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寂靜無聲,皎白的月光透過窗簾映在地面上,隱隱透出車水馬龍的變幻……
黑暗的臥室還有一道光配合著月亮——就是熬夜的我了。捧著手機毫無頭緒,只好點開什么看什么。忽然刷到一個以“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為題的ai短文。心田里的那份池塘卻有了蕩漾……
“時間一去不復返”。是啊。“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時間過去了,可真是過去了。即使是發覺了時間腳印的朱自清也只能在《背影》中留下對老去父親的留戀與感慨。如今的我們都十分清楚的知道“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可稚嫩的我們真的有被啟發的,或者踐行的,很少很少。
困意涌上心頭。我關上手機屏幕,雙手合上疲倦的雙眼:熬夜的淚痕顯得如此晶瑩,直到手背上冰涼的觸感,我才發覺疲倦的眼已經分泌淚液來緩解疲勞。眼淚摸著有些干了,它是什么時候被分泌的已經記不清了……搖著沉甸甸的腦袋,輾轉在枕頭邊上,心里的那份不平越發強烈…
我有些失眠了,是焦慮所致。我感到迷茫、彷徨,可我不能在彷徨中度過一生??!那先雕刻一下過去吧。
小學時,功課與作業格外的少,加以稚嫩我“宅”的心理,離校時間都是同手機度過的。隨著我越發沉浸其中,我對時間的感知就覺得越發模糊。“玩到整點就收手”……“哎呀怎么72的電量,玩到70就關掉…”一個個所謂“極小的附加”,逐漸充占了我的時間,回過神來。已經不知道浪費了多久了。
整日傲游在信息太空中,迷茫無盡甚至在一直擴展的世界令我不得自拔。信息世界的確很美,不可否認,它幾乎承包了稚嫩的我所有的娛樂??墒?,不,我娛樂的代價是什么?
再捧起發黃的手機殼,點開照舊的圖標。心里卻再也沒了從前的激情,我竟第一次在信息世界里迷茫了。我控制住了向下滑動的手,刪掉了陪伴我不知多久的app,終于露出了輕松的笑?,F在,我終于要開始找尋我逝去的時間,雕刻好我的過去了。
摘下發黃的殼,再從相冊里翻出往日潔白的它,對比是那樣鮮明。點開手機信息,看到開機時間,我竟驚住了……在這小小的屏幕上,記載了我太多的時間,我仔細的看了每一張截圖的日期、時間,分出了無數個我熬過的夜,找到了我在游戲中遇到的趣友。雖然已經逝去,但我仍在信息之中找到了一絲蛛絲馬跡…
我把所有日期排列起來,自2023年來每一天的使用記錄都呈現在眼前,我覺得滑稽無比。對比他人在生活中,人生經歷中找尋時間。我真的顯得太“稚嫩”了。
“稚嫩”又代表什么,稚嫩沒關系,因為時間會帶我沖破它。正因稚嫩,我才能在網絡上歡娛,才能尋到時間痕跡,才能雕刻過去。我的“稚嫩”,是網絡賦予的,是這個時代獨一無二的,是時代,是今天,是當今青年的標志。
是的,即使回到24.3.23深夜,重啟“23.10.3”的舊文,“稚嫩”也能助我找尋時間,就在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