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治世之臣,亂世之臣,救世之臣!(求追讀~~~)
- 劇透未來,朱元璋拜我為大明國師
- 鹿小公子
- 2249字
- 2023-10-04 00:10:00
今天晚上,當秦王決意來到天牢的時候,就已經有了斬殺傅英的必要決心。
當然傅英如果知曉這位秦王殿下的真正用意,那一定會給他點贊,甚至可能在證道成帝之后,還會反手獎勵一下這位為富不仁,殘忍不堪的秦王殿下!
傅英面對秦王朱樉的詢問,只是微微抬頭,皺了皺眉頭。
因為他從來沒有見過朱樉,所以抬頭看了一眼,不認識的人,就再次低頭,閉目冥想!
朱樉沒想到,傅英這個將死之人,竟然還敢如此有膽量無視他。
就在這個時候,秦王身后的一位奴仆就惡狠狠的恐嚇道:
“大膽傅英,見到秦王殿下,還不下跪?”
“想死嗎?”
秦王?
就是那個傳說當中殘忍無道,在自己寢宮之中,瘋狂屠戮奴仆,魚肉百姓,惡貫滿盈的秦王?
在后世的記載當中,這位秦王的口碑,可以說是朱元璋所有兒子當中最不好的一位!
只是這位藩王,沒事跑到天牢干嘛?
傅英不想關心這些,也不想知道,面對惡奴的質問,只是幽幽的冷笑了一下。
老子都他娘的進天牢了,你還威脅我,找死?
你如果能現在能立馬弄死我,那我成為天帝之后,一定好好賞賜你。
如果不能,就不要在這里礙眼。
這就是傅英現在內心最真實的感受。
秦王看著冷笑的傅英,瞬間有些惱羞成怒,他覺得眼前這個傅英,太過于目中無人,太過于囂張。
在西安府,他可是萬人之上的存在,從來沒有人敢對他秦王如此態度。
所以秦王朱樉直接拎起旁邊護衛的佩刀,朝著傅英就砍了過來。
“給你臉了,真以為我不敢殺你!”
傅英沒想到竟然還有這等好事,瞬間整個眼神亮了起來。
但是現在傅英的神情,在秦王眼里面看起來,卻好像是畏懼的表現,不由得嘴角上揚起來。
結果秦王的刀并沒有真正的砍了下來,倒不是說這位秦王殿下真的不敢,而是旁邊另外一位身著黑衣黑袍的和尚出手阻止了他。
“殿下,不可!”
“如果你現在貿然殺死此子,那么明天文武百官審訊的就不是這個傅英,而是你了!”
“這次皇上召你回京,除了探望皇后病情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嚴查核實你在西安府的所作所為!”
秦王朱樉臉色變了幾變,最后長嘆一口氣,瞇眼幽幽道:
“道坤大師,多謝,但是我不怕父皇審訊!”
這位道坤大師,倒是再次雙手合十,低聲在秦王耳邊輕語了幾句,這位秦王殿下瞬間臉色變得凝重,然后直接就把佩刀扔到了一旁。
“多謝大師教誨!”
“如果沒有大師,朱樉恐怕又要釀成大錯。”
這位秦王是暴戾,但卻不傻。
朱元璋的眾多兒子當中,就沒有一個是傻子。
傅英則若有所思的盯著這位名為道坤的和尚。
后世的史料記載當中,關于和尚的記錄最多的就是幫助燕王朱棣,拿下天下的黑衣宰相道衍和尚。
但是現在看起來這個道坤和尚,好像也不是什么善類啊。
傅英腦海中瞬間浮現出,當初朱元璋在皇覺寺,為每個藩王匹配了一位大師的事情。
為了給馬皇后祈福,朱元璋要求每一位藩王,都要親自去皇覺寺燒香拜佛,并且還要帶走一位高僧,每天在自己的府邸和屬地,給馬皇后祈福。
本來這件事情,在所有人看來,就是單純的洪武帝,想要自己的這些兒子們,不要忘本。
畢竟當初他朱元璋為了生計,不光是當過乞丐,還當過和尚。
這些和尚都是得道高僧,在兒子身邊,也能夠耳濡目染的對他們進行一些佛法引導和教育,成為仁人之藩王。
當然,這些所謂的得到高僧,在此之前也都跟朱元璋接觸過,甚至可以說被暗中考察過人品和性格。
通過考驗之后,才會被派遣到各個藩王身邊。
朱元璋除了讓這些和尚陪伴藩王們吃齋念佛之外,還有一個命令,那就是對于藩王們的不舉之行,要實時進行匯報。
說白了,這幫得道高僧,也算是朱元璋安插在自己各個兒子身邊的奸細。
如果自己的兒子們能夠在自己的屬地,安分守己,那么這些得道高僧就只用做高僧應該做的事情就行。
但是如果這些藩王有異常舉動的話,那么這些高僧就可以配合朱元璋一舉拿下。
當然,朱元璋千算萬算,沒算到這些得到高僧里面,竟然會出現一個叛徒:道衍和尚。
更為關鍵的是,這個道衍和尚不求名,不求利,只是單純的想要證明的才華。
只不過道衍和尚的棋局,是以大明天下為棋盤而已。
自古以來,讀書人的夢想無非就是功成名就,成為輔佐民君的國之棟梁!
當然這些國之棟梁,也分為三類人!
第一類,就是最常見的治世之臣,這種人幾乎在每個朝代都有,他們掌握著圣人之言,君子之道,能夠很好的協助皇帝處理國事政務,運氣好的話,還能夠幫助明君開創盛世。
在華夏漫長的歲月歷史長河當中,作為治世之臣代表的就有開創開元盛世的救時宰相姚崇,四大賢相之一的宋璟!
說實話,這種讀書人并不少見,屬于建設者!
第二類則是亂世之臣,這種人并不能嚴格意義上定位奸臣或者亂臣!
因為這些人掌握著權謀手段,陰謀詭計,甚至非常精通厚黑學。
跟治世之臣不一樣的是,這種亂世之臣,往往能夠在社會摸爬滾打多年,經歷許多苦難,對于人性的黑楠有著更為清楚的認知。
說白了,這類人,不管是放到朝堂,還是民間,都能夠一番大作為!
只不過這類人能力很大,但卻往往只顧著自己,不會考慮天下,往往能夠將一個大好的朝代斷送掉!
這亂世之臣的代表,當屬三國的曹操,大唐的安祿山,這樣的人不多見,屬于破壞者!
第三類人則是屬于救世之臣,算是稀有品種,往往百年才會出現一個。
救世之臣不光是兼有治世之臣之能,更擁有著亂世之臣的精通人性之能。
這類人既學習孔孟圣人之道,又會學習權謀詭計。
往往這類人在治理天下的時候,能夠靈活運用各種手段來治理。
換句話來說,就是只要能夠治理天下,他們就無所不用其極,甚至會用上一些見不得光的手段!
這樣的人,往往能夠用自己的能力去延續一個衰敗的朝代國運。
這其中的代表人物,當屬于謙于少保,張居正等。
這樣的人,非常少見,屬于維護者!
偏偏這個道衍和尚,既不是治世之臣,也不是救世之臣,而是像曹孟德一樣的亂世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