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趙氏發(fā)難
- 我家娘子,太邪門
- 修仙綿綿無絕期
- 2089字
- 2023-12-31 00:01:00
魏駒的腦子反而飛速旋轉(zhuǎn)起來。
無論是陽虎還是孔丘,在魯國政壇都曾綻放過光彩,最后被驅(qū)逐出境。
孔子周游列國,一事無成。
陽虎投奔趙鞅,輔佐他滅掉范氏、中行氏。
一個不可思議的想法在魏駒腦海里冒了出來。
如果,如果陽虎沒有投奔趙鞅,而是成為自己麾下的一個得力助手,會不會像趙鞅的董安于?
這個想法剛冒出,就把魏駒嚇了一跳。
自己不過是有一塊還沒來得及看的封地,居然想把魯國只手遮天的權(quán)臣當作自己的臣子使喚?
然而,這個想法就像非常強勁的病毒,很快讓魏駒失去了抵抗力,欣然答應(yīng)了魯侯去魯國都城曲阜游學的邀請。
彌速朝他使了好幾個眼色,眼角都快抽筋了,他都假裝沒看見。
沒辦法,我魏駒就是喜歡當伯樂,收集人才是咱的最大愛好!
彌速氣得眉毛倒豎,像個憤怒的小鳥。
這魏駒太不靠譜。
魯國什么時候不能去?
現(xiàn)如今晉國大軍還在衛(wèi)國境內(nèi)沒有離開,這個節(jié)骨眼兒上去什么魯國?
魏駒一路走一路聊,把魯侯恭恭敬敬地送到鄆城外,才拱拱手,戀戀不舍地道:“多謝姑叔祖父厚愛,魏駒先回家稟報長輩一聲,過幾日帶上厚禮,去魯國走親訪友,希望姑叔祖父不要嫌棄外甥孫侄兒沒見過世面。”
魏駒一口一個姑叔祖父,讓魯侯被晉國大軍驚嚇的自尊心得到了很大的安撫。
他慈祥地說道:“孫侄兒速來,寡人等著你。”
他眼神微微掃過一言不發(fā)的彌速,心里感嘆:“這個臭小子白長了一副好皮囊,哪有我這外甥孫侄兒懂事?”
返程帝丘的路上,彌速意味深長地瞅著魏駒冷笑:“以前倒沒看出來,你小子倒是挺能哄老年人開心。”
這話說的。
魏駒一本正經(jīng):“你這是嫉妒。”
彌速啞然失笑:“我嫉妒你?”
“你這個除了靠磕丹藥,功夫一點兒都沒長進的家伙,我嫉妒你做什么?我彌速的功夫,全憑自己勤學苦練得來,未曾依靠過一粒丹藥!”
魏駒啞口無言,終究還是說道:“你嫉妒我娶了寺玉,你的好妹妹!”
彌速愣住了,卻沒有被人揭穿心思的惱羞成怒,而是情緒低沉,緩緩地說道:“不,我不嫉妒你,我可憐你。”
這回輪到魏駒吃驚了。
“寺玉一天天長大,隨時都可能再度失魂,很可能永遠醒不過來。你和她的感情越深,將來就會越難接受她的離世。”
“彌家選中你做女婿,是因為你練過慶忌神功,或許也能修煉魂系功法。”
“這樣,有你護著寺玉,隨時幫她找回魂魄歸體,慶足便可以空出大塊的時間去幫寺玉尋找能根治她的法子。”
“可是你拒絕了。”
“寺玉剩下的日子,幾乎是按天來數(shù)的。”
“這個時候,你不賠在她身邊多盡盡心,免得日后追悔莫及,還想去魯國游學?”
魏駒呆住了:“寺玉不是說,已經(jīng)找到能醫(yī)治好她的法子了嗎?!”
“她的哪句話能信?!這家伙打小就慣會騙人,從來沒句實話,哪能把她的話當真?!”
“上次大戰(zhàn)韓看魔,寺玉消耗太大,連慶足都無法喚醒她。若不是花大代價請李宗出手,只怕寺玉現(xiàn)在還是生死未知!”
“李宗又不是大善人,慶足許諾日后要為他效力十年,才換得他的一次相助。”
“魏駒,寺玉心悅于你。我只希望她最后的日子快快樂樂,不要有什么煩惱。”
“彌速今日言盡于此,只是希望你能分得清輕重,不要倒置本末,等親人逝去后,才后悔當初。”
魏駒感覺全身就像被雷劈過。
他總是覺得日子很長,未來有很多時間可以期待和陪伴。
原來卻只是自己的一廂情愿。
然而,沒什么時間讓魏駒充分傷感。
仆從來報:“彌將軍消息,速速返回帝丘,趙氏將要發(fā)難!”
衛(wèi)國并不大,彌速和魏駒又不是講究排場的人,時常騎馬來回,比馬車還要快,當天就回到了帝丘。
……
趙鞅面沉如水地召集下屬議事。
這次他號令趙氏等封地的大小貴族應(yīng)征出兵,然而,邯鄲的趙午家族,并沒有派人過來。
反而是在他們更北邊駐守的涉佗、成何帶兵前來。
一想到這件事,趙鞅就氣得額頭直抽抽。
好一個趙氏小宗,吃力爬外都到這個地步了!
趙午本來也想過來,誰知道中行寅下令,讓他留意北方鮮虞國動向,防備鮮虞國趁機來攻。
趙午就推了趙鞅的征兵要求,老老實實在邯鄲蹲守,防止鮮虞國南犯。
這事雖然合理,可趙午卻做得不地道,明顯把他趙鞅沒有放在眼里。
趙鞅不敢動范氏中行氏,還不敢動你趙午嗎?
還真不敢。
至少現(xiàn)在就不敢。
中行寅是趙午的舅舅,他是鐵了心要跟中行家混。
這次他沒來出征,中行氏卻讓人給他們送去了戰(zhàn)利品。
這是扎扎實實把趙鞅的臉面按在地上摩擦。
這次范鞅讓趙鞅去負責與衛(wèi)國再次結(jié)盟,破壞衛(wèi)國、鄭國和齊國的盟約,他哪里咽得下這口氣?
范氏他不敢得罪,衛(wèi)侯卻是敢的。
趙鞅沒好氣地問:“現(xiàn)在要和衛(wèi)國結(jié)盟,你們誰愿意去?”
沒有人應(yīng)聲。
衛(wèi)侯好歹是個諸侯,范氏不去也就罷了,趙鞅都不出面,派自己下面的臣子過去和衛(wèi)國結(jié)盟,這本來就是對衛(wèi)國的侮辱。
趙鞅不怕得罪一國諸侯,可他們怕啊。
趙鞅見無人應(yīng)聲,沒好氣地又高聲吼道:“有誰愿意去?!”
涉佗、成何對視了一眼,站了出來:“在下愿往!”
他們鎮(zhèn)守的地方苦寒,乃是晉國與鮮虞等蠻國的北部邊疆,平日里山高路遠,與趙鞅的溝通來往本來就少,此次來出征,因為山高路遠,也是最后才趕到的。
趙鞅因此還曾斥責過他們。
若是此時再不站出來為主公解憂,只怕以后的糧草支援會有問題,地位會越來越尷尬。
他們的管轄的屬地與衛(wèi)國不接壤,中間還隔著個邯鄲,所以得不得罪衛(wèi)侯無所謂。
再說了,他們這些常年在北邊與蠻族作戰(zhàn)的猛將,還真就不怕衛(wèi)國那幫富得流油、不善打仗的膏腴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