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心
- 二五雜記
- 黎諾燃
- 889字
- 2023-09-20 09:14:40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這句話的重點其實是在:疑人不用,然后才是用人不疑。古人的智慧,很有意思。還有很多類似的古訓,它的重點順序大家都要用邏輯去推一遍。
為什么重點在疑人不用?讓你疑惑的人不需要考驗,而要用到的人則需要你考驗他,確定信的過,用的時候才能做到“不移”,沒錯,是不移。
尤其是對于生性多疑的人,你徹底掌握對方一些品性,在事情發生信任危機的時候可以拿出“大腦”去推敲,不輕易被周邊的人事物左右,有自己的一套判斷。
電視上總上演男主角被女二蒙騙,上去就指責女主,冤枉女主,這種劇情常見。
對于這種情況有時候男主角不一定是真被女二“蒙騙”,他只是本就對當事人有所不滿,想把一些個人情緒借機宣泄罷了。
以上所述這些大家要從前文中“筷子不只是一雙筷子”的角度,去多加剖析理解,舉一反三。
在人類最開始的時候,吃穿用都很簡單,簡單到只遮重點部位的時候,大體“民風淳樸”,解放初期也有“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當今社會有電信詐騙,拐賣的,緬甸,各式各樣。
愈演愈烈的一切,是因為人的“心”逐漸被掩殺,只被欲望操作和支配肉體。
我相信人們在剛開始做一些違背良知的事情時,心底有個聲音會不停地呼喚他,不要這樣做,欲望的魔鬼則會告訴他,為什么不這樣做?做了就可以得到更多更多的利益,心魔不停的驅使他,一步步走向深淵。
心靈最開始是純白的。
給一個嬰幼兒鈔票,他抓了就往嘴里塞,那個時候大腦還沒有懂得金錢這個東西。你給一個成年人鈔票,他要更多,越多越好。因為“大腦”已經辨識到錢權名利各種“欲望”。一些現實利益觀念已經都儲存進了大腦。
現在人們普遍常被欲望支配肉體,心的聲音越來越小。
心即是良知,除卻良知,還有日常生活中的人與人之間的摩擦。要不要寬容?
不要讓欲望的魔鬼將你銬上枷鎖。
事物都存在對立面,一個人的生存之道要學會“中庸”,并不是非黑即白,兩極化。
什么時候應該拔出理性的利刃,什么時候使用感性的手帕,需要大家細細品味。
因為我們要生存。我不鼓勵完全感性,也不支持完全理性。
“中庸”才是我們活著的最佳方式,彈性,合適的時機做出相對應合適的舉動。
太極圖形狀是一個圓,由一黑一白,還有“陽中有陰,陰中有陽”而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