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十八副竹甲起兵
- 我不是酋長是球長
- 江南儂
- 2230字
- 2023-10-16 14:39:49
第一次煉鐵的成功,給了顏曄極大的欣慰,至少心里頭有底了。
巴萬帶著部落青壯坐上竹筏,朝著對岸行駛過去,鐵制的工具被掛在脖子上,綁的緊緊的。
這是炎黃部第一次涉足河對岸,目的是為了河岸附近的一片竹林。
顏曄望著這些青壯抵達對岸,心想今后還是要主動出擊,要去征服收攏更弱小的部落。
如果靠著造娃壯大,還不知道得等到猴年馬月。
巴萬在對岸小心翼翼的探索,身影漸漸看不清楚。
顏曄轉過頭對族人說:“青壯們去砍伐竹子了,咱們也不能閑著!”
“今天,我就教大家如何種田!我們要向嘗百草的農耕神——神農氏祈求,讓他的種田之法得以在此地生效!”
剩下的族人大多是青壯婦人,還有一些老人、孩子。
他們目光如炬的望著顏曄,尤其是手中的那把鋤頭,此刻正在陽光下泛著銀光。
巫認真的聽著,他關心的是神農這個神詆。
顏曄繼續道:“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地莽荒,野獸與人并逐。人之能狩獵采集過活,神農嘗百草,治病救人,找出適合耕種的作物,研究耕種之法,這才使得人可以戰勝蠻荒,靠著種植就能吃飽,免去饑餓之苦…………”
他將神農嘗百草的神話故事,添油加醋的說出來。
族人們聽的一愣一愣的,不過他們很快抓住關鍵,那就是靠著種地,就能吃飽!
“神農嘗百草的精神告訴我們,神也不是一開始就知道的,我們想要了解這個世界,就必須發現造物主賦予萬物的規律,掌握規律才能運用規律,得到神和祖靈的庇護。而要發現規律,就必須像神農一般,親自去嘗試,親自去研究!”
顏曄夾著私貨,想要給野人的腦子里,弄進去一點實踐思考的東西。
他也不指望這些人能弄懂科學方法和思想,只求今后他留下研究方法的時候,會有新一代的人能夠看得明白。
巫聽完后,默默行禮告謝:“感謝神子,祈求神農賜予我們種田之法,賦予我們擺脫饑餓的力量!”
族人們跟著行禮,臉上都出現了熱枕。
顏曄笑了笑,踩了踩腳下的土地。
這是天賜的沃土,并且靠近河流。只要開墾出這一片,吃飽飯便不再是難事。
屆時再弄到鹽的話,部落就將走向農耕,生產力會提高至少一個檔次!
一鋤頭下去,很輕松就挖進去了。
江心島的土壤松軟濕潤,可比秦國的關中沃野,只需木制工具,就能很好的開墾耕種。
顏曄不多說,拿著鋤頭挖出一條線,這是他規劃的水渠。
借助存在的一定高低差,可以在江心島中部挖塘引入河水,這條水渠一成,灌溉會變得極為容易。
在弄好水渠規劃,顏曄又畫起小方格,依靠地勢的微小起伏,將這片河灘地合理的安排。
這個過程沒有多少技巧和科學,純粹看顏曄的想法。
“我畫線的這些方格,都要用土圈出來,用石頭壘出田埂來!就像這樣一般。”
他像一個很好的莊稼把式,耐心的教導這些族人。
在這種松軟肥沃的土地上開墾,效率非常的高,不需要耗費太多的人力。
一命二運三風水,假如秦國關中沃野,真全部如此的話,那么秦國不一統天下,都對不得造物者的恩賜。
壘起田埂,再削高補低,一塊田地很快呈現,微小的高低差,使得水渠能夠發揮更高的效力。
圍觀的族人們很快理清楚該怎么做,他們照著顏曄開出來的樣本田,有模有樣的學習著。
好在這片土地上沒什么雜草,石頭也很少,不似開墾梯田。
顏曄在心里頭估計著,他覺得部落剩下的谷子,應該只夠種上三十畝左右。
加上豆子和一些雜七雜八的草籽,開出六十畝田就完全足夠了。
還得等到來年,才能種出更多的稻子,開出更多的田。
…………
臨到傍晚時分,河對岸已經堆起小山一般高的竹子。
有了鐵制工具,足以輕松的得到這種資源。
巴萬他們很聰明,用繩子將竹子捆綁成一捆,投入水中就能拉著回炎黃洲上。
大量的竹子,讓顏曄很振奮,這不單單是竹甲。
他還可以建造更高大的茅草屋、竹屋,糧食也可以用竹囤來儲藏。
更別說竹子可以用來制造筷子,用來加強弓箭、制作弓弩。
等野人的手藝精進了,還可以制造大量的竹編。
可以這么說,竹子這種資源,就能讓部落挺進到竹子文明。
“神子,我們可以把那片竹林全部給砍了!”巴萬異常高興。
隨行的青壯也一臉的不可思議,臉上止不住的喜悅。
這時,去伐木的力矛也趕了回來,他們扛著兩棵碗口粗的樹木。
族人們見狀都異常的振奮,木材可以大量取用,就意味著木炭可以被大量的制造。
木制工具同樣如此,更別說石器也已經可以做的更好。
部落的技術進步,帶來的好處極多,甚至可以這么說,部落的文明程度,相當于上升了一個量級。
顏曄拖著兩根竹子:“走,今天再教會你們制作一種神器!”
回到駐地,讓人剖開竹子,再將竹子弄成大小合適的竹甲片。
再找到一塊大小合適的獸皮,裁剪成想要的樣子,就開始鑲嵌甲片。
在獸皮上打孔,里外兩層都綁上一塊竹甲片。
假如想要獲得更強的防御力,可以用油煮一下竹甲片,這樣韌性會更強。
顏曄一絲不茍的做著,鑲嵌十幾片,理清楚紋路之后,就將這件事交給了一個少女。
結果人家做的非常好,兩只手很靈巧,幾乎又快又好的完成了。
巫有些好奇的問:“這神器是用來做什么的?”
“這叫竹甲!”顏曄笑著說:“穿在身上,可以讓我們的青壯,在作戰中少受傷害!有了這個和鐵器,我們的青壯能夠一個打二十個!”
巫咋舌一下,眼神中立馬顯露出巨大的欣喜。
巴萬和力矛等青壯,更是兩眼放光起來。
顏曄有點得意,盔甲有多牛逼他是有數的。
古代私藏盔甲就是謀反,尋常的地方軍隊,壓根沒有披甲的機會。
根據記載,明朝江陰守城期間,守將想要搜集物資打造盔甲,結果全城的工匠和鐵器集中起來,城破前才打造出十七副盔甲。
這也是為什么,披著鐵甲的帝國精銳一旦全軍覆沒,偌大的帝國就行將崩潰的原因。
顏曄在這片蠻荒中,率先普及防具,足夠取得巨大的先發優勢。
更別說部落的武器,在竹子能夠輕巧運用的基礎上,會迎來質的飛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