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對艾婷的好無以復加。關心她的一切,包容她的所有小脾氣。艾婷從父親那里沒有得到的寵愛,在李華這里都得到了。他們在云南旅行期間,李華帶著艾婷游山玩水。艾婷有高原反應走不了,李華就陪著她在屋里消磨時間。就像一切年輕情侶一樣,談著戀愛,說說笑笑,互訴衷腸。旅行期間,李華也沒有急著跟艾婷行云雨之情。直到旅行回來后,二人感情快速升溫,艾婷非常享受李華對他的愛,完全是沐浴在愛河的樣子,終于有一天,艾婷下定決心做李華的女人,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第一次給了李華。她知道邁出去的這一步對她意義有多大,但是她只想跟著感覺走,對自己說,不管后果如何都是自己做的決定,絕不后悔。
眼看著艾婷就要畢業了,在研究生開學前夕,她在家和李華繼續著地下戀。就這樣,在父母眼里本不該開始的戀情,被艾婷一路帶到了研究生學校,兩個人談起了異地戀。李華會趁假期來學校看艾婷,艾婷也會在沒課的時候回到李華那里。熱戀很美好,但是現實終究要面對。艾婷很擔心父母接受不了李華比她大這么多的現實。雖然李華高高瘦瘦,不是大腹便便的中年人形象,但是南方人偏黑的皮膚,加上臉上的褶皺,還是很有年齡感。艾婷還幻想李華保養一下可以顯得年輕一些,便要他敷臉,喝膠原蛋白美容液。李華都乖乖配合著。但是,這些作法無非是艾婷的一廂情愿,繳智商稅罷了。
一邊,李華帶著艾婷見了父母家人,去到了老家,到了他的母校。艾婷年輕有教養,還是高學歷,李華家人高興地合不攏嘴,熱情款待著艾婷。另一邊,艾婷的父母也漸漸知道了艾婷男友的存在。如果和這位男友走到一起,意味著艾婷又要重新回到曾經要離開的偏遠省份。好不容易離開了,他們可以揚眉吐氣,現在卻又被拖了后腿。他們自然怒不可遏。艾婷甚至都不敢告訴父母李華的真實年齡,只是含糊得說大很多。究竟大多少?艾婷不敢說大16,只是含糊得說大一輪。她害怕極了。
艾婷父母自然是一萬個不同意。可是,艾婷已經陷得很深,為時已晚。這個時候,父母越是反對,越是激起了艾婷的反抗。后來艾婷才知道,這叫做“羅密歐效應”。艾婷的父親在電話那頭,氣得罵罵咧咧,“你圖什么啊?你這么不聽話,斷絕父女關系好了!”艾婷之前怎么也沒有想到,為了這段戀情,她會哭得更多。但是不是因為愛情,是因為親情。跟她關系不怎么好的親戚,雖然不說什么,但是臉色異樣。跟她親近一點的親人,直接罵她,希望可以把她罵醒。
一個脆弱玻璃心的女孩,自然是受不了這些詰難。在長達兩年的和父母抗爭的時間里,艾婷哭過抑郁過,絕望的時候看著宿舍窗臺甚至想過一跳了之。那種來自世俗觀念,父母之命的龐大壓力,讓她難以招架。如果像初戀那個時候,她肯定沒有勇氣再堅持了。只是,這次不是劉堅,而是李華站在她身邊。艾婷很欣賞李華的一點,就是他是個很有主見又堅持自我的人,有堅強的意志力。也許是缺什么就想什么吧。也許是乖乖女的叛逆期“雖遲但到”。總之,艾婷繼續頂著壓力,和李華談著戀愛,從沒提過分手。她如此珍惜這段感情,也是由于她認為,初戀是劉堅愛的比她多,第二次是她愛得比黃二多,而這一次,她和李華是雙向奔赴,好像是在正確的時間遇到的正確的人。默默地,她在心里已經認定了李華。
兩年的研究生生活,上課,做導師的課題,寫文章,實習,異地戀,忙起來時間就過得飛快。接近畢業要找工作時,父母希望艾婷可以留在學校所在的城市,或者去姐姐所在的城市。無論如何都不希望艾婷回到那個讀本科時所在的欠發達城市。但是,艾婷終究沒有聽父母的話。在研究生學校所在的大城市隨便投了一份簡歷,沒有認真在那里找工作,結果可想而知。另一份簡歷投給了一家大公司在李華所在城市的分公司。一切都是命,半點不由人。就這樣,艾婷還是回到了當初那個“本科畢業就該離開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