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云居高節 云居之處顯高節

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于子三墓

“云居高節”為“西湖西溪紅十景”之一,由云居山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和萬松書院內的于子三墓組成。“云居高節”象征著烈士精神如松柏高節長青,激勵后人奮斗不息。

環繞西湖的群山之中,有一座楔入市區的山,自然風光之外還有著濃厚的文化色彩,既依傍著喧囂的城市,又陪伴著嫻靜的西子湖,她就是吳山。吳山是個總稱,是由十幾個山頭組成,有熱鬧的糧道山、紫陽山,還有一座云居山。

云居山景色優美,歷史上吳山勝景中有一景為“云居聽松”。如今,“云居聽松”雖已不能再見到,但云居山山勢盤旋,云靄須臾即至,景致依然鮮明。

云居山南與萬松嶺接。《圣水寺志》記錄唐代就有僧人在此建寺;南宋時,山上建有云居圣水寺。可見,云居山自唐至宋,多寺、廟,是塊“風水寶地”。而現在的云居山,除了風光旖旎之外,還增添了一份厚重的紅色歷史記憶——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

浙江英烈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面臨深重的民族危機。地處中國東南沿海的浙江,是帝國主義侵略、掠奪的前沿地區,也是封建統治勢力強取豪奪的重點省份,人民遭受雙重壓迫,一批仁人志士站在時代前列,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

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舉行,會議的最后一天轉移到嘉興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繼續舉行,并勝利閉幕。中國共產黨誕生了,從此中國革命走上了一條光明的道路。1922年,中共黨組織在浙江建立,推動了全省工農運動的發展。1927年,國民黨右派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大批共產黨人被捕和慘遭殺害,大革命失敗。

大革命失敗后,浙江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開展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斗爭。中共浙江省委貫徹黨的八七會議精神,發動了一系列農民武裝暴動。紅軍在浙江開展游擊戰爭,建立革命根據地。在長達十年的斗爭中,許多浙江優秀兒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七七事變”揭開了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序幕。在中國共產黨倡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國共再度合作,實現了全民族的抗戰。浙江地處東南抗日前哨,是最早遭受日軍侵略的地區之一。浙江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國共合作,共同抗日,創建敵后抗日根據地,和全國人民一起,經過多年奮戰,中國人民實現了民族解放的第一次完全的勝利。浙江人民為贏得抗戰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國共產黨致力于領導全國人民爭取建立一個獨立、和平、民主的新中國;國民黨在美帝國主義支持下,發動內戰。全面內戰爆發后,中共在浙江重新組建人民武裝,開展游擊戰。同時,積極領導國統區的各界群眾開展愛國民主運動。1949年5月3日,省會杭州解放,標志著國民黨在浙江統治的結束。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浙江軍民繼承和發揚革命傳統,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為了民族復興、國家強盛、人民幸福和社會和諧穩定,用青春、熱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又一曲氣壯山河的壯麗凱歌。

英魂鐵膽

1985年,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決定在云居山上建造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讓烈士的英魂得以長眠于此。

云居山頂立有27米高的浙江革命烈士紀念碑,呈“風帆”形,象征浙江革命斗爭如“錢江潮”中的航船,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乘風破浪,奮勇前進。

自辛亥革命至今,浙江犧牲的烈士有2萬多名,紀念館內陳列著400余位浙江著名英烈的斗爭事跡。其中,一組“八位書記”的群雕讓人印象深刻。8張年輕的面孔是浙江歷史上的8位省委書記。1927年6月至1929年4月,不到兩年時間里,浙江先后產生了10位省委書記或代理書記,其中有8位書記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犧牲,他們平均年齡不到30歲,最小的僅21歲,最大的不過36歲。但因為英年早逝,他們的故事并不廣為后人知曉。

王家謨是8人中年紀最小的一位,就義時年僅21歲。由于叛徒的告密,王家謨被反動派抓捕,敵人狠毒地給他坐老虎凳、灌辣椒水……面對敵人種種慘無人道的酷刑,王家謨堅貞不屈。在嚴刑拷打中,王家謨幾度昏迷,但他始終咬緊牙關,沒有泄露真實身份。1927年11月18日,王家謨英勇就義。1928年1月,中共中央機關刊物《布爾什維克》第15期在《哀浙江死者》一文中稱贊他“系實行準備武裝工農兵暴動,奪取政權,建設蘇維埃政府的努力者”。

張秋人也是這8位書記之一,他在出任浙江省委書記之前,曾說“看來,這頭是要砍在杭州了”,沒想到,一語成讖。

1927年9月27日,張秋人到達杭州,次日便出任浙江省委書記。9月29日,他經過西湖時被黃埔軍校反動學生認出并跟蹤。情急之下,他縱身跳入湖中,把隨身所帶機密材料踩入湖底淤泥中,保住了黨的機密和其他同志的安全,自己卻不幸被捕,囚于國民黨浙江陸軍監獄。幾個月后,張秋人英勇就義,年僅30歲。毛澤東稱他是“一個好同志,好黨員”。[1]

除了這8位省委書記,讓人痛心掛懷的還有浙江大學學生運動的領袖于子三。

1944年,抱著“農業救國”思想的于子三進入浙江大學求學,受浙大“求是”學風熏陶和革命思想啟迪,毅然投身學生愛國民主運動,并參加“新潮社”。1947年5月,被推選為浙大學生自治會主席的于子三,聽取和接受中共地下黨員的意見,積極領導師生參加“反內戰、反饑餓、反迫害”的斗爭,后遭國民黨特務秘密逮捕。獄中他堅守秘密,絕不背叛組織,被殘忍殺害,年僅23歲。

于子三的犧牲,點燃了浙大師生的怒火,浙大學生組織大規模學生游行,迅速波及全國,北平、天津、南京、上海等地的大中學校共十萬余人相繼罷課,形成了全國學生運動的高潮,沉重地打擊了國民黨的反動統治,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戰爭。

如今,于子三安靜地長眠在萬松嶺上,每到清明時節,浙大的師生都會來這里祭吊。他的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青年人舍生取義,報效祖國。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云居高節

“西湖西溪紅十景”中,云居高節居首,不僅是因為這里展示的歷史時期跨度長、人物多,更在于這里是紅色精神的凝聚之地。“茍活者在淡紅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在時間跨度里,“淡紅的血色”被永遠銘記;“微茫的希望”成了照耀的陽光。

“同志們,勝利的時候,請你們不要忘記我們!”在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主甬道烈士詩文碑林區,裘古懷烈士留下的這句遺言異常醒目。

時值建黨100周年之際,我們驕傲地說:我們永遠記著你們;我們,向你們致敬!

□本文已經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審核。

掃一掃,看云居高節視頻介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康市| 绩溪县| 汶上县| 和林格尔县| 玛纳斯县| 乐安县| 闽侯县| 浦东新区| 宜州市| 山东省| 多伦县| 哈巴河县| 龙川县| 西宁市| 太和县| 西吉县| 巴南区| 太湖县| 娱乐| 大新县| 巴马| 吴江市| 兴业县| 临西县| 三门峡市| 天祝| 龙井市| 滕州市| 永济市| 平山县| 福建省| 临泉县| 翼城县| 永昌县| 左贡县| 合山市| 嵊州市| 金湖县| 平山县| 商南县| 昭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