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 三國:我謀士單挑呂布,很正常吧
- 吾乃咸魚王
- 2025字
- 2023-09-07 08:32:00
曹操看他說的如此自信臉龐,不由得露出幾分好奇之色。
“你是如何勸說臧霸的?之前我也派人前去勸降,可是對方都置之不理。”
趙寧臉上露出一抹笑容來。
“一開始這些黃巾軍覺得能夠擊敗主公,所以士氣如虹擊敗了鮑信將軍。”
“可是在主公面前接連大敗,一時之間被困于此,進退不得。”
“除了投降他們沒別的辦法,只不過擔心主公會秋后算賬。”
“所以我想問一問曹公,心中有何打算?”
曹操一聽捋著自己的胡須,卻問了另外一個問題。
“對了,還沒有請教先生的表字。”
趙寧的臉上有些尷尬。
自己作為一個穿越人,前主人也只是一個平民百姓,哪里有什么表字。
于是他就實話實說。
“尚且沒有!”
曹操的臉上更是露出幾分驚奇。
“那師承何人?”
“沒有師傅!”
如果是換成袁紹在這里,肯定就不會再往下多問。
沒出身,沒名師,沒來歷。
這種三無人員在他看來跟廢物沒什么兩樣,當武將倒還是湊合。
可是曹操并不這么看。
雖然說從目前的表現來看,趙寧的確不懂兵法,對于陣前廝殺也并不了解。
但對于大勢的把握的確精準。
三言兩語之間就能夠勸說臧霸前來,何談這份本事可不是誰都有的。
如果一開始曹操只是出于籠絡的目的將趙寧留在身邊。
現在他已經開始重視趙寧的作用了。
于是他想了一下說道。
“先生雖然無師承,但胸中自有錦繡,既然這樣不如我就為你取個字,如何?”
“那就有勞曹公了。”
“雖出身寒門但眼光獨到,將來定是國之良臣,不如你的字就叫良臣如何?”
“多謝曹公賜字。”
對于趙寧來說多個名字,也就是那樣,可有可無罷了。
而荀彧和戲志才則是對望一眼。
這取表字在這年頭可不是隨便取的。
一般都是家中長輩或者師長在成年之后,取表字以表達對此人的期望之感。
曹操為他取字良臣,那就意味著他希望趙寧成為自己的帳下肱骨。
這就讓人有些意外了。
雖然說趙寧的表現的確讓人感覺有些驚訝,可是還不至于到這種地步。
一行人返回大仗之后,曹操一落座,笑瞇瞇的看了趙寧一眼。
“既然你有辦法說服臧霸,那對于如何勸降他們也應該有想法吧。”
趙寧微微點了點頭,毫不猶豫的說道。
“其一就是屯田,如今天下大亂,百姓逃難,天地荒蕪。”
“這黃巾軍有百萬之眾,把這些人撒出去,就能夠把這些田地重新開墾出來。”
“另外一條就是優中選優,從這些人里面篩選出來那些青壯另編一軍。”
“擇一名大將統帶,如此一來這些人就會成為主公的立身之本。”
戲志才輕輕皺了一下眉頭,反駁道。
“這些黃巾軍到處燒殺搶掠,軍紀敗壞,若是如此的話,恐怕難以掌控。”
等他話音落下之后,趙寧便直接開口說道。
“想要讓這些人聽話,就要給足夠多的好處,曹公可以頒布命令。”
“但凡愿意為主公效力之人,可以多分田地!”
“另外就是籠絡黃巾軍那些頭目,讓他們的位置不變,同時也明正軍法。”
“只要主攻以身作則,他們作為投降之人,也必然不敢亂來。”
荀彧聽完之后,輕輕點頭,開口贊嘆道。
“這些人也是活不下去才憤而造反,若是能夠多分田地,必定能夠讓他們安心生產。”
“利用軍功來獎勵這些人,倒是一個好法子,反而能夠激勵這些人奮勇殺敵。”
而曹操這時候則是提出來的一個問題。
“可是這些黃巾軍數目如此巨大,長久下去始終會鬧出亂子來。”
“將他們安置拉到各地去也不妥當,集中安置又會出問題,這又要如何解決?”
這時候趙寧淡然一笑。
“世兵制,每隔一段時間便從這些黃巾軍之中挑選出來青壯讓其從軍。”
“并且可以頒布命令,他們這些人除了從軍之外只能務農。”
“而且一旦成為軍戶,就可以父傳子,子傳孫世代無窮盡。”
“如此以來他們想要鬧事,沒有這些,青壯也難以成功,隱患也可以一并消除。”
曹操一聽當下便鼓掌笑道。
“良臣這法子好,甚合我心。”
當然合你的心意了。
趙寧心中對此那是充滿信心。
因為這世兵制就是曹操搞出來的。
目的還是想要盡可能的將黃巾軍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畢竟這些人提刀造反的事情干慣了,把他們跟普通百姓混合安置肯定不妥當。
既然如此,那就干脆直接把他們當做軍人給管起來。
如此一來是一舉兩得的局面。
既能夠保證生產,又能有穩定的兵源。
只要把這個問題解決了,兗州就是囊中之物。
如今面臨大爭之世,也有資格進行爭霸天下了。
幾個人又商談一番將世兵制的事情完全敲定。
曹操看著趙寧是越看越喜歡。
等到眾人散去,單單把他給留了下來。
“良臣真是沒有想到你出身貧寒,卻有如此,這等見識!這當真是難得。”
“如今這天下動蕩,烽煙處處,眼看著亂世已經到來。”
“以你之見,如何做才能將這亂世終結還天下一個太平景象。”
這個問題有點大,趙寧略微想了一下。
“董卓如今挾持天子,到了長安,可以他之能未必能夠長久。”
“那呂布乃是三姓家奴,見利忘義,只要有人從中挑撥這兩人之間必定失和。”
“可是現在的天子沒有什么威嚴,天下的諸侯已經開始各行其事。”
“所以主公在這個時候應該先穩定兗州,然后再圖徐州以待將來。”
曹操聽完之后輕輕點了點頭,表示認可。
“良臣說的及是,可是有傳聞說,孫堅自洛陽宮中得到傳國玉璽。”
“如今這玉璽聽說又到了袁術的手中!”
趙寧一聽就明白過來,曹操的打算,于是便直接說道。
“主公沒有聽過匹夫無罪懷璧其罪這句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