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一個意外
- 重生八零:嬌妻她又甜又辣
- 周辰伊
- 2053字
- 2023-10-11 19:09:12
期中考試之前,周青青給大家惡補了一下,又畫了一下考試重點,帶著大家復習一遍。
人家都說,臨陣磨槍,不快也光。
大家做足了充分的準備,上考場了。
考試的位置是按照分數排列的,所以六班的不少學生的考號都比較靠后。
而且,考場是從一班到六班。
為了防止大家照抄,一張桌子上只能留下一個人。
于是,就多出來了一大部分人沒有位置。
剩下的那些人,就得搬著自己的凳子,拿著紙筆,到樓下的空地和操場去考試。
如果遇到了刮風下雨下雪的,會格外難熬一些。
可沒辦法,條件不允許,就只能這樣。
大家發的試卷也都還是油墨印出來的,并不清楚,一抹一手黑的。
有人發下來的試卷是剛開始印的,油墨比較重的,更容易蹭臟,而且油墨多了,還容易弄成黑團團。
有人的是后面印的,已經沒墨了,就不太清楚。
得舉手跟老師說一下,讓老師把哪里不清楚的那一行或者幾行讀一下,再考試。
周青青因為是第一名,直接就分在了一班第一個位子上。
后面還跟著不少一班的學生,還有其他幾個班級的尖子生。
大家看到周青青的時候,眼神里面有好奇,有崇拜,卻極少有不服氣的。
畢竟,如果大家分數相距不大的話,的確會不服氣,甚至還有想要比一比的念頭。
可如果大家的分數相距太大了,根本就拍馬難及,誰還會有那種想要拼比的念頭?
只是,大家也都遠遠地看著,沒打招呼。
一班到五班都在樓下,六班和他們來說,差距太大,沒交集。
倒是坐在一班倒數第二個位子的丁丹丹見到周青青來自己班里面考試,心情大好。
她笑瞇瞇地跑了過去,又給周青青遞這個,拿那個,“這個墊板你拿著用。這張課桌上面坑坑洼洼的,寫試卷的話容易出問題。”
周青青笑瞇瞇地說了一聲謝謝。
這會兒的課桌都還是以前的舊課桌,一米高,有個一米二三,但經歷了時間的洗禮還有不少屆畢業生,課桌的桌面有的已經裂開一道縫隙,有的被戳的坑坑洼洼的,還有的上面刻滿了字。
周青青的這一張課桌,就是那種坑坑洼洼帶中間裂縫的。
不過,丁丹丹還沒說太多,監考老師就已經過來了。
為了防止作弊,初一初二初三年級的老師進行交叉監考。
他們這一場的監考老師是初一的一個數學老師和一個語文老師。
兩個女老師,一個四十上下,一個勉強三十。
年輕的女老師把試卷往講臺上一放,手敲了敲桌面,尤其嚴肅認真,“準備考試了,請各位同學把手里面的東西都收起來,回到自己座位上。”
丁丹丹朝著周青青吐了吐舌頭,急匆匆地回了自己的位子上。
監考老師公布了一下考場紀律之后,就開始分發試卷。
試卷一共正反兩面,一共六頁。
畢竟第一場考語文,要寫作文的。
周青青拿著試卷簡單掃了一下,題目比較常規,挺簡單的,不太難。
如果按照自己平時給大家講的重點難點,這場考試應該沒問題。
后面的作文是一個看圖作文。
這個就比較考察學生的觀察力和審題能力了。
等看了一遍之后,她馬上寫上了名字,就開始做了起來。
題目簡單,周青青只用了一個小時就已經寫完了全部。
誰都知道高三年級的轉校生是一個超級學霸,上次考試只在作文上扣了一分。
所以在考試的時候,兩個監考老師的目光都落在了周青青的身上。
眼看著她下筆如有神,兩個老師有意無意的站在她身后看了一會兒。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別的不說,就是周青青那一手漂亮的正楷字,甚至比他們用油墨印出來的考題還要規整。
大小一樣,規格相等。
如果不是親眼看著她寫出來,她們都還懷疑這是印刷出來的。
“老師,能交卷了嗎?”周青青舉手。
兩個女老師對視一眼,覺得周青青有點兒太武斷了。
“時間還早,你要不要再看看?”年紀比較大的老師話里有話。
說她再看看,其實就是想要勸周青青再檢查檢查,別急著交。
周青青卻笑著起身,把手中的試卷給兩位老師遞了過去,“老師,我要交卷。”
兩個老師對視一眼,紛紛搖頭,目錄不悅。
學習再好,心思太浮躁了也不行。
周青青交卷這個事情,讓一班同學的壓力陡然增加。
畢竟這會兒,還有寫的慢的同學才剛剛開始審作文題目,甚至還有同學還沒寫到作文那一步。
可見,差距之大。
周青青才不管那么多,她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比如說,繼續投稿。
既然寫文章這么賺錢,為什么不繼續?
反正寫文章對她來說,也是很輕松的事情。
畢竟從后世來的她,早就已經經歷了那個風起云涌的網文時代。
不過鑒于如今盛行的風潮,周青青選擇了一個比較接地氣的題材來寫。
比如說,小人物在這個充滿了變革的時代潮流中,如何一步步發家致富的。
這里需要關注的地方有很多。
一個是符合當時的發展潮流,畢竟現在都在說南邊的事情。
一個是小人物,必須還是充滿了勞動人民特點的小人物。
她文思泉涌,馬上開始動筆寫了起來。
等下一場大家的數學考完,周青青都已經寫完了人物小傳,寫完了具體背景和大概脈絡。
等到考完了這幾場考試,周青青已經寫完了自己小說的開頭。
反正她寫文章這個事情已經在家里面過了明路。
周青青笑瞇瞇地出門把自己的稿子遞給了小舅舅,麻煩他回家的時候,幫自己寄一下。
她這一次寫的時候,手里面的稿紙沒了,用的是算數本。
不過因為報社里面的人都認識自己,周青青也就沒再換本子。
只是,她不知道的是,小舅舅投稿的時候,和人撞了一下,把這個信封和另外一個信封調換著寄了。
周青青完全不知道,反正寄了之后她就把這個事情拋在了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