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巡視兩局
- 大明歷代皇帝教崇禎治國
- 當年大表哥
- 2063字
- 2023-10-30 23:31:46
爆開的燭花令梁九回過神來,咬了咬牙。
封好了賬目,第二日派人送進了皇宮。
他舍不得讓這一個月的努力被浪費,舍不得皇莊改革給莊戶帶來的好日子被顛覆。
皇莊里,老人臉上的歡欣,年輕人眼里的希冀,小孩飽食一頓的快樂,這一幕幕都令梁九難以忘懷。
同時,他也在賭,賭圣明的陛下不會輕易被流言蒙蔽。
賬目被送進宮里后,梁九忐忑不安了幾天。
不過,多日后,宮里傳出的消息令梁九松了一口氣。
御馬監、尚膳監的兩位掌印太監被抄沒家產、杖斃,副手被罰沒家產趕出宮。
其他涉嫌侵吞皇莊收入的太監們被勒令返還財物。
此外,陛下還命都知監的高于順組建巡視組。
清查御馬監管理的牧場、皇莊、皇店。
不久,梁九和英哥兒等人接到新的調令。
崇禎任其為軍衛改制及軍屯清理大使,著手進行營州三衛的改制事宜。
當梁九帶著趙偉等手下和英哥兒三人離開皇莊時,附近得知消息的莊戶紛紛自發來相送。
皇莊中的年輕人看著穿著飛魚服的英哥兒三人,心中羨慕無比,請求梁九把他們也帶走。
“等你們長大了,機緣自然就來了。
我聽聞,陛下欲從皇莊中招募年輕人進入新辦的皇家軍校,以便組建新軍。
爾等在家除了干活、侍奉雙親,別忘了打熬身骨。
好男兒,自然馬上取功名?!?
聽到梁九的安慰后,年輕人們雙眼一亮,紛紛表示不忘試百戶大人的教誨。
“鄉親們,有緣再見。”
梁九抖了一下馬繩,帶著人浩浩蕩蕩地離開了皇莊。
乾清宮中,崇禎把梁九的折子扔在案上。
待看到王承恩進來后,開口說道:“王大伴,皇莊被貪污的財物追繳得如何?”
王承恩躬身回道:“虧空的銀兩已追回8成,剩下的過兩日會全部追回。
陛下仁厚,給了他們改正的機會,他們焉能不交出來?!?
崇禎思考了一會,說道:“皇莊改革一事以來,宮內人心惶惶。
既然雷霆已過,那就降下雨露吧。
明日,你到皇后那里支一千兩。
獎勵近幾個月盡心盡職的內侍吧,獎勵名單就找高宇順要。”
“另外,梁九的職位由試百戶提到百戶吧,這樣也方便他主持軍衛改制及軍屯清理。”
王承恩退出乾清宮,便去起草梁九的升職任命書。
梁九此人簡在帝心啊,得罪了這么多人,陛下仍然升其職位。
短短幾個月時間,由一個小兵升到正六品,此番提拔可謂迅速。
假以時日,錦衣衛又將崛起一位新星。
看來日后與其打交道須多多注意,避免樹敵。
第二日,崇禎正在用早膳時。
王承恩堆著一張菊花臉在旁細心伺候著,崇禎喝了一口粥問道。
“王伴伴,一大早就喜上眉梢,可有喜事?”
王承恩俯下身子道。
“陛下昨日吩咐奴婢,要賞賜宮里辦事盡心的內侍,奴婢昨夜就讓都知監擬好了名單。
如今,宮里的人得知陛下有賞。
個個都喜不自勝,連腳步都輕快了許多?!?
崇禎用圍嘴擦了擦嘴邊道。
“朕就喜歡能干事的人,事情干得好自然有賞。
準備好車馬吧,朕今日要巡視軍器局和兵仗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崇禎認為既然聚焦于軍事,那么軍卒所用的武器必不可忽視。
況且,軍器局和兵仗局同時屬于宮內和工部管理。
雙重領導下,導致軍器局和兵仗局效率低下,成品也粗糙。
工部尚書薛鳳翔、兵部尚書孫承宗、兵部右侍郎徐光啟,都被崇禎拉過來一起巡視。
正在研制火器的徐光啟,得知今日要陪陛下巡視軍器局。
趕緊放下手中的活,拉著孫承宗便出了官署。
一行人剛踏入這兩個局,里面的情形讓幾人大吃一驚。
工坊內散發著陣陣惡臭,制造兵器的原材料也被肆意地堆放著。
工匠們衣著單薄,哆哆嗦嗦地敲打著鎧甲。
負責打下手的官奴則被拷上腳鏈,有氣無力地拉著風箱。
與其說是兵器制造坊,不如說是人間煉獄。
再看成品,兵仗局打造的鱗甲和板甲表明看上還不錯。
但是用刀一劃,鎧甲如刀削豆腐一樣輕易地破損。
翻開細看里面的材料,鐵料和棉布明顯就是次品。
火器的成品也是同樣如此,根本無法用,當作燒火棍使用還差不多。
看完這一切后,崇禎總算明白了。
上次巡視京營的時候,軍卒手里拿的武器就是這樣被制造出來的。
士兵拿著這樣的武器上戰場,猶如赤手空拳對敵。
難怪明軍對上后金時,應對策略一向是堅守城池,從不敢野戰。
捏了捏手中的一折就彎的長劍,崇禎長嘆了一口氣。
成品如此惡劣,看來管事的官員從原材料處貪了不少。
難怪大明會亡于清,現在的大明,就沒幾個官員是不貪的。
個個都使勁往自己的兜里揣,連士兵殺敵的武器照貪不誤,根本沒有家國概念。
巡視后兩局后,崇禎和薛鳳翔、孫承宗、徐光啟三人坐下來,商議如何改革兩局。
不過三人交流一番后,認為更好兩局的主事太監和官員更為穩妥。
崇禎聽后,皺了皺眉頭。
“這兩個局已經爛到根了,若只是更換主事人,則流于表面。
兩局已是塌方式的腐敗,從原料進來到武器驗收入庫,哪個環節沒有貪污?”
薛鳳翔猶豫了一下,小聲地辯解道。
“兩局不僅負責供應京營將士武器,還負責供應遼東軍的。
如果大刀闊虎地調整,臣恐怕會耽誤遼東軍務啊?!?
崇禎揚起了手,打斷道。
“讓遼東軍士拿此裝備與野豬皮搏斗,實在是寒了將士們的心,朕也于心不忍。
先暫停供應武器,待改革后,再供應合格的武器,相信將士們也能理解?!?
孫承宗點了點頭附和道。
“陛下所言有理,長痛不如短痛。
有好的武器,無疑就能多殺一個野豬皮?!?
孫承宗鎮守遼東多年,自然明白遼東將士境況。
遼東軍之所以沒能遏制后金,除了戰略和軍餉因素外,武器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