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寫在前面

本項研究跨越了8個年頭,起點在2010年年底,沒有列入國家或地方的研究基金項目。那年中國人民大學撥給新聞學院一筆可觀的985經費,計劃持續3年,以支持學科的技術設備更新,但要求約四分之一的經費同時用于配套的業務研究。于是,學院向全體教師征集研究選題。我提出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成為被接受的十項子課題之一。這一子課題包括兩項內容:一項是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名詞逐一做小型考證研究,大約600個詞目;另一項是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經典文獻逐一做較為深入的考證研究,當時列出了85篇文獻。

對馬新觀經典文獻的考證研究論文平均每篇一萬多字,作者需要一定的研究積淀,因而組織這方面作者、修改論文都需要花費很大精力;加之2012年中國人民大學提供的經費在持續了一年多后中止,這項深度研究的工作不得不于2014年中斷。

我組織的第一篇考證論文,是在2011年第7期《國際新聞界》發表的,隨后《國際新聞界》開辟考證研究的專欄,又接連發表了15篇。另外,《當代傳播》2012年發表1篇,《新聞與傳播研究》2013年開辟考證研究專欄,共發表4篇論文。最后發表的一篇是在《國際新聞界》2014年第2期。至此,總共發表了21篇馬新觀的考證研究論文。

2016年3月我退休了。這年8月,這項工作獲得了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與廣東省委宣傳部共建經費的支持,學院動員教師和研究生參與經典文獻考證文章的認領與寫作工作,建立了專門的“馬新觀考證研究小組”微信群,兩年里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師生完成了4篇考證論文。與此同時,華東師范大學的路鵬程副教授主動與我聯系,告知我他完成了一篇新的考證論文;我組織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情報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王晶又寫了一篇。

由于認領依從作者的興趣和意愿,我無法按照經典文獻的重要程度或代表性強行分配選題,因而造成某些方面的經典文獻認領比較集中,某些方面則沒有一篇代表作被認領。考慮到考證研究要盡可能涵蓋代表作,我在工作很忙的情形下補充做了一篇。本文集共收入27篇考證研究論文,其中包括新寫的7篇。現在本文集涉及的文獻包括馬克思和恩格斯合寫的2篇、馬克思的9篇、恩格斯的8篇、列寧的5篇、倍倍爾的1篇,以及無法確定作者的歷史文獻2篇。

這本文集的作者共28位,分布于8所大學和1個研究院。這項工作鍛煉了一批高校新聞傳播院系的年輕教師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方面的研究能力。除了我(3篇,其中2篇分別與人大外國語學院馮雪珺、陜西師范大學張勇鋒合作),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參加寫作的老師有8位(另有5位學生參與其中):陳絢(2篇)、劉宏宇(2篇)、王亦高、張輝鋒(與逄麗、謝麗莎合作)、張金璽(與陳一點合作)、陳繼靜、楊保軍(與陳碩合作)、楊鋼元(與李一帆合作)。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參加寫作的老師和同學有5位:李志敏、周述波、李文靜、譚璇璇和楊青。

其他單位的作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情報研究院王晶(3篇)、華東師范大學路鵬程(2篇)、陜西師范大學張建中、清華大學吳璟薇、山東師范大學錢婕、中山大學盧家銀、上海大學王雨瓊。

我們現在研究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看到的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論著都是中譯文,這對于深刻而直觀地理解他們的思想是一種無形的障礙。因而,本文集中的多數文章,將原著文字和中譯文進行了對比研究,厘清了一些由于翻譯而造成的誤讀。

研究馬克思主義新聞觀,需要掌握全面、扎實的學術資料,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新聞傳播史、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經典論著要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由于原定的85篇馬新觀經典文獻的考證只完成了27篇,也就是說只完成了研究計劃的近三分之一,所以,本文集還不能說全面展示了馬新觀經典文獻的整體面貌。希望以后能有人繼續我的事業,進一步組織批量作者逐一認真考證余下的文獻,以便全面展示馬新觀經典文獻的整體面貌。

這項工作得到了劉小燕、李志敏、夏琪等在編輯事務方面的配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人文分社副社長翟江虹給予了大力支持。

感謝所有為此書的出版費心盡力的老師、同學!感謝中國人民大學的前期經費支持和暨南大學的后期經費支持!

陳力丹

2018年7月16日初稿

2019年7月18日定稿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兰州市| 建宁县| 长宁区| 涞水县| 栾城县| 鲁甸县| 定远县| 贡嘎县| 云龙县| 南通市| 德江县| 泸西县| 庆云县| 白银市| 揭阳市| 时尚| 淄博市| 延安市| 承德县| 滁州市| 思茅市| 高雄县| 防城港市| 庆阳市| 将乐县| 兴安县| 天全县| 安西县| 延安市| 大足县| 常宁市| 和硕县| 阿拉尔市| 桦南县| 合阳县| 文昌市| 依兰县| 朝阳县| 社会| 虹口区| 鄂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