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二度合作
- 大導演從給大話西游做劇務開始
- 西門不是大官人
- 3088字
- 2023-10-26 07:35:00
趙山河在此之前,只在港島上映了兩部電影,一部票房2000多萬,一部票房3000多萬。
王三日自己也是一個成功的商業片導演,曾經拍出過《賭神》那樣票房口碑雙豐收的經典。
不過,在港島電影市場,受到好萊塢大片的沖擊,本土電影票房持續走低的大環境下,王三日也無法保證,自己拍的每一部電影,都能獲得票房成功。
趙山河也保證不了。
但是,有前面兩部電影的成功,讓王三日敢把賭注押在趙山河身上。
王三日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就想給趙山河打電話,但是怕自己一個人的分量不夠,思考了一下,決定把向十哥也拉進來。
向十哥的永盛電影公司,與趙山河在《色即是空》上,有過合作,雙方對那次合作都比較滿意。
后面的《色即是空2》,趙山河只寫了劇本,沒有繼續執導,但是向十哥給出了50萬港幣的頂格編劇稿酬,也足顯誠意。
《色即是空》票房大爆,向十哥也沒有忘記趙山河這個最大功臣,事后追加了一個50萬的大紅包。
不管那個紅包,最后是以什么名義到趙山河手里的,向十哥在人情世故方面,做的確實到位。
《致命身份》在港島尚未上映,票房表現如何,現在還說不好。
歐美地區公映事宜,也正在推進之中,其中最重要的北美,初步定于在5月初上映。
這部影片,最終能給投資人帶來多少收益,現在還無法確定,但是賠本肯定是不會的。
港島電影圈,現在投資電影,除非是那些制作成本只有幾十萬的粗制濫造小成本恐怖片、限制級影片,正兒八經的電影項目,能不賠本,已經算好了。
剛過去不久的1995年,港島電影票房,在頭部影片方面,表現還算不錯。
年度冠軍《紅番區》,最終票房有5700萬港幣。
年度票房榜前10名中,有7部的票房,超過了3000萬港幣。
但是,整體電影市場,仍然呈現出明顯的下滑趨勢。
全年正式上映超過200部電影,票房超過1000萬港幣的,只有23部。
那200部電影中,得有四分之三,是不賺錢的。
向十哥的永盛電影公司,在1995年,參與制作了二十幾部電影,真正賺錢的只有《百變星君》、《烈火戰車》、《色即是空》等區區幾部。
《百變星君》和《烈火戰車》的票房,雖然都超過了3000萬港幣,但是因為制片成本高,單是星爺和柳德華的片酬,就有大幾百萬,電影公司賺得并不算多。
只有《色即是空》,因為制片成本夠低,只要700萬港幣,所以讓永盛電影公司,大賺了一筆。
由王三日執導的《色即是空2》,制片成本增加到1000萬港幣,現在還不知道能不能復制前作的票房成功。
港島,經濟發達,社會發展水平已經不遜于歐美發達國家,卻又極為傳統。
具體到電影圈,更是迷信,電影開機都要擺三牲上香。
趙山河的前兩部電影,票房成績都非常好,第三部電影雖然尚未上映,但是在柏林國際電影節上收獲大獎,已經和其他港島電影拉開了差距,不再單單靠港島票房過活,而是能在歐美地區,賺美刀了。
《致命身份》1500萬港幣的制片費用,在港島已經算得上是大制作,但是折算成美刀,還不到200萬。
這樣的投資規模,放在好萊塢,只能算是小成本。
《致命身份》能在柏林國際電影節,為趙山河贏回一座最佳導演銀熊獎獎杯,說明它的質量,得到了以歐美電影人為主的評審團的一致認可。
真正的好電影,到哪里都是好電影。
《致命身份》的全華班陣容,雖然讓它在歐美地區上映,受到一些限制,但是不可能連200萬美刀的制片成本都賺不回來。
光靠海外票房分成,就能收回成本,港島票房不論多少,都是凈賺的。
這樣的好事,向十哥的永盛電影公司,還從未經歷過。
嘉禾電影公司靠著程龍這個頂梁柱,打開了北美電影市場,去年的《紅番區》,在北美取得3000多萬美刀的票房,打破了華語影片的新紀錄。
《紅番區》的制片成本雖然高達1億港幣,但是光靠北美票房分成,就差不多能夠收回成本了。
在港島的5700萬港幣票房,都是凈賺的。
嘉禾電影公司光靠那一部《紅番區》,就賺翻了!
向十哥也想讓自己的永盛電影公司,走出港島,沖出亞洲,走向全世界,主要是殺進北美電影市場。
缺的就是一個破局的契機!
現在看來,趙山河有希望成為永盛電影公司破局的契機。
向十哥的魄力,比王三日大得多,得知趙山河有新的電影計劃,直接略過打電話的步驟,找到李麗真,請她直接帶著他們,一起過關去鵬城,登門拜訪。
這樣才能顯出向十哥的誠意。
趙山河對向十哥的到來,確實比較意外。
他們之間上一次合作,向十哥也表現得十分誠懇,如果趙山河不是知道他的背景身份,那一次見面的過程,絕不會把他和道上聯系起來。
趙山河倒不是怕他的道上背景,港島即將回歸,現在的所謂道上大佬,這幾年不是在想著洗白,就是提前移民。
向十哥開電影公司,就是為了洗白自己的背景,現在看來,洗得還比較成功。
永盛電影公司,是目前少有的幾個,和內地電影市場有直接聯系的港島電影公司,出品的《唐伯虎點秋香》、《逃學威龍》等影片,都曾在內地公映過。
原時空,向十哥的永盛電影公司(后來改名),在嘉禾電影公司、邵氏電影公司相繼停業轉手的情況下,一直堅持到了華國電影市場全面復興的時期,成為港島電影資本的代表。
說明內地相關部門,對向十哥的上岸后的表現,還是比較認可的。
就算繼續和永盛電影公司合作,趙山河也會保持好雙方的距離,把合作僅限在電影制作方面,不好牽扯其他。
所以,對向十哥主動登門,尋求合作的誠意,趙山河坦然接受。
經過協商,最終決定,趙山河以藍潔瑩的名義,在港島成立一個全新的電影公司,然后由這家新公司,與向十哥的永盛電影公司,合作制作趙山河的新電影。
新電影的制片成本,初步定為1000萬港幣。
藍潔瑩的電影公司,出資300萬港幣,在投資成本中占30%的份額。
永盛電影公司出資700萬港幣,占有剩下的70%份額。
藍潔瑩的電影公司,再與趙山河的鵬城電影工作室簽訂合作協議,以50萬港幣的編劇稿酬,200萬港幣的導演片酬,聘請趙山河擔當這部新電影的編劇、導演。
至于錢是不是真的給了趙山河,那是藍潔瑩和趙山河之間的事情,和永盛電影公司沒有關系。
趙山河開出的50萬港幣編劇稿酬,200萬港幣的導演片酬,是得到向十哥認可的價碼。
這樣的價碼,在港島電影圈,算是行業頂薪!
連王三日,輕易都拿不到這樣的薪酬。
初步協議達成,后續只等掛在藍潔瑩名下的電影公司成立,就可以簽訂正式的合同。
以向十哥在港島電影圈的人望、地位,不怕別人截胡,雖然正式合同尚未簽訂,但也不用擔心出現意外,沒有對這次的合作,下封口令。
于是很快,趙山河的新電影,將繼續與永盛電影公司合作的消息,便在港島傳開了。
得知這個消息,最后悔的是港島的電影投資人。
不只是向十哥,看好趙山河的新電影,港島的電影投資人,其實都在等著他的新電影立項呢。
趙山河第一部電影,投資150萬港幣,最終收益超過了3000萬港幣,收益率高達20倍。
當初只是看在劉振偉、汪家衛的面子,投100萬港幣的那位投資人,最后收到了稅前超過2000萬港幣的巨額回報。
被所有港島電影投資人大呼走了狗屎運。
所以,趙山河的第二個電影立項,制片成本比第一部電影多了10倍,仍然在極短的時間內,投資份額便被哄搶一空。
現在那部《致命身份》,雖然還沒有看到回頭錢,但是盈利已經是大概率的事情,只是收益率肯定沒有第一部《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那么高。
后面的《色即是空》,更是業內眾所周知,這部本來不太被看好的校園青春喜劇,成為永盛電影公司1995年最成功的一次投資。
給永盛電影公司賺回的利潤,比星爺的《百變星君》和柳德華的《烈火戰車》加起來還要多!
趙山河在港島電影投資人中的名氣,比在普通觀眾,乃至電影圈同行之中,還要大!
是這兩年,港島電影市場整體不景氣的大環境下,少有的幾個能夠維持一定投資回報率的導演。
而且,還和程龍那樣,已經打開國際市場,靠大投資、大場面,尋求高收益的高風險投資不同。
趙山河更善于以小博大。
算上新確定的這個項目,趙山河的前四部電影,制片成本最高也不過才1500萬港幣。
這樣的制片成本,在港島電影圈,勉強算是A級,但在A級投資中,算是最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