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平叛
- 大明:我朱允熥,監國大明
- 鮮橙愛吃魚
- 2655字
- 2023-09-25 01:20:03
果然,朱雄英在聽到這個淮西勛貴的話之后。面帶微笑的說道:“愛卿準奏!”這個勛貴趕緊說道:“啟稟太孫殿下。”
“臣久在朝中,老家家奴竟然借著臣的權勢。”“在家鄉肆意侵占土地。““甚至逼得百姓變成流民。““臣得知這件事之后,萬分惶恐。”“連夜派人調查此事。”“果然發現有家奴做出此不法惡事。”“臣已經將其打死。“
“并且決定歸還那些被臣侵占的土地。”“希望太孫殿下能夠饒恕臣的罪過!”聽到這話,文臣那邊立刻爆發出一陣哄聲。沒想到居然是因為這件事情!
南直隸的土地沒有丈量,已經是朝野盡知的事情。不過所有人都覺得這件事是陛下已經默許過的了。所以從頭到尾都沒有人提及過。
畢竟這些淮西勛貴可是跟著陛下打天下的那批人。不過現在看來。
情況好像跟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樣!莫非這其中還有什么蹊蹺不成!就在眾人心生疑竇的時候。一個聲音在大殿之上響起:“太孫殿下,臣請斬此獠,以正天明國法!”
眾人不用回頭看。
就知道又是某一個監察御史站出來跳腳了。
不過所有人都沒有把這個人的話放在心上。果然,朱允題連理都沒有理此人。于是在叫喊兩聲之后。
這個監察御史便再次回到了自己的隊列中。與此同時,又呼啦啦的站出來了幾十個淮西勛貴。同樣的向朱允題認罪。同樣的讓朱允題責罰自己!這下,滿朝文武徹底的亂了。這到底是什么情況?這么多淮西勛貴居然同時站出來?莫非這大明朝要變天了不成?可是剩下的淮西勛貴是怎么回事?為什么依然沒有站出來認罪?眾人心中在震驚的同時。
也一臉疑惑的看向剩下的那些沒有站出來的淮西勛貴。這些人在看到站出來的淮西勛貴的時候。臉上先是一陣錯愕,最后充滿了憤怒。那是一種被背刺的憤怒和不解。
就在這時,日不重磅級人物他站了田乘。這個人就是剛剛被封為梁國公的藍玉:
“臣藍玉有罪!”
“請太孫殿下責罰!”
一時間,整個大殿之上落針可聞。
以藍玉為首的那部分淮西勛貴老老實實的向朱允題請罪。其余的淮西勛貴則一臉憤怒的看向藍玉等人。除了淮西勛貴的所有人則是處在一種懵逼的狀態。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文官們雖然大致猜到了一些。但是卻沒有一個人敢說出來。
整個朝堂上,就這么陷入了一陣詭異的平靜。良久之后。
朱允題才緩緩的開口說道:“你們真的知道錯了?“
朱允題的話打破寂靜。也打破了眾人心中的壓抑。那些請罪的淮西勛貴趕緊說道:“臣已經知罪了!““請太孫殿下青罰!朱允題點了點頭說道:“著即罰俸一年。”“并責令歸還所有侵占的土地。“”另外需向那些被你們欺壓的百姓賠償銀子。“”至于賠償標準,到時候戶部會拿田來二個方案的。“對于請罪的藍玉,朱允題只是看了他一眼,就沒有再多說什么。聽到這話,眾人紛紛又把目光看向戶部尚書趙勉。卻發現趙勉臉上的神色沒有絲毫波動。眾人頓時就明白過來了。
看來這位戶部尚書是早就已經知道這件事情了。那些出來請罪的淮西勛貴聽到朱允題的話。不由得長出一口氣。這關自己算是過去了。至于罰俸一年的處罰。對這些淮西勛貴來說。根本就是可有可無的存在。自己本來就不是靠俸祿吃飯的。處理完這件事之后。朱允題再次宣布退朝。這一下,沒有人再站出來。朱允題離開之后。百官們也依次退出大殿。等到所有人都離開之后。
兩幫已經分道揚鑣的淮西勛貴在宮門外對峙而立。“好好好,梁國公。“
“我是真沒想到,你們居然真的能干出來這種事情!”“你們這么做,不是把我們架在火上烤嗎?“藍玉聽到這些人的話。臉上表情沒有絲毫的波動:“機會早就已經給過你們了。”
“是你們自己執迷不悟。“
“怪不得別人!”
其余那些已經站出來認罪的淮西勛貴此時也是無責一身輕。紛紛對那些人說道:
“就是,昨大不是已經勸過你們了。”“讓你們老老實實的認錯。”“太孫殿下根本不會責罰。”“你們不停,現在結果你們也看到了。”“太孫殿下確實沒有處罰咱們。“
那些不愿意歸還土地的勛貴開口說道:“太孫殿下處不處罰你們,那是他的事。”“想要我們歸還手里的土地。”“絕無可能!“說完之后便揚長而去。
兩幫原位一體的人,徹底的分道揚鑣了。不過此時的藍玉眼中已經沒有了別的情緒。看著這些離開的人就像是在看死人一樣。朝廷肯定不會放過他們的。從對自己這些人的處罰就能夠看出來。對于認錯的人責罰越輕。那就說明對于那些不認錯的人。就會責罰越重。
只有這樣,團能證群臣意識到仟么叫做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藍玉要做的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盡可能多的保全淮西勛貴的人馬。不至于將來在朝堂上變得獨木難支。“走吧,咱們也散了。”“你們趕緊回去把土地都還了。”“還的越早越好!”藍玉身邊的眾人聞言紛紛點頭。眾人也不是什么婆婆媽媽的性子,既然已經決定交出來手里的土地。眾人便各自散去安排去了。那些不愿意交出土地的人。
則是一窩蜂的朝著李善長所在的地方去了。然而等他們到達李善長的府邸后。卻得到了一個消息。這位韓國公已經回老家祭祖去了。眾人心中頓時明白了過來。于是也以各種由頭離開了金陵。返回南直隸老家。
朱允桶知道這件事后,并沒有派錦衣衛攔截。自己這次要把這些人統統連根拔起。另一邊,朝廷征討韃靼部的天庫也已經盡數出關。朝著韃靼部所在的地方奔去。朱棣騎在馬上。臉上也是充滿了興奮。上次殺到這么深的地方。還是當初和藍玉一起奇襲北元王庭。只是上一次,百已是以偷襲為匡。這一次,自己身后帶著的可是千軍萬馬。。
一個月前,朱棣就已經回到了北平。
并且糧食早就已經運到了北平。
之所以遲遲沒有動手的原因。
就是因為兵力還沒有集結完畢。
得益于當初蒙古人在中原各地甚至是江南圈馬場養馬。
所以明朝算是一個不缺騎兵的朝代。
不僅不缺,騎兵數量還租舀不少。
否則,也難以完成由南到北的壯舉。
然而這個年代的交通情況畢竟十分特殊。
調動兵馬不是嘴上一說,就能夠立刻調來的。
再加上朱元璋當初設置九大塞王的主要目的是抵御而不是進攻。
所以北平的兵力也不多。
種種因素疊加到一起。
最終就是花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
才把兵力抽調完畢。
當兵力集結完畢之后。
朱棣便興沖沖的準備出兵。
這一次依然是老規矩。
自己帶上朱高煦還有王府一干武將。
徐妙云和朱高熾留守在北平照看家業。
除此之外,楊士奇也暫時留在北平。
等待著朱棣勝利的消息傳來之后。再行動身。
“王爺此去遠征韃靼部。”“路上一定要小心。”臨出發的時候。徐妙云一臉的擔憂和不舍。幫著朱棣把腰帶緊了又緊。衣服上的褶皺也一遍一遍的撫平。朱棣也握住徐妙云的手說道:“你放心,以往兵馬糧草不足的時候。”“這些韃靼人都不能奈我何。“
“如今糧草兵力充足,還有允題給的這些火器。““此戰一定能夠滅掉韃靼部。”兩人夫妻多年,感情早就已經非同常人可比。只是緊緊的握著對方的手一句話都不說。良久之后。朱高熾開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