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審案
- 大明歷代皇帝教崇禎治國
- 當年大表哥
- 2056字
- 2023-11-06 23:32:11
看來心中的怨氣不少啊,望著言不由衷的魏宗賢,盧九德心里暗暗道。
慢悠悠地給自己再倒一杯茶,端起放在鼻前輕嗅。
盧九德緩緩道。
“陛下早知你與東林黨不對付,為保你我二人的身家性命,特意從京營中抽調兩千名將士護送。”
“此言當真?”
魏忠賢搭在茶桌的手微微顫抖一下。
“當然!陛下此前欲任命爾為浙江巡撫,但百官反對,只好改為巡按。
京營的兩千名將士如今駐扎在城外,就等你我動身。”
盧九德把茶水全倒進嘴里,吧唧了一下,再把茶杯放在桌面上。
魏忠賢激動得在屋子里打轉,邊走邊喃喃不止。
“我就說嘛,滿朝文武,除了我魏忠賢,還有誰敢動東林黨。
陛下如今終于想起我的好了。”
魏忠賢停下腳步,轉過身,迫不及待地道。
“事不宜遲,我們明日就動身。”
第二日,京營的兩千名將士,護送著盧九德、魏忠賢二人前往江浙。
隨行的,還有都察院選派的浙江道御史房可壯、福建道御史周宗建。
江浙的官員,得知魏忠賢頂著浙江巡按的名頭要來浙江,個個又憤恨又恐懼。
魏忠賢當年讓錦衣衛整死東林六君子的陰影,依然籠罩在各人的心頭上。
天子啟用這個魔頭來浙江,定不會有好事。
今日,浙江巡撫張延登在城內的百花樓,宴請府內大大小小的官員。
觥籌交錯間,場內一派祥和安樂。
只可惜,一句詢問打破了這快樂的場面。
“知府大人,據在下得到的消息。
那閹人還有兩日,就要達到浙江。
我等該如何應對呢?”
杭州府知府張拱宸,放下手中酒杯。
見有人率先發問,其余的官員都停下了筷子。
側耳,靜靜地聽杭州府一哥發話。
張延登收起了笑容,沉思了好一會,最后開口道。
“諸位不用擔心,魏忠賢奉陛下之令,前來我浙江清查冤獄。
笑話,我浙江人人安居樂業,哪有什么不平之事。
魏忠賢只是一條過氣的老狗而已,傷不了人,諸位各司其職便是。”
“張公,魏閹此人素來仇視我浙江同僚。
此番過來,所圖肯定不小啊。”
提刑按擦使解學龍,憂心忡忡地接過話。
張延登掃視了一眼眾人,擺手笑道。
“諸位,案宗在我等手上。
不轉交,他也無可奈何。
再者,府內的其他事,還輪不到他來說三道四。”
張延登的話,令眾人安心不少,場內的氣氛重新熱烈起來。
兩日后,張延登率領浙江大小官員出城迎接盧九德、魏忠賢等人。
張延登整理了下衣服,向前幾步,拱手道。
“浙江巡撫張延登見過兩位公公。”
盧九德滿臉笑容地回禮道。
“有勞張大人和諸位大人,雜家內心惶恐啊。”
眾人一番寒暄后,張延登提議道。
“我看幾位旅途勞頓,不如我們先去百花樓休息一會,喝上幾杯粗茶解解乏可好?”
一路上,浙江的官員圍著房可壯、周宗建敘話。
魏忠賢看著眾星捧月的房、周二人,不屑地對盧九德道。
“看來浙江的官員很不待見你我二人啊,這么快就把我二人晾在一旁。”
“人家是不待見你,雜家可是第一次出宮。”
盧九德毫不客氣地揭露魏忠賢禍水東引的爛招。
席間,氣氛相當融洽。
盧九德雖為閹人,但為陛下的貼身太監,張延登不敢過分忽視。
二人遙舉杯后,張延登主動開口問道。
“公公常伴陛下左右,不知陛下可有訓示。”
盧九德仰頭把酒喝了,而后道。
“東南諸地,歷來為富庶之地。
陛下希望浙江的官員,各安其位,各盡其責,做好百姓的父母官。”
“替天牧民,臣等自然各司其職,還請公公回京多多美言幾句。”
“好說,好說。”
盧九德打個哈哈應付了過去。
一場接風宴在虛與委蛇中結束,魏忠賢全程不出聲,獨自慢斟。
但在場的官員,沒有人敢忽視他。
第三日,杭州城內的大街小巷貼滿了大字報。
上面大致寫著:代天子巡狩,誰有怨屈,當眾審案......
除此,魏忠賢還帶著幾隊京營將士,闖進杭州府官署,搶走近幾年的訴訟案卷。
被人偷了老家,提刑按擦使解學龍自然氣不過,帶領屬下十幾人登門追討案卷。
魏忠賢懶得搭理這群人,任由其在門外大吵大鬧,始終不開門回話。
“老魏,如此魯莽行事,恐怕會引發浙江官場震動。”
房間內,時時往外張望的盧九德擔憂道。
“嗤,你難道還指望這幫人能配合我。
既然仇結已解不開,不如直接撕破臉。
非常時期行非常事,大事才可定。
再說了,有兩千京營將士壓陣,亂不了。”
魏忠賢把手藏在袖中,毫不在意地道。
接連幾日,魏忠賢讓人重新審閱刑事案宗。
凡有疑問的,全貼到街上,呼吁苦主重新上訴。
開始時,苦主們根本不相信魏忠賢可以幫他們主持公道,無人喊冤。
畢竟魏公公的名聲,在浙江地區早已臭不可聞。
蘇州城外虎丘山前面山塘河大堤上,五人之墓足以說明。
魏忠賢派人收買城內的說書人、乞丐、孩童,讓他們穿街過巷吶喊,沉冤昭雪,善惡有報之類的話術。
沒多久,便有一個年青人踏入魏忠賢下榻的客棧。
據年青人哭訴,其與妻青梅竹馬,恩愛無比。
有一日,妻上街買菜。
有一富少垂涎其美貌,便動手動腳。
年輕的婦人不堪其辱,回家后投河而亡。
年青人為討回公道,便將富少告上官府。
但官府以無人證、物證,駁回了年青人的訴狀,還打了一頓板子。
年青人多日觀察后,才敢進來伸冤,還望大老爺主持公道。
魏忠賢看著哭得鼻涕橫流的年輕人,心中不禁一陣暢快。
任爾銅墻鐵壁,最后還不是被老子咬開一個洞。
魏忠賢辦案可不管什么程序,問清富少為何人后,便下令京營將士前去綁人。
流連花間的富少,還不知道發生何事,就被將士們綁到客棧。
年青人看到富少后,咆哮地沖上前,想要掐死富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