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易》與中國文化
- 宋會群
- 2135字
- 2024-01-04 10:59:56
弘揚元典 走向未來
——序《讀懂元典》叢書
華夏出版社的《讀懂元典》叢書就要和讀者見面了,這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我很高興有機會和讀者朋友就這個選題說幾句話,聊聊對元典文化的一些想法。
20世紀90年代,我曾主編過一套《元典文化叢書》,當時“元典”這個概念還不十分流行,有朋友問我,為什么要用“元典”,而不是人們習以為常的“經典”。我當時是想寫一篇小文來談談這個問題,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就放下了。現在就借機來談一點簡單的想法。
中國歷史上的先秦時代和秦漢之際的社會變革時期,產生了一批影響中國歷史、中國文化和中國民族性格的基礎性文化典籍,如《周易》《詩經》《尚書》《春秋》《老子》《論語》等等。由于從漢代起儒家研習的先秦《五經》被國家確立為全體國民都必須遵循的思想法則,《五經》獲得了在社會政治和社會文化生活中不可質疑的神圣性,一直延續至宋《十三經》,在中國思想文化的發展史上,就形成了一批只能被尊奉而不能懷疑和批判的文獻典籍。漢以后研習《五經》《十三經》的學問,被稱為“經學”;經學典籍《十三經》,即被稱為經書、經典。“經典”二字,代表著典籍的神圣和尊嚴。
近代以來,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本質的革命性和批判性,教會我們以科學理性的態度對待傳統文化,改變了我們對經典只能遵循而不能分析和質疑的思想態度,傳統《十三經》成為我們研讀、分析和思考的對象,而失去了不可分析的思想權威屬性。所以,在馬克思主義普及的今天,把傳統文化典籍當作“經典”而盲從的傳統積習,應該改變。雖然我們已經習慣了“經典”二字,但在科學而理性的文化研究和文化傳播活動中,盡可能地避開不科學的做法,是文化學者應該考慮的問題。
于是,我們選擇以“元典”來指稱《周易》《詩經》等等這批古老的文化典籍,并一般性地稱之為“中華元典”。“元典”是什么意思呢?
元者,始也,首也,意謂“第一”和“初始”。這是中國最早的一批文化典籍,對以后思想文化的發展,具有初始意義。
元者,大也,意謂宏大而遼闊。這批文化典籍提供的思想場域,涵蓋了后世中國思想發展的諸多問題意識,具有全覆蓋的特點。
元者,善也,吉也,有美好、寶貴和嘉言之意。這批文化典籍提供了后世中國最寶貴、善良和美好的思想修養資源。
元者,基也,根也,具有基礎、根本、本源之意。這批文化典籍是后世中國文化的基礎和出發點,一切思想元素都來源于此,一切思想的發展都以此為根基。
元者,要也,有主要、重要之意。這批文化典籍不是中國文化典籍的全部,但卻是中國文化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
總之,“元典”包含有始典、首典、基本之典及大典、善典、寶典等意蘊,“元典”稱謂,既在某種程度上包含了傳統的圣典、經典之義,又避開了對傳統典籍非理性尊崇的嫌疑。這是我們對“元典”稱謂的簡要說明。
先秦和秦漢之際產生的“中華元典”包含了后世中國思想文化的各種因子,歷史地決定了后世中國歷史與文化發展的方向、性質和特征。中國所以是中國,所以是今天這樣的文化面貌,所以在文化精神、民族性格的方方面面都迥異于西方,即是由它們所奠基的。讀懂元典,對于我們今天認識自身的文化面貌,了解文化國情,理解中國歷史文化發展道路的特殊性,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中華元典誕生在春秋戰國和秦漢之際的社會大變革時期,是對社會轉型、社會變革所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的基礎性問題的回答。兩千多年后的今天,中國又處在一個歷史的轉型期。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過渡,必然要求以文化的變革為先導、為前提,同時也作為最終鞏固經濟、政治變革成果的牢固根基。然而,任何一個民族的文化變革,都不可能是對先前文化傳統的革除,而恰恰相反,民族文化的每一次更新,都是對原有文化傳統精髓在更高層次上的發揚和轉換,是將原有文化傳統在其開端時已蘊涵著的文化意蘊在新形勢下重新發現,重新喚起,并賦之以新的生命活力。唯有如此,文化才有更新,才有發展;唯有如此,文化也才有綿延不斷的統緒,也才能為全體民族成員認同和承襲。這就是在兩千年后我們還要重溫元典的歷史根據。歷史昭明,再讀元典并讀懂元典,對當今社會的歷史進步,具有多么重要的意義。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欣賞華夏出版社的這套叢書!
我了解叢書的部分書稿,知道它可以實現叢書組織者的初衷。
讀懂元典,首先是要了解元典本身所蘊含的思想意義。叢書在這方面有充分的解讀。
但讀懂元典的真正含義,還不止于此。元典所以是元典,是被歷史所證明的,是被歷史選擇出來的,它真正對后世歷史起到了根本性的影響和奠基作用。所以,讀懂元典,還需要了解這些元典典籍對中國文化、中國歷史的發展道路,對中國國民性格的塑造,怎樣起到了一種奠基性、支配性的作用;進而還需要知道我們的民族精神之來源,以及民族文化傳統形成和發展的來龍去脈,從而站在今天的歷史高度,對民族文化的發展史,作出清醒的考察和歷史的反思。弄清這些問題,是讀懂元典的深層次要求。所以,叢書作者也都著力于此,盡可能去梳理中華元典對后世中國文化的全方位歷史影響。叢書的最大篇幅,都用在了讀懂元典的這個方面。
這套叢書是有特色的,相信它可以受到讀者的歡迎。希望叢書發揮出它強大的指引與激勵作用,最終可以幫助當代青年認識我們的文化國情,了解中國文化的發展道路和文化特色,進而以清醒的頭腦面對傳統、走向未來。
202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