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許來遲的真正用途
- 我家女帝在夢里是狐耳娘
- 窗聞
- 2054字
- 2023-09-08 18:25:22
許來遲感覺到南韻抓住他的手臂,沒在意。他目不轉睛的看著右手邊墻壁上,友達培訓的宣傳單。
友達宣傳單上的內容,和幼兒早教的宣傳單一樣,是一段無聲視頻。
看完視頻,許來遲得出四個信息:
一,友達培訓面向的是所有沒有凝種、或凝種失敗的人群。
二,這方世界的修仙者被稱為靈武者。
三,友達培訓有一位靈武者教師,名為劉宏,三級俠士,登堂境,曾榮獲省武斗賽大學組前八強。
四,在友達學滿一年或連報一年,友達可以免費幫忙報名凝種,但報名費自付。
許來遲格外在意后三個信息。
“靈武者”這個稱呼,聽起來就不像是能長生的,可能形容的是一群能操控靈氣戰斗的武者。
“三級俠士”說明這個世界有一個管理靈武者的機制,俠士之名,應是為了引導靈武者向善。
“登堂境”表示的應是剛入門的意思,現在不知道登堂境是凝種之后的境界,還是成功凝種就是登堂境。不過友達培訓會特意點出劉宏的境界,想來登堂境不是第一個境界。
登堂境之前應有“凝種境”或其他名稱的境界。
“報名凝種”和“報名費自付”說明有專門供人凝種的地方,人們去報名要付費。
如此看來,許來遲剛才沒猜錯,這里的人們是通過某種設備凝種。
凝種設備十分珍稀,所以需要統一管理。
當然,也可能是官府有意控制靈武者數量和為了便于管理靈武者,才要收費,才要將所有人集中在一個地方,方便將成功凝種的靈武者登記在冊。
許來遲傾向于后者,他日后在大魏弄出凝種設備,也會這樣做。
不過現在說這些為時尚早,許來遲沒有急吼吼的滿世界找凝種之地,十分平靜的打開電梯門,繼續探查友達培訓。
南韻剛才見許來遲盯著會動壁畫,面露思索之色,很自覺的沒有打擾許來遲,安靜的待在一旁,搖著尾巴打量四周,看看另一副會動的壁畫,研究許來遲剛按過的墻壁。
現見許來遲結束思考,南韻立即出聲詢問。
“武安侯,那副會動的壁畫上是何內容?”
“類似于大魏商鋪的宣傳幌布,內容是招人學武,這里的武跟大魏有些不一樣。”
“有何區別?”
“不知,上面沒有詳說?!?
“樓下的宣傳幌布上是何內容?”
“招人學習樂器、繪畫?!?
說著,許來遲走進友達培訓,里面的裝潢和許來遲前世記憶里的跆拳道、散打培訓機構沒有區別,友達培訓機構里還沒有訓練器材,只有墻壁上貼著無聲視頻宣傳單。
內容是講友達培訓已成功讓多少人凝種,沒有有用的信息。
南韻搖著尾巴,問:“這些宣傳幌布為何會似有真人在內?”
“不知?!?
“我們若是能將這等神技帶回大魏……”
說到這,南韻忽然興奮起來。
對呀,莊周夢里如此多的奇異,她若是帶回大魏,不就能讓世人知道她是天命所歸,是真命天子。說不定,她還可以借此扳倒許來遲。
也在這時,南韻才意識到夢中許來遲的真正用途——
許來遲突然識得這里文字,知曉神奇之物,就是為了助她得到那些東西。
南韻開心的搖著三條雪白的狐尾,尾巴之間時而發出相撞的沉悶之聲。
許來遲見南韻這幅模樣,心里清楚南韻這是有了和他類似的想法。許來遲沒有在意,只要南韻不是愚不可及的蠢貨,遲早都會生出這樣的想法。
不過南韻就算有了和他同樣的想法也沒用,她不認識簡體字,她想要得到靈能科技,就必須依賴他。
這不,南韻搖著狐尾,說:“武安侯,我們若是能將這等神技帶回大魏,大魏必能富強,盡洗國恥?!?
許來遲趁勢道:“這個技藝雖然神奇,但無法讓大魏富強?!?
“我知道,我的意思是將這里所有神技帶回大魏,大魏必能富強?!?
“或許吧,但這些只能強魏一時,無法長久。”
“為何?”
許來遲反問道:“祖皇帝滅六國,一統天下,何等英勇。為何從景帝開始,大魏每況日下,神宗一朝只剩下半邊江山,六郡之地。至今大魏更是被吳國視為肥羊,被匈奴視為勾欄,被月氏視為后院。
但有外敵來犯,朝野內外,為何無一人敢有反抗之心,袞袞諸公都只想著求和,求和再求和?”
南韻尾巴停止搖擺,沉重的問道:“為何?”
“因為自景帝至今,大魏缺乏綜合混一的強大國力?!?
“何謂綜合混一的強大國力?”
“人口眾多,農工興旺,府庫充盈,甲兵強盛,民勇公戰?!?
許來遲看著南韻如水的眼眸,認真道:“有此五者,大魏才有望收服失地,一雪國恥。”
“而眼下大魏五無其一,地小民少,農工不振,府庫空空,甲兵老舊,民眾私斗成風,怯于公戰?!?
南韻不知大魏國情是否真如許來遲之言,但以大魏動不動就和親納貢之舉,想來許來遲說的是真的。
“那該如何?”
許來遲又反問:“大魏以孝仁治國,孝乃人之根本,暫且不談,僅以仁政,可強國乎?”
不可以嗎?
南韻從小接受的儒學教育,告訴她唯有仁政才可安國。
她想了想說:“諸位大臣常言,治國當仁政愛民。父皇也常說,為人君者,應勤政愛民,視民如子。唯有如此,才能讓天下安定,讓百姓都過上好日子?!?
“景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我大魏以仁治國,已有二百余年,何以大魏國力越來越弱,受盡屈辱?”
“武安侯之意,仁政愛民是錯的?”
“非也,水以載舟,亦能覆舟,百姓是國之根本,現在的問題是,何為仁?何為愛民?”
許來遲說:“以朝堂諸公的學識,他們能說出一籮筐的回答,但請公主細細想來,諸公們的言辭是否初聽悅耳動聽,實則空洞膚淺,于國于民沒有半點益處?”
南韻回憶著從小學習的四書五經,默然道:“那該如何?以武安侯的心學之論治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