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壺天之術
- 西游:再世天蓬
- 辰年杜康
- 2176字
- 2024-08-06 14:17:37
陸耳不禁大失所望,他本以為又可以學到一門厲害的手段,未曾想這居然是兄長所創的神術。
并非是神術有什么不好,這依然是一門極其厲害的秘法,但神術自有門檻,就是那虔誠信仰法主一關,就把陸耳拒之門外。
陸耳追求的是超脫,他的目標是成就金仙,甚至一窺大羅,自然不會走神道。
再說,陸耳自忖自家就算是兄長最親的兄弟,也不可能做兄長的虔信徒,自然斷了繼續學這門秘術的念頭。
陸耳看著關關,心道平日里只看出關關小娘對兄長的依戀,此時才知道她對兄長的赤誠之心,想來也正因她的這份赤誠,才能換來兄長對她如此寵溺。
至于信仰種子對關關以后道途的影響,陸耳是想都沒想,在他看來,除了他和兄長這般還算有些天資的修行者,世間絕大多數修士,能做個鬼仙,就已是繳天之幸了,如何能奢望天仙業位。
在陸耳看來,以關關小娘的資質,哪怕是修行圓通顯妙訣,此生能修成地仙,已是繳天之幸,如何還能期待更多?
說起來,卞莊前世天蓬曾是正經的大羅天仙,只不知這一世,如果他再證天仙業位,那他算是大羅天仙,還是太乙天仙?
當然,大羅天仙和太乙天仙只是代表出身不同,前者乃是大教嫡傳,謂之出身名門。
后者,乃是區別于大教傳人的說法,兩者并不能從字面分出神通高下,依然要看二者所學神通法術,并修為法寶。
當然,作為大教弟子,首先會在資源、人脈和功法傳承,這些方面占些優勢,也是無可厚非的。
卞莊看著面露失望之色的陸耳道:“賢弟何須失望,你我各自得了世間最頂級的傳承,只要按部就班,以你我的資質,天仙業位只是等閑,就是金仙道果,也觸手可及。“
“那些強大的神通秘技,有固然值得歡喜,若無也不當失望。”
卞莊話音一轉:“賢弟可有壺天之術的傳承,為兄一直想找一個可以儲物的法器或神通術數。”
陸耳聞言,略作思索道:“小弟這確實是有一門壺天之術的法術,只是這門法術的入門要求極高,至少也要成就仙道之后才能修習。”
卞莊大感興趣,他早該想到自己這位賢弟就是一個移動的藏經閣,以他的神通四處收集神通道術,不要太容易。
想也知道,就連菩提祖師這樣的大神通者,一時不察,也會讓自家賢弟偷聽到了功法傳承,更何況一般的道門傳承。
只是陸耳偷聽的越多,自然眼界也會隨之水漲船高,很多道術就算聽來也不會修習,只因他的時間精力有限,僅僅一門八九玄功就差不多要耗去他絕大多數的精力。
卞莊輕易從陸耳處得到了壺天之術,沒有儲物法寶,他每每出行時,都會覺得很是不便,畢竟能隨身攜帶的物品著實有限。
卞莊很是懷念他前世在天庭時的身家,那時他位高權重,要什么有什么,想要一個儲物法寶,直接派人去天工府討要就是,何須自己修行什么壺天之術。
至于,壺天之術的修行門檻,對他來說和騰云之術一樣,他可以輕松用天蓬元神和分身毫毛的法力跨過這個門檻。
卞莊收拾心情,回到王座落定,見馬流二元帥,崩巴二將軍,已帶領小輩猢猻在階下坐好,便開口講解金光咒的修行精要。
作為入門的基礎功法,金光咒相對要比較容易入門,階下坐著的這些小妖,大多都是整個花果山猴族的精英,并且有些吐納煉炁的基礎。
卞莊只要帶他們入門,接下來只需水磨工夫,拿出十倍百倍于鐵杵磨成針的毅力,來將這門功法修到精深處。
對于資質普通的人和妖來說,大毅力是他們修行中必不可少的品質,如若天賦不好,再沒有大毅力,這修行之路,不走也罷。
相比于三教法門,傳承自西方教的佛教功法,在修行上對大毅力者更為友好。佛門中就有很多轉世輪回,靠多世積累成就法身的功法。
相比于卞莊講解金光咒的輕松寫意,第一次公開講法的陸耳,多少有些局促。
不過,陸耳也很快調整好心態,在臺上自顧自講解圓通顯妙訣的精妙之處。
卞莊倒是在一旁聽得津津有味,聽到精妙之處還會搖頭晃腦,在心中加以應證,所獲頗多。
可是剩下的猢猻們,一反之前聽大王講解金光咒的聚精會神,皆是如同屁股下有釘子一般,搖頭擺尾,坐立不安。
顯然陸耳講述的內容對他們來說太過高深,仿佛十竅通了九竅,一竅不通。
陸耳在臺上見到這番場面,口中頓了頓,一時猶豫還要不要繼續。
卞莊適時鼓掌道:“很好,接著講,他們能聽懂多少就聽多少,能記住多少就記多少。”
“今日的只言片語,未必不能讓他們在未來有所領悟,還可以熬一熬他們的心猿。”
陸耳聽兄長言語,定了一下心神,遂不管臺下反應,繼續開講。
待這場公開講道結束,卞莊笑問陸耳:“如何,做一次大法師有何感觸?”
陸耳面色微囧道:“小弟慚愧,并不知從何處入手,才能做到如兄長一般深入淺出,發人深省。”
卞莊哈哈一笑:“今后講多了,就有經驗了,賢弟講的很好,下次從基礎講起就好。”
“今后為兄不在,賢弟也可為他們傳授武藝,一些金光咒的難題,怕也難不住賢弟,可以試試為他們解惑。”
陸耳松了口氣,一臉希冀道:“真希望兄長能早日回返花果山,當然,也祝兄長此去一切順遂,能如愿回歸師門。”
卞莊點頭收到兄弟的祝福,轉身對馬流二元帥,崩巴二將軍道:“四位長老,本王明日要外出一趟,歸期未定,但也不會太久。”
“本王離山期間,花果山一切如常,若遇外敵,一切行為以陸耳長老為準。”
聽到大王要離山,四位長老自然心生不舍,但大王既已做好安排,他們只能接受。還好大王解決了東海龍宮的麻煩,再有些麻煩,有陸耳長老坐鎮,想來也是無憂。
四位長老如此想著,同時躬身向卞莊行禮:“我等老朽預祝大王事事如意,我等在花果山恭候大王歸來。”
卞莊擺手道:“好了,送別的話既然已經說了,那明日早課之后就不用送了,屆時本王會帶關關長老直接離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