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教子
- 秦時,我為祖龍
- 小鷹伯勞
- 1645字
- 2023-11-05 17:22:30
上林苑內,嬴政帶著一眾兒女玩了小半天的狩獵游戲,然后回到了涼亭之中歇息。
但這些小不點兒顯然興奮勁還沒散去,他們互相炫耀著自己狩獵到了幾只小兔子、小野雞,又互相逗弄,互相追逐,天真爛漫,無憂無慮。
待他們都玩累了,嬴政又讓侍人端來點心和水,給他們飽了飽肚子,然后依次考校起了他們最近的學業來。
“扶蘇,你在學習《管子》是吧,那你還記得管子言及如何牧民嗎?”
聽到這番問話,扶蘇趕緊搓了搓手,又躬身作禮道:“父王,管子曾言:凡有地牧民者,務在四時,守在倉廩。”
“國多財則遠者來,地辟舉則民留處;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張則君令行。”
“故省刑之要在禁文巧;守國之度在飾四維;順民之經在明鬼神,祗山川,敬宗廟,恭祖舊。”
嬴政點了點頭,又笑著道:“那管子有說為何要牧民嗎?”
扶蘇當即回道:“不務天時則財不生,不務地利則倉廩不盈。野蕪曠則民乃菅,上無量則民乃妄,文巧不禁則民乃淫,不璋兩原則刑乃繁,不明鬼神則陋民不悟,不祗山川則威令不聞,不敬宗廟則民乃上校,不恭祖舊則孝悌不備。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管子所言不錯,錢財、糧食、織衣,國用之物也;禮節、制度、道德,持國之道也!”嬴政隨即點評道。
扶蘇眼睛一亮:“孩兒當銘記父王之言!”
嬴政欣慰一笑,又看向一旁道:“仲衡,到你了,你可還記得老子說過將什么稱作玄德嗎?”
仲衡乃是阿房之子,在眾公子中排行第二,他思慮片刻,作禮回道:“父王,孩兒記得: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嗯”,嬴政微微笑道,“老子所言有理,萬物有靈,自有其道,當順其自然,不據為己有,不自恃功勞,也不獨斷專行,以無為之心,行有為之事!”
“孩兒謝父王指點”仲衡執禮拜道。
嬴政笑了笑,側頭看向了三子道:“德圭,你可知墨子為何親士?”
德圭為王后羋蕊所生之嫡次子,年齡排行第三,他也學著兩個兄長行禮道:“父王,墨子有言,入國而不存其士,則亡國矣。見賢而不急,則緩其君矣。非賢無急,非士無與慮國。緩賢忘士,而能以其國存者,未曾有也。”
“墨子此言大善,賢才利國,失賢則國損。若怠慢賢士,則士心生怨,或投他國,反損己邦!”嬴政感慨道。
德圭點了點頭,又質疑道:“父王,可要是官員沒有犯錯,那也沒有地方任用賢士啊?”
嬴政摸了摸他的腦袋,笑道:“可以將賢士納為近臣,或者厚養于學宮之中,這就叫做’養士’,以備人才之需!”
“父王,我知道了,就像我秦國開疆拓土,每攻下一城,就可以任命學宮中的賢士前去管理。”扶蘇轉了轉眼睛道。
嬴政很是欣慰,夸贊道:“我兒所言不錯,為父設立郡學、學宮就是為此,只有招攬了足夠的賢才,或是培養更多的才士,我秦國才能徹底掌控新納的疆土,而不用受制于地方,軍隊也才能專注于征伐之事。”
受到夸獎的扶蘇小臉都興奮得紅彤彤的,看向嬴政時滿滿的孺慕之情,仿佛在他眼中,嬴政就是這個天底下最偉大的人。
仲衡、德圭也是滿眼小星星地看著嬴政,而其他小不點兒也渴望著得到父親的夸獎。
嬴政很享受這段難得的“親子時光”,挨個的考察完了十幾個子女的學習課程,并依次地點評了一番,或是夸贊,或是訓斥,或是勉勵。
小不點兒們有的笑嘻嘻的,有的委屈的抿著嘴巴,還有互相捉弄的,這些都被嬴政看在了眼里。
也許他心中確實存在偏愛,但卻從沒遺漏過哪個小不點兒,無論是男孩女孩,他都鼓勵了一番,或者摸摸他們的腦袋,或者拉拉他們的小手,或者輕輕地拍拍他們的屁股,和他們玩成了一團。
在這些子女中,除了扶蘇還叫“扶蘇”,“陰嫚”還叫“陰嫚”,其他人的名字全然與歷史不同。
像是仲衡、德圭、成均、棄疾,或者婉晴、馨月、佳樂、靈夢等等,嬴政也是期望著他們和歷史上的那些“兒女”擁有截然不同的命運。
例如,“胡亥”這個名字,嬴政是想也沒有想過,說實話,他也怕啊,怕真的出現了這么一個“二世子”。
既然要完成一統大業的是他,那他就不可能還拘于歷史,拘于后世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