鯤鵬起飛的過程中,強大的氣流將地面吹的干干凈凈,地勤人員早已離開百米之遠,但仍然能夠感受到鯤鵬排開空氣所帶來的強烈風壓。好在,鯤鵬的風壓不是高溫,不會灼燒皮膚。
眼見著,鯤鵬越升越高,它的整體外型也完全展示出來了。
鯤鵬整體看起來像一個大A字梭型結構,外表通體黑色,表面涂有全影身涂層。在一般正常航行的情況下,鯤鵬會將自己的電磁信號故意釋放出去,讓別人能觀察到自己,好進行航空避讓。如果在特殊情況下,鯤鵬完全無法被任何雷達收索到。
當鯤鵬垂直飛行到一定的高度后,大A的兩翼延長伸出,尾翼也緩慢伸出,矢量風機改變方向,讓鯤鵬向前運動。兩翼此時承載大部分升力。
鯤鵬的設計最高時速是1800公里。但是考慮到某些不可控的因素,目前運行速度限制在1000公里的時速。這個速度也已經很恐怖了。
由于鯤鵬巨大,升空數千米后,依然能夠清晰的看到。有些愛好拍攝的人偶然間發現了天上有個大家伙,趕緊拿出手機或攝像機就是一頓亂拍,然后發布到網上,題目就是高清拍攝到UFO,另外附上圖片和視頻為證。
很快網絡上出現了不止一例UFO目擊者,都是有圖有視頻。
網絡因為出現了大批量的UFO的圖片和視頻,炸鍋了,這可是真人真事了。
“這圖片看起來像真的了,你看它多漂亮,完全不像地球上的東西。全身漆黑,流線型,身上也沒有任何代號?!?
“我也覺得,如果造假的話,不可能有這么多IP地址同時造假,這得多少人協同作假呀!”
“但是,為什么看它的動力好像不是那么先進呢?你們看,它好像還用到了低級的噴風口,還有機翼和尾翼?!?
“也是哦,這明顯是空氣動力學的設計,說明它的動力并不先進,不是那種反重力場作為動力?!?
“對,我也覺得,但是這個家伙到底是什么呢?難道國家又開發了新航空器了嗎?”
“嗯,非常有可能,難道你們不知道,思源集團嗎?半年前國家宣布,思源大學核聚變研發團隊,徹底攻克可控核聚變技術,并進行了為期一年的穩態發電實驗。你們想那么有難度的科研都攻克了,這種新武器應該不是問題?!?
“對,我也覺得,思源大學以及背后的思源集團就是變態,太厲害了。以前我們國家的關鍵科技總是落后半拍,現在呢簡直是開著飛機再往前跑了,而其他國家還在地上跑吉普,有的甚至雙腿運動?!?
“我真想去思源集團上班,可惜我還在上高中,還有兩年才畢業,等大學畢業都六年了,不知道思源集團發展到什么地步了?!?
“你想多了,好好讀書吧,爭取考個好大學,說不定有機會呢?”
……
一場本來由UFO產生的討論,居然被人給帶偏了,談論起了思源集團,好巧不巧的是這種帶偏還真是歪打正著。此刻鯤鵬已經跨越數千里的路程來到思源集團航空平臺的上空,緩緩降落。
思源集團慕名而來的人員超過了兩萬,而思源集團附近的普通百姓聽到消息也趕過來觀看這龐大的鯤鵬。
當然,對于官方人員,不管對方知不知道這個消息,都被思源集團的對外人員鄭重的通知到位了。這是一種禮節,大家一起來見證某些大事件本身就是榮耀。
所以,現場就出現了一個小圈子,這個圈子由國家高層,地方官員,甚至軍方人員組成的便衣團體。陪同人員就有陳曉峰和他的妻子王思源還他手中抱著的孩子。
當然設計和裝配鯤鵬的項目總長和幾個關鍵項目長也在這個小圈子里,他們主要講解一些技術上的問題。還有思源集團對外工作人員負責相關的陪同工作。
現場熱鬧非凡,堪比載人航天發射成功。而且這里圍觀的人群比起航天更加密集。工作人員只負責攔住150米范圍的距離,反正都是沒毒沒危害的氣浪,無所謂。
這時高層領導像負責鯤鵬的項目總長問話了,“這架鯤鵬,總造假成本多大?”
“不超過兩個億華幣?!?
“這么便宜,你不會報錯了吧?”領導震驚的說。
“沒算錯,這里大部分材料都是思源旗下子公司,回收的廢金屬材料加工制成的新材料。按照總噸位來算的話用材并不多,主要費用還是在加工上面?!?
“原來如此,但是這樣一個大家伙怎么看都有點不可思議。聽說上面的能源全是靠核聚變發電?”
“對,上面安裝了兩臺800MW核聚變發電機,本來600MW就夠用了,考慮到一些余量問題就將功率提高了30%”
“如果是普通飛機,這么大家伙得燒多少航空燃油呀!不過現在油價被你們公司的技術壓的夠嗆了。兩桶油每天都在申訴,想要轉型,但是我們也沒有好的辦法解決這個問題。要不你們公司幫幫忙,弄個科研項目出來,好讓他們消停一下,不然我們可難受了?!鳖I導開玩笑的對著陳曉峰說道。
“電力能源代替石油和其他化學能源是大勢所趨,我們公司也沒有太多合適的技術提供給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升級充電速度,讓充電快一點,這樣可以應用在所有的加油站?!?
“你說的是充電樁項目吧!他們也這么想過了,也做了,但比起賣石油,明顯賺錢沒那么多。所以很多地方工資都快發不出去了?!?
“那就沒辦法了,現在還有很多燃油車沒被淘汰,將來所有的車都實現了電動化,他們又怎么辦?時代在變化,技術也在進步,不會讓每個人享受到好處的同時,還允許他止步不前。
兩桶油,遲早要經歷改變,他們的盤子大,網點多,本來是一件優勢如今卻成了一種劣勢。其實這些點完全可以利用起來,做好其他的服務不比賣油賺單一的錢少?!?
“嗯,沒錯,有些事還是得靠自己來想辦法,不然總靠別人,什么時候是個頭。”領導很認同的說。
這時候,鯤鵬已經完全著陸了,因為這架鯤鵬是貨運機,上面只坐了一百多個返程的工程師。當工程師們順著升降臺,一邊下降一邊揮手向圍觀的群眾示意時。
現場一片歡呼聲,久久不能平息。
這時,軍方代表忍不住了,拉著陳曉峰說,“能不能給我們軍方生產十架鯤鵬,先付款再生產都行。但是要求用材料更加扎實點,你們民用的500噸的空載,軍方就要求700噸空載,價格是同型號的三倍?!?
“可是,我們公司自己才生產這么一架,還沒一年以上的驗證期呢?”陳曉峰無語的說。
“驗證什么呀,你們公司生產的東西需要驗證嗎?都是做給別人看的,你以為我不知道?!避姺酱砣撕芰私獾恼f到。
“這不是我們公司一家生產的,是幾家公司聯合生產的?!?
“那就簽聯合合同,你們公司牽頭就行,兩年能不能造出來十架?”
“這個我不太清楚,問負責項目的工程師吧!合同也要跟他們簽,他們答應了簽就簽,不答應我也沒辦法?!标悤苑逯苯铀κ终乒?,本來他也是甩手掌柜。
……
最后在軍方代表的軟磨硬泡下,鯤鵬的項目總長被迫簽了合同。因為材料加厚,設計要從新做一遍,所以項目總長故意報高了價10億一架,十架就是100億,先打款再生產。
可是對方想都沒想就答應了,項目總長郁悶的要死。因為這個合同在這,他估計又要盯在鯤鵬上面了。
之前他計劃鯤鵬結束后,要參與太空飛船的研發,這會也泡湯了。
還是陳曉峰不斷地安慰他,說太空飛船只不過是一個過度的飛船,將來正真的終點是星際飛船,那種能在星河系來回穿梭的飛船。
聽到這話,那個工程師才沒那么沮喪,還說將來的星際飛船一定要有他的參與。陳曉峰當然是滿頭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