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她不可一世的態(tài)度和倔強,卻也知道這些需要我們擁有不輸人一等的底氣,然而底氣來自于我們的能力,能力越強,越可以擁有與人爭奪的底氣,可以為自己聲辯的底氣,季韻霖還年輕,她擁有犯錯的底氣。
在季韻霖長大到,足以與所有的不公,構(gòu)陷和謠言對抗的時候。葉隱志在她14歲這年,舉辦擂臺比試,將多年前定下的規(guī)則再次搬上擂臺。
其實這多年以來,他們一直不愿相信,這個小女孩可以比得過臨安的達(dá)官顯貴,比得過那些打小就有機會學(xué)習(xí)各種琴棋書畫,射箭騎馬的公子小姐。她只不過是,打小對舞刀弄劍感興趣就去找自己爹的好友拜師。
她的師傅為了幫她解決謠言和辱罵,親自負(fù)責(zé)教導(dǎo),舉辦擂臺。希望這個孩子知道身邊一直有人信她。
比賽分早中晚三場,早上比文史,中午比對詩,晚上比武術(shù),一天進行完畢,大家可各自找出城中,最厲害的三人上臺比試。望將來各位向季韻霖道歉。
時光流轉(zhuǎn),穿梭于大街小巷,來來往往的人群。
擂臺邊,迫切又期待,好笑又玩弄的人們,總齜牙咧嘴,丑陋成片;也有的嬉笑打鬧著跑遠(yuǎn),從來不在乎是否與自己有關(guān);還有的帶著些懊惱和自悔。畫面里嘔啞嘲哳,平仄雜亂,讓我分不清好壞善惡。
如果是你,你希望她的比賽勝利嗎!朋友。
臨安城遠(yuǎn)近聞名,曾一度想要拜入葉隱志門下的才女楚旬之,她自然是第一個在擂臺上下達(dá)挑戰(zhàn)書的人。
有些看不起武術(shù)世家的,踩上擂臺“呵!一個小將世家而已,能有什么出息,詩句又能有什么文采。”一甩鵝黃色的荷葉袖袍,本是儒雅萬分,可她說這話的樣子,反而顯得她額外笨拙,傻氣。
其實也挺可愛的,思想也還正些,她對于那些謠言是一點也不信的。不過是帶著些好奇心,被人選舉著上了臺,想的也不過是隨便比比,讓她贏了去,也就好了,可不曾想?yún)s在她的身上學(xué)到了不得了的東西。
因為要避嫌,他們的裁判并非葉隱志,而是為與葉隱志交好,在文學(xué)上德高望重的學(xué)者,總流連于各國的文學(xué)擂臺比試,是公認(rèn)的文學(xué)家。
很快,時間來到辰時,文人墨客,才學(xué)武將,平民百姓都渴望見一見這位總被謠傳的季家小姐。于是有人早早地等在擂臺下,緊張又期待的等著。
這場擂臺于季韻霖而言并非小事。
風(fēng)帶來久遠(yuǎn)的消息,欲走過人間的季節(jié)。自此迎接她來臨。
青衫窄袖著襦裙,外披云杉廣袖衣,表情淡淡的,冷冷的,但眼睛里卻還殘留著半分清明,也許在期待這世間僅存的善意。那份清明里似乎還有一股子倔強和固執(zhí),企圖贏得人們的尊重。一步,兩步......三步......一點一點,走上屬于她的擂臺,對學(xué)者道:“開始吧!”好像不太在乎輸贏。
楚旬之被她這種冷靜,沉著的態(tài)度嚇了一跳,然后又慢慢靜下來,準(zhǔn)備認(rèn)真對待這次擂臺比試。
文斗開始,共三場比試,一場一次,知道比出輸贏。比試一對對聯(lián)。
楚旬之看著臺下的人聲鼎沸,又轉(zhuǎn)而看著臺上空蕩蕩,于是對出上聯(lián):“臺上刀光劍影,你爭我奪,演人間百態(tài)。”
季韻霖她溫婉一笑,朗聲語:“臺下人潮暗涌,話長禮短,看世間無常。到我了,幾度上書,丹心難達(dá)天聽,終隱青山埋壯志。”
楚旬之自然知道她說的是誰,于是很快對出下聯(lián):“一朝肩負(fù),赤膽再行社稷,不負(fù)蒼生挽狂瀾。”
你們知道,他都幫著皇帝收付失地了,為什么皇帝從不召見,因為自他上書的那一刻起,被駁回很多遍之后,他早就對朝廷失望了,于是與將軍約定,不要在皇帝面前提起他。
皇帝雖然聽說,卻從未提起過。
第一場平局,比試二詩詞。請根據(jù)時間一詞寫一首詩,準(zhǔn)備筆,紙桌子,巳時交卷。上香。“一起開始吧!”
兩方焦灼的提筆,誰都不服誰,時間在指縫間溜走,臺下的人漸漸離去,都想要早些回去制作午飯,人基本少了大半,香快要燃燒殆盡,剩下些文人墨客喜愛擺弄書畫文字的他們?nèi)匀黄诖苴A,誰讓他們這般喜愛攪弄風(fēng)云,真是臭蟲,沒有意思。
香燃盡了,隨著一聲鑼響,他們停下手中的毛筆,幾乎同時,道:“請過目。”
觀看比試的人群亂糟糟嘩啦啦一聲走近觀看,企圖看清她們寫得詩篇,擂臺那般遠(yuǎn),走近也未必看的清楚。
我倒覺得這么些觀看的人,閑的沒事,去看倆小姑娘比試,呵,又不是他們自己兒女,不過嘛,還是有人在自己位置上從未動過的,許是覺得沒什么意思,還有些人光是看,也就只看得到大人們的背部,半點畫面看不見。
擂臺上,學(xué)者不知該先拿誰的詩,于是先走到離自己最近的人那里,拿起古詩,又來到另一位那邊,拿起詩。把它們夾在擂臺木板上,當(dāng)做展示,請臺下的文人學(xué)士上臺投票。
木板臺子上,楚旬之“”。季韻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