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嘉靖倒是更好奇陸燦后面那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嘀咕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顯然在惴磨陸燦的這句話。
陸燦笑道:“皇上,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就是朝廷將從民眾收取來的賦稅用于對整個國家最需要最急需的地方,同時又要滿足回饋于民的目的,這是一種對財力資源的均衡,是一種有效的分配機制。就拿徭役折收銀兩為例,此項賦稅取之于民,而將朝廷實施工程招標制度,將工程承包給商人,同時將賦稅用于支付工程款,讓商人拿著朝廷收來的賦稅去雇傭百姓做工,便叫用之于民。”
“如此一來,朝廷通過收上來的賦稅,辦了朝廷急需要辦的事情,而百姓又通過勞動,將上交的賦稅錢財又賺了回去,如此天下便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天下太平穩定。”
嘉靖一聽,頓時拍手叫好:“好!好一個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荀子口中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今日算是在你這里發揮的淋漓盡致了。”
“哈哈哈……”
此言一出,頓時眾人開懷大笑。
同時,不少人也對陸燦,投去了嘆服的眼神。
如果只是能想出一些解決困局的主意和辦法,這只能說這個人很聰明,但是聰明并不等于懂得治世。
但是,陸燦剛才能說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這句話,以及對“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這番見解,卻足以證明,他這個人不僅僅只是聰明,而且是真正懂得治世之法。
想到這里,就連嚴嵩都忍不住,再一次對陸燦感到刮目相看。
只不過,陸燦還有后一句話沒有說出來,那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還富于民。
未來只要能將賦稅通過各種方式,還富于民,不僅百姓能更好的解決溫飽生計問題,而且賦稅全部折收成銀兩的這種經濟方式,介時全國百姓就不只是種田交糧了,而是會去想辦法賺錢,這便是手工作坊興起的時候了。
只要手工業能夠興起,如此一來,那么商業的發展還會遠嗎?
不過,陸燦也明白,路要一步一步走,事情要一件一件辦,特別是稅法和制度的改革,更是不能操之過急,應當循序漸進才行。
就好比,之前發行國債的政策,以及今日所提的工程招標制度,如果不是國庫空虛,朝廷財政虧空嚴重了,他這種從后世借鑒而來的先進政策和制度,是不可能得到嘉靖和這些大臣認同的。
否則,一些太過顛覆和超前的制度,一但急于提出來,就可能只會適得其反,不僅得不到大家的認可和支持,甚至還會認為你的想法過于荒唐,將社稷視為兒戲。
作為后來者,陸燦深刻的明白,一切新思想、新政策、新變革,要符合皇帝的意志,符合社會的發展和需要,才能將這些新的理念變為可能。
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之下,接著陸燦又順勢提出自己剛剛執掌戶部,想要重新清丈全國土地的想法,以此統計出全國賦稅的真實數據。
這個要求,在場的眾人,無論是清流,還是嚴黨,都沒有任何理由反對。畢竟人家初掌戶部,你總不可能不允許人家弄清楚全國究竟有多少土地,以及全國究竟可以征收多少田賦稅吧?
這要是反對,那就太說不過去了。
而嘉靖自然是和陸燦唱著雙簧,順利的就通過了關于重新清丈全國土地的決議。因為清丈全國土地,是將來全面推行稅法改革的前提條件,也是必要條件。
自己第一天上任戶部尚書,就順利的通過了工程招標制度和賦役合并稅制,而且還通過了重新清丈全國土地的決議,陸燦心里很高興。
而嘉靖也很開心,特別是今日陸燦提出來的賦役合并和賦稅折收銀兩的辦法,得到了大家的認同,這說明陸燦這個人用來推行稅法改革的確是靠譜的。
這么一想,嘉靖心里也就塌實多了。
心情大好的他,當即便下旨,著陸燦全權負責制定工程招標相關制度,同時盡快落實清丈全國土地的計劃,以此保證地方官員難于作弊,進而實現增加財政收入的目標。
就這樣,這場御前會議,陸燦可謂是贏麻了。
而當眾人散去時,嚴世蕃則像條死魚似的,一臉沮喪的還呆呆的站在殿前,恍如還在夢中未醒一般,怎么也想不明白,今日明明是要來給陸燦下馬威的,怎么竟會是這樣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