,“昨天我見他兒子,感覺比較投緣。”
“小陽?”
“對,就那個小崽子!”
方長君打算這次給自己童年補補課,讓他明白什么叫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