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尸案調查科(第二季)1:罪惡根源(全新修訂版)作者名: 九滴水本章字數: 1279字更新時間: 2023-10-07 16:12:28
再版感言

五年時間在彈指間流逝,《尸案調查科第二季1:罪案根源》迎來了再版,其實很多人已經注意到,“尸案調查科”系列寫到第四本,并沒有在封面上繼續標注序號,而是換上了“第二季1”的字樣,為何會這樣?因為從這一本開始,尸案調查科更換了一種“大閃回”的寫法。之所以這么寫,其實是有多重考慮的。首先,是回應多數“懂行人士”的質疑。“尸案調查科”系列的前三本,其實比較突出的就是刑事技術員參與審訊的問題,很多人認為這并不符合規定。然而實際上,每個地區因為社會治安形式的不同,對警種的安排也會有所區分。就拿我的崗位舉例,我在沒有從事痕跡檢驗工作之前,做了近三年的刑警,而后通過遴選進入刑事技術崗位,在定崗后,被單位送至中國刑警警察學院培訓一年,這才正式上崗。而在多數地方,刑事技術員因涉及較強的專業知識,所以要求必須由相關專業的畢業生任職。這兩種安排,其實都符合規定。
我們從刑警隊遴選技術員的考量是,技術員必須要懂得偵查破案的全套流程,這樣才能在勘查時做到游刃有余。另外,我在從事痕跡檢驗工作期間,編制就在刑警隊,因為我是編入刑警隊值班組,除了不抱卷宗之外,抓捕、勘查、審訊都需要直接參與。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的工作就是一個既要會勘查,又要會偵破的刑偵技術警。
只要在我們轄區發生刑事案件,我們勘查小組會第一時間趕到,將現場封鎖,而后進行勘查,這個時候為了盡可能保護現場,辦案民警是不能進入現場的。當現場完全勘查完畢后,第一遍的審訊,負責勘查的技術員是需要參加的。所以,“尸案調查科”系列的前三本中技術員審訊的細節,其實是我們這里的一個客觀記錄。
盡管如此,我依舊要照顧到大多數讀者的感受,而且按照編輯老師的建議,若想最大程度還原整個案件,也并非只能用“審訊”的方式。也正是在此契機下,“尸案調查科”系列的第四本使用了依據案件事實表述的“大閃回”寫法。
不過,在“閃回”的同時,還有一個問題困擾著我,那就是究竟要“閃回”多少?而恰巧在那個時候,“尸案調查科”系列和某制作公司達成了影視合作,為了最大限度還原影視效果,行內人建議故事一定要“豐滿”,而我把這個“豐滿”簡單地理解成了能閃回多少就閃回多少。這就導致少數人在看這一本的時候覺得故事線拉得有些過長,但讀者看不到的是,這些“前情”大多被運用到了劇本的編排中。
“尸案調查科”系列的第四本算是我的一次小小轉型,也是對寫作方法的一次新的嘗試,就目前來看,這種“大閃回”的方式既兼顧了案件的硬核,又照顧到了人物情緒的調用,雖然當時“閃”的次數有些多,但確是在豐滿故事表述。
《尸案調查科第二季1:罪案根源》的再版,離不開廣大讀者的支持。而對于我出版過的小說,我也會列出優缺點進行總結,盡自己最大努力,給讀者呈現出最好的故事,如果你們喜歡細致入微的硬核推理,那么這本書絕對不會令你失望。
九滴水 敬上
照例申明
小說涉及的案例,人名,地名等均進行了大量的模糊處理,所有的故事均來源于真實案件,但做了大量的藝術改編。案件的分析和偵破手段均是在特定的案發環境中產生,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切勿對號入座,切勿斷章取義,否則后果自負,與作者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