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一次不歡而散的商談
- 三國:千古帝皇輔群雄
- 風丶帆
- 2053字
- 2023-09-23 12:48:45
徐庶仔細的看著劉璋的書信,看完之后,仍舊有些感覺不現實,劉璋為了他一個現在幾乎沒有什么名聲的人,竟然這般看重他,并且愿意給他都督從事這一職位。
徐庶一時間有些恍惚,他對劉璋確實有些好奇,不僅是他自己,哪怕是龐德公,都與他說過,學滿之后,先去益州看看,若是劉璋真有雄主之樣,在那里他也能實現自己的大志。
然而如今看了劉璋的書信,徐庶那顆心,感覺滿是溫暖與感動。
徐庶不禁問向自己:這便是被人信任的感覺嗎?
徐庶此時有些悟了,劉璋通過一些了解,就能這般信任他,可見是真的求賢若渴,通過種種事跡來看,劉璋也真有雄主之樣。
徐庶此時也是下定決心,劉璋如此屈尊,并且給予重要職位,求賢若渴的盼望著他,他不過是一寒門子弟,去了益州又何妨!
徐庶收起感慨,隨即整理好情緒,看向法正。
“信件在下已閱,還請孝直轉告主公,待庶處理好此間事宜,便啟程前往益州,報效主公!”
法正聽后,也很是高興,如今有了徐庶加入,以后也能多一個人一起出謀劃策了。
“好,以后與元直一同在主公帳下做事,可得多交流,彼此進步才是啊。”
徐庶也是笑著回應。
“哪里,庶初至益州,還望孝直多多指點才是,庶不過是初出茅廬,還有許多地方需要學習。”
兩人的一陣謙虛,很快就引得兩人都大笑起來,隨后,法正認真的看向徐庶。
“元直,主公言,元直家中有一老母,主公便與我說,若是元直愿去益州,一定得將元直之母帶上。
不能留下她一個老人家,孤苦受累才是,到了益州,我主說到時候將令母接入州牧府中,或是給元直在州牧府之旁,安置房舍,也能讓元直盡孝呢。
這點我主是很看重的,自從老益州逝去,我主即便繼任益州牧,仍舊懷念,前些時間,茶飯不思,最終也是我益州之臣眾,一同去往勸導主公,主公才振作起來。
元直切莫辜負了主公對你的信任啊!”
徐庶聽后,心中大為感動,眼中甚至泛起了淚花,徐庶他是真的沒有想到,劉璋不僅考慮到了他,還將他家中的老母,都考慮到了,就是為了讓他能夠更好的盡孝。
徐庶當即起身站了出來,對著益州方向,行大禮參拜。
“庶,感謝主公!主公對庶之信任,庶銘記心中,絕不敢相忘!
待庶向學院眾老告別,便帶著家中老母,來到主公身前,報效主公,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這時并沒有什么跪拜禮這些,都是作揖,只是根據行禮對象的地位,以及自己心中所想,幅度有所不同,最大的禮就是垂直彎腰拱手,武將則是多了一個單膝下跪。
這時信奉的是真的:男兒膝下有黃金,只可上跪天,下跪君、父、母、師、長。
而且即便是君,也就是天子,也不是見面就行跪禮的,只有特定時候才會。
法正在一旁看著,雖然對徐庶還不熟知,但通過剛才的了解,以及現在,法正心中也是有些敬佩徐庶的,這是一個真正的大才,而并非那些徒有其表之人,盡管他還沒有見到徐庶的本事。
而此時墻外,兩人都不知,正有一人在墻角,聽著他們的談話,到最后,滿是笑意的離開,這人,正是黃承彥。
隨后,法正又與徐庶見了學業堂的其他人,法正這才真正的被震驚了,震撼了。
即便后面法正走出學業堂,心中依舊感嘆著:荊州學業堂,果然傳言不虛,里面之人,盡皆大才。
第二日,法正便讓人拿著徐庶的親筆信,以及信物,前去接徐庶之母前往益州,而徐庶也是與他說好了,待他法正返回之時,就是徐庶一同前往益州之日。
法正也是不得不感嘆,徐庶當真是一個雷厲風行的人,確定之后,行事果斷,絲毫不拖泥帶水。
而法正也是來到劉表的州牧府當中。
法正第一天與劉表的交談,可是極為不順利,因為劉表認為他又派了五萬大軍過去,他還沒有敗,后面還在集結大軍。
而益州想要談,就必須把武陵交給荊州,就這一個條件,法正就與荊州的這些人吵了半天,最后不歡而散。
而徐庶與黃承彥在聽聞之后,也是來到法正這里,徐庶想要幫忙,卻是被法正阻止了。
“元直你如今乃學業堂學生,這學業堂又是劉表所創,你雖未在荊州任職,但也不可在此時幫益州對付荊州,不然與你名聲有損。
待你入了益州,主公授職之后,便可行事了,現在莫急。”
法正的這番話,可以說黃承彥極為滿意,心中更是贊嘆著法正,也贊嘆著劉璋會用人。
徐庶聽后對著法正就是一禮,然而心中卻是有些愧疚,這個愧疚,并不是對劉表的,而是對劉璋的,因為他知道一些內情,卻是不能說。
隨后法正又是看向徐庶。
“元直,正有一事還想麻煩你,想拜托元直前往江陵答應,我寫一封書信你交給吳懿,再將我的信物帶上,另外我再給主公書信一封,直接把你的印信叫人送到江陵。
你去了江陵,想辦法給蔡帽還有那劉琦一些壓力,最好打幾個小勝仗,同時我也會讓主公再次增兵,好生震懾他劉表一番!
某就不信了,他敢不敢將全部大軍派往荊南,他南陽這些地方,還想不想要了,要知道那袁公路,對這荊州可是眼饞得很!”
徐庶聽后,當即便應下。
“好,在下這便啟程過去!”
法正卻是笑了。
“莫急,晚一天再去,我得先給主公去信一封。”
黃承彥聽著法正的安排,心中也很是滿意,起碼有理有度,而且也是目前最為合適的了。
接下來三日時間,法正都沒有去找劉表,而劉表也沒有找法正前去商談,似乎都將此事忘記了一般。
而在益州成都的劉璋,卻是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不為別的,就是因為張魯傳來的信件,讓劉璋一陣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