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自序
- 長衫旗袍里的“民國范兒”
- 王凱
- 873字
- 2023-09-15 17:41:20
常常感念那個叫“民國”的時代。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我們與它有著太多的關聯。我們的祖輩甚至父輩就曾生活在那個年代,那些長衫旗袍的身影里就有我們熟稔的親人——家里藏有一張老照片,身著淡雅旗袍的年輕女性是姥姥,而年近八旬的老母親當時還是一個蹣跚學步的小姑娘,依偎在姥姥身旁。這幅溫馨的畫面是我對民國最初的啟蒙。
這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多元化的一個時代,在“三千年未有之變局”的余音里,中西、新舊的各種文化、思想、理念、現象如潮水般涌來,滌蕩著人們的內心與外在,也造就了性情多元的民國先賢。這種多元的文化就是陳丹青所說的“民國范兒”吧?
對“民國范兒”的理解見仁見智,或曰風情,或曰風尚,或曰趣味。但不管如何,都有一個不變的內核,那就是獨立和自由,也就是陳寅恪所云的“獨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而這恰恰就是“民國范兒”的魅力之所在。
正是基于這樣一種價值取向,民國先輩們才能在那樣一個烽火不絕的亂世里,活得如此純粹,率真,干凈,從容。當然,這份恬淡和寧靜今天看來似乎已成為一種久遠的情懷了。
有則典故,大家一定熟悉。
國學大師劉文典潛心研究莊子,出版了十卷本的《莊子補正》,陳寅恪為之作序,推崇備至。有人問起劉氏治莊子的得失,他的回答也自成一體:“《莊子》我是不懂的嘍,也沒有人懂。”言外之意不言自明。
但讓劉文典名揚天下的還不是他的學問和自傲,而是他主持安徽大學校務時與蔣中正的那場著名對罵。安大當時發生學潮,蔣極為不滿,怒責劉文典:“爾事前不能制止,事后縱任學生胡作非為,是安徽教育界之大恥。”劉當面頂撞:“你是總司令,就應該帶好你的兵。我是大學校長,學校的事由我來管?!弊詈髢扇怂餍耘淖来罅R,一個說“你是學閥”,一個回“你是軍閥”,周圍的人瞠目結舌。
故事有多種版本,情節大同小異。其實這些都不重要,關鍵是如此的人物,如此的事情,如此的風骨,今后還會再現嗎?
在一個陽光和煦的午后,讀了這樣一段文字:“他們像傳說一樣過去了。每一個都是奪目的,都是慘傷的。這是一種宿命,誰也無法藏匿或逃避。他們像瑰麗卻肅殺的秋景,攪碎了人生如夢的愁腸?!蔽淖质钦略r和的,也道出了我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