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曾也是理想主義者
- 三國:我謀士單挑呂布,很正常吧
- 吾乃咸魚王
- 2016字
- 2023-09-14 08:32:00
一旁的荀彧聽到這話以后大有深意的看了趙寧一眼。
大家都是明白人,此話一出立場分明。
雖然說的都是同樣一件事情,目的也是一致。
可是其中表達出來的意思則是完全相反。
荀彧更傾向于維持大漢的框架。
而趙寧則是完全有一種蔑視皇權的意思。
曹操聽完之后,對于趙寧的說法更感興趣,笑著說道。
“自明說的不錯,既然如此,那爾等便隨我一起前去迎駕。”
出許昌之后一行人,晝夜兼程前往洛陽。
作為東漢的國都,趙寧還是第一次來。
可是一進入洛陽地界,他的眉頭就是一皺。
他們走了一路能夠見到的人可以說是寥寥無幾。
更夸張的就是在路邊居然能夠看到人的尸骸,肉都已經沒有了,只剩下白森森的骨骸。
這白天看起來視覺沖擊力雖然強,但還不至于讓人恐懼!
可是到了晚上。
趙寧終于體會到為什么古代人都信這世上有神了。
這年頭沒有什么光污染。
晚上那叫一個一片漆黑,你就是把手里面的火把點的再旺。
能夠照亮的也就是周深的那一小片。
再遠的地方你根本就看不到。
可是在這時候。
他能夠清清楚楚的看見在漆黑的夜色之中,一個個綠瑩瑩的光芒東游西蕩。
趙寧當然清楚,這就是磷火。
可問題是知道和見到在有的時候不是一回事。
讓人有一種后背發涼,好像有人站在你背后的那種感覺。
解了手之后,他趕緊轉身想要趕回帳篷。
沒想到背后居然真站了一個人,把他嚇了一跳,差點把手里面的火把給扔了。
這時候背后的人開口說道。
“自明,不用驚慌是我。”
原來是荀彧。
趙寧長出了一口氣,開口問道。
“真是好巧!”
他以為荀彧也是出來解決個人生理問題的。
沒成想,荀彧則是說道。
“我是專門來找自明的。”
“文若兄找我有什么事?”
荀彧略微思索片刻,然后才開口說道。
“自明胸中有錦繡,而且眼光獨到,可是在我看來,自明好像對當今朝廷有些怨對!”
原來是問這個問題。
趙寧也猜到了他為什么這么說!
畢竟身為這個年代的既得利益者,又是高級知識分子。
他們所得的一切都是有賴于大漢的統治。
這人心都是肉長的。
自從漢武帝霸主百家獨尊儒術以后。
儒家的思想也終于顯現出來獨特之處。
那就是通過不斷的強調,讓人心中生出對朝廷的認同感和依賴感。
并且把此作為讀書人的人生追求目標之一。
荀彧就是這方面的典型人物。
以他的聰明才智自然看得出來天下將亂。
而曹操的性格雖然說讓一般人看起來有些太過于特立獨行。
可是荀彧的眼光很毒。
他看得出來,只有曹操這樣的人才能夠在亂世之中有所作為。
所以他希望結束亂世,更希望通過自己的輔佐,讓曹操成為霍光伊尹那樣的人物。
為漢朝中興付出自己的努力!
可是今天趙寧所說的一番話,讓他意識到,他們二人將來恐怕會彼此對立。
所以荀彧才抱著試一試的態度來找到自己。
只是他并不知道。
趙寧自己不光是對當今這個朝代有怨對,他是對古代都有這樣的想法。
因為這跟他想象之中的完全不一樣。
什么穿越了之后就能夠左擁右抱,從此過上逍遙人生那是騙鬼的。
就以他為例。
雖然說有系統的幫忙,可是出身寒微,想要出頭那是千難萬難。
如果不是因為了解歷史,知道曹操這個人唯才是舉。
所以才能夠走到今天這個位置。
如果他要是投靠袁紹,絕對是跟郭嘉一個待遇,當做一個普通門客養著就是。
江東孫氏雖然沒有崛起,但是也不用想。
連名門出身但因相貌丑陋,而遭到孫權厭棄的龐統就是明證。
可以說現在這年頭的掌權者。
已經有了慣性思維。
像曹操這般敢于打破牢籠,另辟蹊徑的人鳳毛麟角。
至于現在還在公孫瓚帳下效力的劉皇叔,那更不用說。
除了自己的幾個兄弟,還有一些武將是提拔與行伍之間。
剩下那些人無不是出自于大族。
就算是諸葛武侯也是一樣。
他所看重的人多是世家出身。
這倒并不是說他們這么做有什么錯,因為這些人心中都有大漢。
所以他們以大漢的制度為基礎,進行地方上的治理。
可是這樣一來,對于趙寧這些人那就不友善了。
于是趙寧便直接說道。
“文若兄,你當知道像我這般出身的人,若不是遇到曹公。”
“這一輩子恐怕就只能在這亂世之中漂泊流浪,難以安身。”
“大漢到了現如今四百余年,攀附于其上的世家貴族何其多也?”
“就是因為他們的層層盤剝,才鬧出來了黃巾之亂!”
荀彧則是開口反駁道。
“那是因為奸臣當道,國法難行,只要有人能夠站出來匡扶朝政。”
“這天下自然可以太平下來。”
這話讓趙寧有些感慨。
荀彧是一個聰明人,看人非常準,并且能力卓絕。
可是同時他也是一個理想主義者。
這一點其實并不矛盾。
這說明他是一個非常有想法的人,不會人云亦云。
但是這也就注定了,他對于自己的想法非常的堅持,絕對不會改變。
所以趙寧就直接放棄了說服對方的想法,直抒胸臆。
“那敢問文若兄,如果是真有人能夠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那么天下那些世家大族,難道就會因此而收斂自己的行為嗎?”
荀彧很是自信的一點頭。
“經此一亂,人人都知國之動亂根源所在,查缺補遺之下,大漢依然可以實現中興。”
趙寧嗤笑一聲,毫不留情面的說道。
“那不過就是糊裱匠罷了,這些世家大族侵占了多少良田,他們會乖乖拿出來嗎?”
“如果不拿出來,那怎么才能夠讓天下百姓有田可種,有衣可穿?”
“到了那時候,想要讓大漢延續下去,就需要再打一場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