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再見四位祖宗
- 大明歷代皇帝教崇禎治國
- 當年大表哥
- 2100字
- 2023-10-12 21:56:48
兩日后,宮內太監的調查報告擺于御案上。
管理內廷事務的衙門分別為“十二監”、“四司”和“八局”,統稱二十四衙門。
十二監分別為:司禮監、御馬監、內官監、司設監、御用監、神宮、尚膳監、尚寶監、印綬監、直殿監、尚衣監、都知監,最高負責人稱為“掌印太監”。
十二監之中,有十一監是負責宮內具體事務,比如御馬監管馬匹,尚衣監打理皇帝的衣服。
唯有司禮監是個特例,它不僅總管內廷宦官事務,而且還能與外朝的文官抗衡。
司禮監掌印太監既是其監內最高負責人,也是整個宦官系統的第一號人物,其次為司禮監秉筆太監。
整個紫禁城內的太監數量約為一萬人,宮女約為九千人。
約兩萬人侍奉皇帝一人及其家族,可見宮內機構臃腫,人員冗余。
摸清情況后,崇禎打算讓自己的貼身太監王承恩擔任司禮監掌印太監一職。
但現任的司禮監掌印太監—王體乾、司禮監掌印太監——涂文輔,都是魏公公的重要合伙人。
現在正是與魏公公虛與委蛇時期,貿然換人,容易打草驚蛇。
崇禎只好讓王承恩先擔任都知監的掌印太監,讓其改組都知監,職責為審核宮廷花費,監察宮中紀律等。
都知監原有的成員全部解散,通過公開招募的形式吸納成員。
王承恩聽到要公開招募,擔憂道,“皇爺,原有成員全部解散,會不會引起都知監內部的恐慌?”
“無須擔心,敢聚眾鬧事者,逐出宮便是了。
況且,朕又不是完全堵死他們的路。有能力,過來參加考試便是了,能者上,劣者下,自然規律而已。
對了,改組前,先從內庫中支1000兩銀子出來,均分給每個人太監和宮女。
這樣,我們就能爭取到大多人的支持了,改組的阻力也會減小很多。”
“皇爺英明,老奴佩服。”
王承恩得到崇禎的指點,施禮出去后,扯著嗓門讓手下趕緊安排。
當提高待遇、分錢和公開招募的信息在皇宮內傳開后,宮女和太監們都非常激動和好奇。
激動的是,高高在上的天子終于注意到這群可憐人身上。
好奇的是,公開招募都知監成員,此前聞所沒聞。
有的宮女開始對鏡貼花黃,祈求能達到天子的寵幸。
一群太監圍在一塊大字貼下,識字的太監大聲地讀著公告上的內容。
“......凡能識字會算的宮女和太監,不問出身,不問年齡,不論現任何職,都可以參加考試,通過者可進入都知監...”
大字貼右下方的紅印清晰可見,看來此事并非兒戲。
君無戲言,許多底層的內官躍躍欲試,老子怎么會比頂頭的張大麻子差呢。
萬一真的能加入都知監,老子定要好好出口惡氣。
都知監一事交給王承恩后,崇禎摻沙子般把信王府的舊人安插到二十四衙門的中層,并分批與中層成員談話。
一時間,紫禁城中的宮女和太監的人心逐漸偏向了新皇。
是夜,當崇禎準備睡下時,胸口的木牌開始閃亮。
趕緊讓守夜的宮女離開乾清宮,當宮門關上時,綺麗的光芒籠罩著崇禎的身體,靈魂瞬時抽離。
睜開眼,“大明皇帝”的牌匾映入眼中。
這次又會遇到哪幾個祖宗呢。
正欲推開門,大殿內傳出了朱棣的叫喊聲,崇禎忍住了。
“爹,允炆侄兒根本就不懂治國。
他在位時,只懂得復古地名和恢復井田制,百姓苦不堪言。
我繼位后,則千方百計地招撫流民復業,大明境內河晏海清,一片繁榮。
永樂四年,手下大將朱能、沐晟攻下安南,我改安南為交趾,設立交趾布政使司。
至此,神州大陸金甌無缺。
永樂八年、十二年,瓦剌、韃靼兩部進犯邊境,我親提五十萬大軍深入漠北,平定叛亂。
如此豐功偉績怎么就不能入你眼呢?
爹,為何你的眼里就只有大哥和侄兒,而沒有四兒子啊!”
原來朱棣在向自己親爹叫屈,此時進去會不會破壞父子倆的氣氛。
正欲轉身遠離,誰知腳被拌了一下,身體撞開了宮門,整個人跌了進去。
天殺的,要是被成祖爺知道自己在外面偷聽,會不會怒羞成怒地把我吊起來打。
起來拍拍身,塌腰拱手,“老祖宗,成祖爺,由檢小子見過兩位祖宗。”
抬頭一看,原來大殿內,除了老朱和朱棣,還有一個大胖子和一個懷抱畫卷的中年人。
一看來人是朱由檢,老朱笑瞇瞇地說,“小子,來啦,正等著你呢。”
朱棣趕緊轉身,用衣袖擦了擦雙眼。
“老祖宗,不知這兩位是哪位先人呢,好讓小子先見禮。”
“哦,胖的那位是大明第四世皇帝—朱高熾,另一個是第五世皇帝——朱瞻基。”
原來是朱棣的子孫,還好,有人幫忙分擔一下尷尬。
一一見禮后,幾人紛紛落座。
“小子,如今形勢如何?”
“回稟老祖宗,小子回去后一切按照老祖宗的吩咐行事,如今宮內的人心盡向小子。”
“做得不錯,慢慢來,等大權在握后,再一一收拾。”
老朱聽了崇禎的話,撫了撫胡須。
正欲再開口,另一邊的朱高熾突然崩了個響屁。
大殿內,一片寂靜,針落地的聲音可聽。
“皇爺爺,我...”
老朱起身,拍了一下朱高熾的大肚腩,頓時翻起一片肉浪。
老朱滿臉嫌棄地說:“你皇爺和你爹皆是馬上平天下之人,怎么輪到你就生得如此肥胖。”
“皇爺爺,君子不重則不威啊。
手下的百官精得像賊,孫兒自問機智不如人,唯有體重壓百官。”
朱高熾撓了頭,一臉憨厚地回應。
“哈哈,你還是一如幼年時惹人喜愛。”
小插曲過后,幾人重回話題。
“幾位祖宗,小子此次回去后,打算教太監和宮女識字。
有了他們的幫助,小子的擔子就輕松多了。”
一旁的朱瞻基聽了連連點頭,“的確,當年朕教導宦官們讀書,爾后設司禮監秉筆太監,司禮監掌印太監,讓其幫朕處理私人文件。
那時朕的壓力大減,閑暇之余還可以畫畫。
來來,你們看看我畫的松蔭蓮蒲圖如何?”
說完,把懷里的畫卷攤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