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傅英就是一個沽名釣譽的偽君子!
書名: 劇透未來,朱元璋拜我為大明國師作者名: 鹿小公子本章字數: 2153字更新時間: 2023-10-10 12:00:00
就在這個時候,吏部尚書劉仲質身后一位長臉中年人站了出來,直接沖著傅英質問道:
“傅英小賊,如果沒有聽錯的話,你剛才可是要為殘暴的元庭鳴不平嗎?”
文武百官:!!!
圍觀老百姓:!!!
在場的人,沒有想到文武百官之中,會有官員思考事情的角度竟然如此清奇,但同時很多人也在內心默默的再次開始為傅英擔心。
因為如果說剛才傅英謀逆,更多就只是單純的從他所書寫的奏疏《治安疏》角度來說。
可現在傅英剛才當著所有人的面,公然說現在的大明跟過去的殘暴元庭沒有區別。
按照這位官員的說法,傅英還真的有在為大元朝鳴不平的意思!
如果這個罪責被坐實的話,那么傅英就沒有任何生還的可能性!
因為這可是妥妥實實的謀逆之罪!
傅英則是抬頭若有所思的盯著這位官員!
在旁人眼中,現在的傅英,因為這名官員的問話,直接殺掉。
但是傅英自己卻非常清楚,他現在激動的要死。
眼前這名官員,簡直就是他的救命恩人啊。
本來他正在竭盡全力的求死,但是無論如何咒罵朱元璋,這位洪武帝就是不殺他。
可現在經過這位官員的罪責加持之后,他直接就從疑似謀逆變成了坐實謀逆。
不說其他,單單一個為大元朝廷鳴不平的罪責,就可以直接讓他傅英死個十遍八遍的。
等到自己證道成帝,一定要好好的獎賞一下這名官員!
太子朱標則是看清楚此名官員之后,頻頻皺眉。
因為這個人不是旁人,正是他兒子朱允炆的老師,也是他朱標非常器重的東宮伴讀黃子澄!
黃子澄,詩文委有造詣,且才思敏捷。
在少年時期,就被十里八鄉贊譽為神童。
后來被大儒宋濂舉薦,來到京師。
本來按照他的才學,參加科舉隨便中狀元。
無奈的是,洪武三年詔開科舉,但所取舉人進士被朱元璋認定少實才。
隨后這位洪武帝就一意孤行的宣布停罷科舉。
誰能想到,科舉一停達十年之久。
很多像黃子澄這樣的少年天才,除非能夠得到朝廷大臣的舉薦,否則報國無門,泯然眾人。
這種報國無門的氣氛經過十年的醞釀,已經馬上就快要爆發。
眼看著大明的讀書人,馬上就要有不舉之心的時候,太子朱標聯合李善長,懇求朱元璋重開科舉!
朱元璋也是沒有任何猶豫,同意了重開科舉的諫言。
但是已經三十多歲的黃子澄,自認為已經不需要通過科舉來證明自己,所以就沒有參加科舉。
很多人都在說,如果今年科舉,這位大儒參加的話,那么狀元郎就一定不會是傅英這個小家伙。
關于傅英的《治安疏》,朝廷很多文人官員,雖然嘴上說是大逆不道的奏疏,但內心卻非常贊賞。
但是在黃子澄眼里,傅英的奏疏卻只是沽名釣譽之作,傅英本人更只是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之流!
本來他作為東宮伴讀,可以不用參與今天公審傅英。
但架不住秦王朱樉的邀約,加上他自己本人內心也是非常也想當面拆穿傅英這個偽君子的面孔。
所以最終還是選擇來參加這次公審。
對于秦王朱樉來說,他深知大明朝堂那些文武百官的實力。
面對傅英的《治安疏》,肯定說不出什么道道出來,所以他就專門自己單獨找了黃子澄這樣的賢才,以防萬一。
沒想到還真的現在就立馬排上了用場!
看到黃子澄出列,太子朱標是疑惑,但是秦王朱樉卻是喜上眉梢,嘴角不自覺的上揚起來。
吏部尚書劉仲質還是太老了,根本不是傅英這樣的年輕人的對手。
現在換做從小才思敏捷的黃子澄,那就肯定不一樣。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果然黃子澄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就足以讓傅英殞命!
城樓之下的傅英,這個時候也被郭鶴城給科普了一下,現在發聲質問自己的人到底是誰!
黃子澄!
傅英也是若有所思的再次認真打量起來,這位在未來影響大明國運的重量級大佬。
沒想到這么快,就能夠看到這些在漫長的歲月歷史長河當中,還能留下自己名字的傳說中的傳奇存在。
如果沒有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三人輔佐朱允炆的話,或許大明的國運又是另外一番場景。
但是歷史永遠都是客觀而又無情的,沒有那么多假如。
如果說最開始吏部尚書劉仲質,只是單純的遵循著朱元璋的意愿,來審問他。
那么現在黃子澄出場,就直接是血雨腥風,真刀真槍想要他的命!
不說其他,單單這上來就給他扣上了一個要為大元朝鳴不平的謀逆大罪,可以說是相當厲害。
只不過這種在外人看起來的智慧,在傅英眼里面卻就只是小聰明。
黃子澄或許真的才思敏捷,但是他真的沒有治國之能,也就只有這種小聰明,才能讓人見識他的厲害之處吧。
當然現在傅英對于黃子澄非常感激,因為這位大儒的出手,讓他死掉的概率大大增加了。
但是如果只是這種程度的話還不夠。
通過剛才自己辱罵朱元璋,但是卻沒有被立刻問斬,就可以知道,洪武帝根本就沒有傳說當中的那么喜歡砍人頭。
所以自己還需要繼續添把火才成,傅英片刻之間已經想好了接下來的對策!
傅英面對黃子澄的發難,并沒有立刻回應,而是只微微的搖了搖頭,然后忽然哈哈大聲笑了起來。
面對忽然大笑起來的傅英,朱元璋的臉色則是沒有任何變化。
反倒是文武百官當中很多官員,則是默默的搖了搖頭,認為這小子,可能面對黃子澄的質問,一時之間沒有辦法反駁,就想用大笑掩飾過去。
圍觀的眾多老百姓,則是覺得傅英的言論多少有點不太正常。
結果就在這個時候,傅英忽然收聲,然后盯著黃子澄,一字一句的同樣呵斥道:
“身為大明官員,卻只想給我這樣上疏鳴冤的人扣帽子,爾等所作所為,跟昔日元庭奸臣又有何區別?”
“你們簡直就是一幫白讀圣賢書的蠢貨!”
黃子澄:!!!
文武百官:!!!
圍觀百姓:!!!
秦王朱樉聽到傅英忽然如此呵斥黃子澄也是若有所思。
此子必須要除掉!
否則將來一定會成為自己登基路上最大的絆腳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