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開工
- 重生:國泰民安
- 布撫
- 2057字
- 2023-11-22 14:09:00
看著林寧收下兔子,李博明顯的松了口氣。
高興的帶著家人回去了。
走到小路盡頭,還能聽到他爽朗的笑聲。
“當家的,表姐家日子過得那么苦,博哥好不容易打了兩只兔子,咱們還要走一只,是不是有些不合適?”
夏巧兒提著野兔,心里有些不舒服。
“巧兒姐,寧哥收下兔子是為桂花姐好。”
李珠兒笑著說道:“博哥是個重信守義之人,他既然說過獵物分寧哥一半的話,如果寧哥不收,他心里肯定不舒服,說不定當時就把弩弓還給寧哥了。”
“還是珠兒聰明。”
林寧笑著揉了一下李珠兒的頭發。
揉完之后就后悔了。
果然,李珠兒的小臉一下子變得通紅,就連脖子都變成了玫紅色,嚶嚀一聲,捂著臉跑到棚子里了。
夏巧兒一臉揶揄的看著林寧。
“巧兒,我不是故意的……”
林寧就好像偷腥的貓被人當場抓住了一樣,撓著頭解釋道:“平時揉你的頭發習慣了。”
“當家的,我可不是妒婦,”
夏巧兒掩嘴笑道:“珠兒早晚是你的人,就算當家的揉了別的地方,我也沒意見,我想珠兒也沒意見,她要是有意見,我幫當家的按住她。”
林寧:……
多好的一個姑娘啊,這才幾天就學壞了。
“行了,別笑了,再笑眼睛都沒了。”
林寧沒好氣的說道:“等下把兔子收拾一下,燉好了分一半給表姐家送過去。”
李過了好幾年苦日子,一家人都瘦得快不成人形了,必須得補充些營養。
他敢保證,李肯定舍不得吃兔子,明天就會拿到鎮上賣掉,換更多的粗糧回來。
所以,還不如順著李博的意思收下野兔,這樣不僅免得李博難堪,還能達到林寧的目的。
林寧猜得不錯,當他和夏巧兒倆人把米飯和兔肉送到李的時候,一家人正圍在一起喝稀粥呢。
一大碗稀粥里面就幾粒谷子和兩棵黑綠色的野菜,連一點油星子都看不到。
就算這樣,李小花還喝得津津有味。
“寧哥兒,巧兒,你們這是……”
李老娘起身問道。
“閑著沒事,來溜達溜達。”
林寧笑著拿過一個空碗,盛了一碗米飯,又澆上一勺子肉湯和兔肉,笑著放到李小花面前:“小花,嘗嘗好不好吃。”
畢竟還是孩子,李小花立刻把稀粥碗放到一邊,抱著米飯狂吃起來。
哪里還顧得答話?
“有心了。”
李博哪里看不懂林寧的意思,只不過這是回禮,拒絕了不合適,只好收下。
知道后山沒有什么獵物,李博第二天路過后山的時候一點也沒停留,直接進了老林子。
這天晚上回來的時候,足足背著三只野兔、一只狐貍和四只山雞。
這次不用李博推讓,林寧主動把山雞都拿走了。
野兔肉粗,遠不如山雞鮮美。
四只山雞吃不完,做成風干雞也不錯。
在后世這玩意是保護動物,一般可吃不到。
從這天開始,李的日子徹底好過起來。
大兒子每天進山打獵,很少空手而歸,家里人以后也有了吃飽飯的本錢。
村里人一個個羨慕的眼睛都紅了。
所有人都知道,李能有這么大的轉變,一切都是林寧的功勞。
所以婦人們往林寧家跑得更勤快了,和夏巧兒套近乎的時候,話里話外的意思都是想請林寧幫忙,打造弩弓,她們也愿意把獵物分給林寧一半。
但是這次林寧都以缺乏材料拒絕了。
山里的獵物雖然打不完,但是卻會越來越少。
一個村子多一兩個獵人沒什么夏系,但是一下子多出來十幾個、幾十個,小北灣附近的野獸不被打光,也會被打跑。
畢竟野獸不是死的,意識到危險之后,會遷徙到遠離小北灣的地方。
這種竭澤而漁的行為是長久不了的。
何況林寧也沒騙她們。
適合制作弩弓的木材并不多,用普通木材來做,要么彈性不夠,威力小,要么韌性不夠,用幾次就繃斷了。
鄭虎把后山能用的酸棗樹都砍回來了,也不過只能再做十一二把的樣子。
夏巧兒和夏桂花是親戚,李又快過不下去了,林寧給李博做一把弩弓,村民們雖然眼紅,卻也不好說什么。
但是如果林寧給別人做一把,卻不給其他村民,那其他村民就會有意見。
綜合考慮,林寧決定,除了李博,暫時不再給其他村民制作弩弓。
不過村民們這種希望過上好日子的態度,是林寧想要看到的。
李珠兒和林寧在縣府訂購的一車麻皮幾天前就送到了。
木匠昨天也送來了十架紡車的部件,鄭虎熬了個通宵,已經全部組裝完成,整整齊齊的擺到了棚子里。
紡車旁邊就是成堆的麻皮。
棉花還沒傳到大沈,麻還是最主要的紡織原料之一。
經過處理的麻皮紡成線,然后通過織布機紡織成布,最后才能做衣服、被褥。
麻衣是大沈百姓穿的最多的服裝。
當然,除了麻衣,還有絲綢、錦、緞、動物皮毛之類做成的衣服,但是這些基本上都與老百姓沒什么關系。
以目前林寧手里那點銀子,也摻和不了這樣的產業。
紡車、原料都有了,接下來就是招工。
林寧和李珠兒商量了一下,決定雇傭二十個女工,兩班倒,每人每天一個銅板的工錢,另外加上兩頓飯。
當婦人們聽到這個消息,馬上忘了弩弓,爭先恐后報名。
畢竟她們也知道林寧不可能給每個人都制作弩弓,就算給了弩弓,進山也不一定能打到獵物,要是遇到老虎、豹子、野豬什么的,說不定還要把命搭進去。
還是紡線最穩妥。
一天管兩頓飯,還有一個銅板,這樣的報酬比她們預料的好了太多太多。
一個銅板在鎮上可以買一個肉包子,如果買谷子或者其他粗糧,差不多夠三個人吃一頓了。
“巧兒,你當家的說話算數不?真的一天給一個銅板還管飯?”
“我當家的是讀書人,他說的話自然不會賴賬。”
“太好了,我和大丫頭過來紡線,家里剩下當家的和小子,我掙的銅板就夠他們吃飯了,大丫掙的就能存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