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山寨取個名字,涂青元是真的有些犯難了。
取個什么名字呢?
現場的村民都很期待。
看著周圍的村民,涂青元不斷開動大腦,但是卻好半天也沒有一個好主意。
突然——
涂青元淡淡一笑:“咱們這里有大小兩座山,不如就取名為寨山可好?”說著,他一臉期待的看著眾人,然后補充說道:“咱們所在的地方就叫大寨山,前面的矮山就叫小寨山。”
大寨山,小寨山。
涂青元也覺得這個名字,有些拉胯。
沒辦法,他是真的不會取名字。
這臨時抱佛腳,他實在想不出該取個什么名字。
經過一番思索后,他想到了他前世所在的家鄉,就叫大寨山村,來這里一個多月,村民們一直管他叫大寨主。
大寨主,大寨山。
“大寨山,最大的山寨......”宋明狄想了想,微微點頭說道:“這個名字好,咱們這里以后就叫大寨山。”
“大寨山!”
“大寨山!”
有了宋明狄的支持,其他村民很快認可了這個山寨的名字。
其實對于山寨的村民,他們并不在意山寨的名字。
他們更在意的其實是,他們上了山寨,他們的日子能夠越過越好,只要小日子過得好,其他的還重要嗎?
不重要。
......
“鄉親們!”
涂青元接著又說道:“經過一個月的努力,咱們十家人,現在都有了自己的房子......”說著,他停頓了一下,然后說道:“但這還不夠。”
經過一個月的努力,除涂青元之外,其他九戶人家,都蓋好了自己的農家小院。
這其實與宋明狄他們最初的想法是有些出入的。
按照原計劃,他們這是要上山落草,也就是上山當山賊。
可是現在。
他們并不是山賊,只是換了一個地方生活而已。
“休息兩日。”
涂青元當眾宣布說道:“兩日后,所有的男人下山,我們得開墾一些土地出來,只有開墾出來土地,種上了糧食,以后我們的日子,也才能越過越好。”
只是涂青元的話還未說完,一個中年婦人卻站出來說道:“大寨主,開荒種地,俺們這些女人也能幫忙。”
“對,沒錯。”
“俺們也一起下山開荒。”
現在山寨有近三十人口,小孩五六個,老人四五個,真正的壯勞力,其實并不多,算上涂青元,一共也就十五個人。
“蔡大嫂。”
涂青元看向那中年婦人,笑著道:“山下開荒,交給爺們兒來......”說著,他看向周圍,笑著道:“剩下的女人們,就留在山上,咱們這山頂也有不少活兒。”
聞言,眾人頓住了。
這個叫蔡大嫂的女人,她便是宋明狄的媳婦。
蔡大嫂道:“大寨主讓俺們在山頂做什么?”
其他女人也有些好奇。
“蔡大嫂,諸位......”涂青元道:“山下的平地靠水,更適合開墾成為水田,主要用于種植水稻,以后有空了,還可以把小寨山也開墾出來。”
“咱們這山頂,面積也不小,咱們也應該將它們利用起來......”
涂青元平靜的說道:“這山上有幾處水塘,咱們可以將它們稍微擴大一些,馬上就是多雨的季節,等水塘擴大,多積攢一些雨水......”
“另外,我這里還有一些高產的糧食,暫時就先種在山上......”涂青元說著,從旁邊的塑料桶拿出一物,笑著說道:“雖說這周圍幾十里地,除了咱們,并無其他村寨。”
“但是!”
“咱們現在人口還是太少了,若是什么時候有人從下面經過,咱們種出來高產糧食,咱們可是守不住的。”
“土豆?”
張桂山認識涂青元手上這個東西,其實現場的村民們,也都認識這個東西,因為前些天,涂青元曾拿出來幾個,給大伙兒炒了一盆土豆絲。
“沒錯,就是土豆。”
涂青元笑著說道:“這土豆產量極高,只是我這里土豆的數量并不多,全部加起來,也只有四五十斤,估計先種上兩季,然后咱們就可以大面積種植。”
說著,他又從桶里拿出一個紅薯,還有一把玉米種子。
這土豆、紅薯、玉米都是高產糧食,若非涂青元此番穿越而來,這哥仨現在好像還在南美洲。
“蔡大嫂。”
涂青元看向蔡大嫂,道:“兩日后,你找幾個人,跟著我一起,咱們在山上開墾一塊地,先在山上種一些土地、紅薯、和玉米......”說著,他笑了笑:“最多一年后,咱們就能大量種植土豆、紅薯、還有玉米。”
“到時候,咱們大寨山,就再也不用擔心糧食的問題。”
“這土豆紅薯......”蔡大嫂疑惑問道:“畝產能夠達到多少?能比水稻粟米產量還高?”
聞言,涂青元卻是笑了:“蔡大嫂,現在水稻、粟米畝產多少斤?”
“嗯.......”蔡大嫂想了想,道:“水稻的話,好田,雨水充足,畝產可達三百斤,粟米的畝產差不多二百四十斤。”
其他人也是微微點頭。
“哈哈!”
涂青元聞言,當即就笑了起來,對于古代糧食的產量,他多少有一些了解,畝產三百斤,這都屬于高產了,其實很多時候雖大這些主要糧食,畝產也就兩百斤上下,若是放在秦漢時期,畝產基本都是維持在一百五十斤左右。
看到涂青元大笑,所有人都對土豆、紅薯,還有玉米的產量有些好奇,因為涂青元說這仨都是高產糧食。
“這土豆與紅薯......”涂青元故意放緩了語氣,他笑著說道:“上好的田地,畝產可達兩千至三千斤。”
聞言,現場所有人都頓住了。
兩千至三千斤。
看著眾人的表情,涂青元并不覺得意外。
“咱們現在剛開始開荒......”涂青元笑著道:“剛開始種植的話,或許達不到那么高的產量,但是畝產一千斤以上,我覺得是沒什么問題的。”
“畝產一千斤?”
宋明狄也是很驚訝:“大寨主,您是說,這土豆和紅薯的產量,能夠達到畝產一千斤以上?”
“沒錯。”
涂青元回答得很肯定:“等以后田地成熟,畝產三五千斤也是有可能的。”
涂青元沒有撒謊,在后世土豆紅薯的產量本來就很高,別說畝產三五千斤,有些實驗田的產量更是能夠達到八九千斤。
但是在場的大寨山村民,卻全部露出了驚疑的神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