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的軟件之戰平息的差不多了,國內的工業產生雖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損失,但最終解決了問題。
整個過程中,思源集團貢獻巨大,且不求回報。本來思源集團是要適當的收取一些費用的。
不過這個思源這個公司管理太亂了,根本不知道如何進行軟件定價。最后走了一條自愿形式的付款模式。思源集團可是低估了國人的熱情,最后收到了超額的軟件費用。這些費用平均算下來,比起國外某些軟件還要高了。
于是,思源集團果斷停止自愿付款通道,并且將已經付的款一一退回,以示公平。
這件事,被廣大民眾知曉后,得出一個經典的評論,“果然是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思源集團確實能力大,它多年一路走下來,從沒有讓人失望過。
很多人質疑,思源集團到底多有錢?沒人知道,外界不知道,思源內部員工不知道,那些項目長也從不關心,陳曉峰也不知道,就算稍微管點事的王思源也不知道。
而且,思源集團不上市不融資,也不去核算公司資產,因為沒必要。這一點是在陳曉峰創辦公司的時候就留下來的習慣。
他當時有段經典的話,是這么說的:“我創辦思源環保公司,目的不是為了賺很多錢,而是為了環保事業。如果環保事業成功了,那我們就發展新科技來維持環保事業。如果這個目標也達到了呢,就更進一步,去發展更高的科技,讓人類進入太空,探索宇宙,進入星際時代。
在這個過程中,你們的工資待遇,絕對不能少,你們成家的房子公司自己建,不比外面的房子差。所以你們在思源工作不會有太多經濟上的煩惱。但是,公司也有一個原則,就是不能對外負債,這點很重要。”
所以到目前為止,除了前期開創公司那半年公司短期負債后,其他時間都沒有債務問題。而且公司總的賬戶也是非常良好的。那些合作公司,也從來沒有拖欠過利潤分成。哪怕偶爾有也很快補上了。
但要說思源公司現金儲備很多那也不一定。畢竟每個月開工資都是十個億左右,并且其他費用也不小。
思源集團最大的財產不是那些設備和地皮或者建筑,而是數萬高智商員工。因為作為科技研發公司,人是真正的生產力。
說起思源集團這些員工,也真是比較奇葩的了。
怎么形容呢?就人口規模和收入水平來說吧!他們絕對算得上高收入人群了,但是在思源集團附近做生意的人就知道,這群人有多難打交道了。
這個不是說思源集團的員工不好說話,而是這些人對待商品的品質,要求極高。比如說小吃,不能有亂七八糟的添加劑,如果加了,還欺騙說沒加。如果被他們拿到實驗室化驗出來了,接下來就沒有一個人再去買了。
再比如,農產品不能打農藥。因為這群人,就只吃那些無公害的農產品,而且是檢查合格以后才買,這一點公司食堂做的很好。
當然他們這么要求也不是沒好處,附近能堅持下來的商店都是信得過的,至少不定期檢查都合格了。而這些商販的獎勵也是豐厚的,這里商品的平均價格比起其他地方高很多,自然也就賺不少錢。
幾年下來,思源集團附近形成了一個高品質的商業氛圍,且漸漸的往周邊擴散。相信用不了多久,這種純粹的高質量生活模式會改變許多人的生活,這是一件好事。
由于國外那些大公司的聯合行動徹底失敗,他們認為自己這一方,已經沒有任何辦法來阻止思源集團的發展以及華國各行各業的超越發展了。
于是這些公司背后的國家決定徹底躺平,宣布完全開放市場,不但將本國的商品市場開放,還將本國各種拿手技術進行商業打包售賣。當然,除了軍工技術。
他們的目的很簡單,既然華國已經在各方面做的更好了,那些以前的好技術藏著掖著也沒意思了。說不定還能用這些技術在全世界交換其他國家的好技術,用來提升本國整體水平。
這個思路確實沒毛病,要想發展就得互利互惠。不可能只有你得利,還不想他人變好。
他們這些國家的改變對整個世界,帶來了一場不小的震動。過去那些發展中小國,想要發展本國的工業,可是比登天還難,一沒技術二沒人才,三沒設備。
現在這些國家,只要有錢就能買到這些設備和技術,如果愿意出錢,人才也一并幫你培養了。
于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工業技術大擴散,就這么開始了。這場技術擴散持續時間非常久,直到那些有想法實現工業化的國家,完成以后才結束。
這波全球工業發展運動,給那些對外輸出技術的國家帶了不少經濟動力。雖然只是一些中低端的工業技術輸出,但也實現了變現功能,不然的話只能鎖在柜子里發霉變質不值一分錢。
一開始他們還以為,自己這邊對外技術輸出后,華國和思源集團會出手競爭搶市場。
但結果很扎心,華國這邊在進行技術升級。而這次技術升級就圍繞一個核心,訂單化生產以及高標準出品。
大部分人都知道,工業化生產最怕產能過剩。但市場總是動態的,于是提前生產就成了必須。有時候效果良好,有時候又庫存太多而成問題。
現在思源集團開發出了一套生產管理平臺,非常高效??梢赃\用到所有與工業生產相關的行業。為了配合這套生產管理系統,必須對現有的生產技術進行升級。費用視公司規模和利潤而定,總之不會太高。
這些公司一聽有這好東西,趕緊向思源集團下訂單。于是,一場規模浩大的技術升級在華國開始了。許多國外的工業生產企業也跑過來下訂單,思源集團照接不誤。
如今這些國家沒有了對抗之心,思源集團之前就沒當一回事,現在更不會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