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真正的美食家不會因為食材的名貴與否而改變自己的觀感,在參加了獅鷲大帝親臨的一次盛宴之后,我越發認同這樣的說法了。據說在百年之前,眾神之王還在世間漫步的時候,獅鷲帝國曾經以簡樸實用、不尚浮華為特色,而今這種特色已然逐漸褪去,代之而起的是種種華麗而不可思議的奇異餐點。
而且全都很難吃。
盛宴分為上下兩場,其中每一場都包含了十六道名貴菜色。上半場是四種湯羹,四種不同方法烹調的魚肉,四種不同方法烹調的蝦子以及松露燒烤小雞、花切肉凍火腿、芫荽填羊腿以及燉無骨豬肉配小云雀蛋;下半場包含六道烤制的菜肴:野兔、孔雀、乳豬、帶骨牛排和羊排,以及一整塊巨大的酥皮鴿子餡餅。之后又是裝飾性勝過食用性的附加菜,比如煮過了頭,調料也放過了頭的馬鈴薯、甜菜頭和蕪菁,以及包含了上千顆牛軋糖、杏仁糖和冬瓜糖制成的李維·史頓雕像。
對于最后這道菜,我倒是頗想要嘗一嘗,可惜前面的菜色是味道太差而不堪入口,這道菜則是徹徹底底的裝飾,誰要是朝李維·史頓的糖塑雕像揮舞刀叉,說不定下一刻就會被肅立于宴會場兩側的獅鷲騎士們給砍成肉醬。
盛宴長達四個小時,但是除了味道香醇的美酒以外,我幾乎沒有吃什么東西,好不容易等到獅鷲大帝宣布宴會結束,肚子餓的咕咕叫的我幾乎是第一個沖出會場,頭也不回的狂奔到自己熟悉的小餐館。
“老板,半打烤豚鼠,要快!”
“是烤鼠豚,鼠豚!”小餐館老板的聲音大得活像是像是石頭裂開一樣,手中兇狠的揮舞著滿是油脂的鐵釬子,“說過多少次了,都不改口,你小子還想不想繼續吃下去了?”
當然想。所以我乖乖的低頭認錯,然后垂涎三尺的等待著烤鼠豚端上桌來。
當簡陋的竹制餐刀插入烤成焦脆黃亮的鼠豚皮,發出清脆動聽的聲音的時候,我發現自己的唾液已經亟不可待的流了出來,險些滴在桌子上。隨后豐厚的油脂伴隨著熱氣流淌而出,整間屋子都充滿了豬油的濃烈香氣。
菲爾梅耶凱旋門老街外,無名小店的烤鼠豚菜譜
烤鼠豚:半打
索菲亞雞冠牛丸濃湯
蜜漬巴梨丁配新鮮鵝梅水果杯
咸魚子醬
大塊烘焙原味黑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