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事:給年青一代的就業解惑書
- 何帆
- 13字
- 2023-09-19 17:01:28
第一章 “好工作”神話的破滅
三個故事
我有個朋友,少年得志,才華橫溢。他在一家大型房地產企業里做高管,得領導賞識,被同事敬佩。當然,大家也有點怕他,公司里開會的時候,只有他最直言不諱,是?人高手。房地產行業要轉型,公司想發展別的業務,給他也派了個活兒,讓他去搞現代農業。聰明人干什么都像模像樣,他很快就成了一位農業專家。我花園里種菜,要施什么肥,生了什么蟲子,打什么農藥,問他準沒錯。但是,他肩膀上的擔子也越來越重。新業務要招新員工,要管這些人。他一個自稱“社恐”的人,最不愿意面對面跟人打交道。但是做農業,就要跟農民打交道。哈,你要是跟農民打過交道,就會知道這比跟員工打交道難多了。
有一天,我去辦公室找他,恰好碰上他在開線上會議。只見他眉頭緊鎖,臉色陰沉,神情疲憊。那一刻,我真心心疼他:這工作真的不好干啊!工作就像一根鞭子,抽著我們朝前走,哪怕你才華出眾,一樣身不由己。內卷,內卷,已經卷到我這么清高自傲的朋友了。
工作之外的他,是另一個樣子。他最喜歡的消遣是釣魚,見到一個朋友,就要推薦人家釣魚。我說我喜歡跑步,不喜歡釣魚。他說,你可以跟我一起去,我釣魚,你繞著水庫跑。甩下魚鉤,點著一根煙,望著平靜的水面,幸福地發呆,這樣他才能找回難得的放松和愉快。周末,他會帶兩個寶貝女兒爬山。在去之前,他還要自己先去踩點,走一趟,找到最佳路線。我也見過他教我兒子射箭,耐心和藹,滿臉笑容。
一個才華出眾的人,能把工作做得有聲有色,但為什么真正讓他感到快樂的,卻不是工作呢?
***
我有個學生,是我在一所外地的高校指導的研究生,天資不算很高,但很聽話用功。跟著我讀碩士研究生期間,每門功課成績都很好。她剛讀研就有了自己的目標:進一家國有商業銀行工作。那幾乎是當時所有學經濟的學生的夢想。她有個很大的劣勢就是學校的競爭力不強。雖然那所高校是重點大學,但畢竟不在北京,不像北京的高校近水樓臺,更何況北京的名校影響力更大。她有個很大的優勢就是導師的名氣大,在金融界的朋友多??飚厴I的時候,她來找我幫忙在北京找個實習機會。恰好,我知道一家大型銀行在招實習生。她很快就去這家銀行實習了。實習的時候,為了拿到留下的名額,她玩命地干活,小心翼翼地看領導的臉色,沒日沒夜地加班,甚至把一同實習的博士研究生的活兒都接過來做了。到了畢業招聘的時候,她很自然地被這家銀行錄用了。人家要她的理由很簡單:這姑娘,我們用得太順手了。
剛進銀行,她就被派去基層鍛煉。她去了外地一家支行的營業所,每天干得最多的事情就是服務來領退休金的老人。有時候,動作稍微慢一些,老人就講難聽的話。她很困惑:我上了這么多年學,就是要干這個嗎?基層鍛煉結束,她回到北京總行,在機關里上班,變得更迷茫了。每天都很忙,每天都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她迷失在一座巨大而幽暗的迷宮里,當年的理想一點點破滅。她從一個很有上進心的姑娘,變成了混日子的人。那個時候,還沒有“躺平”這個詞。但我的這位學生,就是“躺平”的先驅。英國作家王爾德說過,人生有兩種不幸,一種是求之不得,一種是求而得之。王爾德說的后半句,就是她這種情況嗎?
一份萬眾羨慕的工作,為什么沒能給從業者帶來成就感?為什么使她感受不到人生的意義?
***
我采訪過一個青年,他出生在山東農村,一路坎坷。上學的時候,家里沒人管,他一度迷戀上電子游戲,高考的時候成績不好,只上了個二本學校。到了快畢業的時候,他開始慌了。他知道,如果再不讀書,就沒希望了??纯瓷磉?,他能夠看到的出路只有兩條:考研和考公務員。這兩個他都試了,他先是考進北京的一所高校,讀了碩士研究生,畢業之后又考公務員,進了北京市某局。同事都對他很好,京城的公務員,聽起來也是份很有面子的工作,但是,這份工作太清貧了,很難養家糊口。想來想去,他辭職了。
命運有時候就是這么捉弄人。他去的第一家公司是e租寶。2015年7月,他入職這家公司,當年12月,這家公司就東窗事發,24名高管集體入獄,被罰款19億元。朋友打趣:你剛入職就“搞黃”了一家公司。他去的第二家公司是華夏幸福。剛入職,正是房地產繁花似錦、烈火烹油的時候。招人、加班,人人摩拳擦掌,都想大干一場。好景不長,很快,華夏幸福的資金鏈就出了問題。他所在的項目被砍掉了,所在的部門也開始裁員,他是部門里第三個被裁的。所以有時決定命運的不是你努不努力,而是你所在的公司錢夠不夠多。
華夏幸福曾給他開出超過50萬元的年薪。這么高的年薪,會讓他產生一種錯覺,以為自己已經拿到了中產階層的準入證。其實,個體依然無力而脆弱,就像一根迎風飄蕩的蘆葦稈。又失業了,怎么辦?只能繼續找工作。他向幾十家公司投了簡歷,但找工作越來越難。他對收入的預期高了,但互聯網企業卻不景氣了,能開出的薪資也沒有以前高了。
我曾問過他:“你想過退路嗎?”
他說:“我哪里有什么退路。要是錢用完了,人就全崩了。”
我又問:“那你有沒有給自己定一個時間,比如說多長時間之內一定要找到下一份工作?”
他說:“最多一個月?!?/p>
他的求職經歷就是一個使勁兒撲騰的過程。我仿佛看到他在風浪里奮力游泳。黑暗的夜里,遠處的岸邊點點燈火,他想朝著燈火游過去。不時會有浪頭撲過來把他向后推,他把頭低下去,又用力抬起。讓視線永遠高過翻騰的巨浪,這是他唯一獲勝的希望。
一個樸實勤勉的年輕人,想找一份穩定而體面的工作,為什么就這么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