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元旦,曉冬五年級,曉蕾三年級。
曉冬手里拿著5毛錢,跑去街道的小賣部買零食。
店里的老板喊到:“有個叫昌和的人打電話找英婆,等會你回去告訴你奶奶。”
曉冬打開零食包回應道:“哦,好的。”
她跑回家里跟奶奶說:“奶奶,剛剛小賣部的老板說,有一個叫昌和的人打電話找你,叫你回電話。”
奶奶聽到昌和這個名字,臉上的笑容就立馬掛起來了,她回道:“好,等一下我就去。”
曉冬有點好奇,昌和這個人是誰?怎么奶奶聽到會這么開心。
她便好奇心發作問道:“奶奶這個人是誰呀?”
奶奶說道:“昌和就是你們的和表叔啊,每次來都拿一大堆零食給你們吃的和表叔。每次都逗你們兩個玩的和表叔。”
曉冬和曉蕾兩人立馬興奮起來問道:“奶奶,是不是和表叔要過來啊?”
奶奶說,等我回電話就知道了,回來再告訴你們。
曉冬兩姐妹最喜歡和表叔了,每次和表叔來奶奶家,都是左手一袋東西,右手一袋東西,吃的玩的都有,每回離開還會給奶奶塞錢買東西吃。
吃完晚飯后,他會和奶奶一起坐在椅子上看電視,聊天。
在他們印象里,和表叔就是一個整天滿臉笑容、很親切的大小伙,還經常和奶奶聊天、說笑。
奶奶是最早來廣州打拼的,她的三個兒女里,曉冬的父親和姑姑比較出色。
一個經營生意,一個在超市里做經理。
所以,奶奶與老家人重新聯系上以后,老家里年輕的一輩,長大了要南下廣州打拼,首先第一站都會到奶奶家落腳、住下。
然后找曉冬的父親和姑姑,打聽廣州城什么工作比較好?其中和表叔就特別喜歡向曉冬父親學習做生意的經驗。
后來,和表叔和他家里的幾個弟弟都在廣州白馬火車站里站穩了腳跟,都有了自己的店鋪。
就這樣,和表叔幾個兄弟都回老家建了七八層樓高的房子。
一二樓自己住,其余的全部出租,一層有三或四個房間,一間可以租三百多。
在韶關乳源還是非常可觀的收入了。
奶奶忙完了手中的活兒,擦了擦手,就出門去打電話了。
她來到了小賣部的電話前,拉出長條的木板凳坐了下來。
從口袋里,掏出一張小小的白色紙條,上面寫著“昌和”兩個字,還有一串電話號碼。
她拿起紅色的座機電話,對著紙條上的號碼,一個數字一個數字地按下去。
嘟嘟幾聲后,電話那頭的人接通了。
昌和表叔聽起來非常興奮,開心地問道:“姨媽,好久不見,最近過得怎么樣?”
奶奶聽到他的聲音,笑了起來,回答說:“都好,一切都很好,你最近怎么樣?在廣州的生意怎么樣?”
昌和表叔說:“都很好,總算在這里穩定下來了。過一段時間,我把兩個弟弟接出來,讓他們來廣州學習。”
奶奶說:“那很好,那很好,你兩個弟弟都長大了。”
然后昌和表叔進入了主題:“姨媽,我打電話是想說,你不是十幾年沒回老家了嗎?我和雄哥商量了一下,今年我們一起回去看看,也好久沒有見到我媽了,她也很想你。”
奶奶聽了非常開心,眼眶都濕潤了,說道:“是啊,好久沒有回去了,你媽媽怎么樣?”
昌和表叔說:“她很好,就是年紀大了,很想念你。雄哥他也說沒有去過韶關,所以我們都想今年大家一起回去看看。”
他們兩人聊了快一個小時,敲定了回韶關老家的計劃。
奶奶掛下電話,滿臉喜悅地問:“大頭,你來看看,這電話打了多少分鐘,多少錢?”
老板走過來,笑著說:“看你聊得這么開心,嘰里咕嚕的,我都聽不懂。”
奶奶從小賣部到回家的路上一直面帶微笑。
她回到家,坐在自己的搖椅上,臉上仍然帶著笑容。
曉蕾走過來問:“奶奶,你怎么這么開心?”
奶奶眼睛笑成一條縫說:“今年過年,奶奶要回韶關老家看看,你要不要一起去?你爸爸也會去。”
曉蕾一聽,立刻興奮地抓住奶奶的手說:“去你的老家嗎?我要去,我要去。”
最后確定,昌和表叔、奶奶、曉冬父親、曉蕾和曉德兩個孩子一共六個人回韶關過年。
奶奶坐在那兒笑著,突然想起一件事,從搖椅上站起來,取下掛在墻上的圓鏡。
她拿著鏡子左右照一照問:“你說奶奶的頭發是不是很白?是不是顯得很老?”
兩個孫女一直都看習慣了奶奶花白的頭發,所以回答說:“沒有啊,不顯老。”
奶奶看著自己黃黑黃黑、布滿皺紋的臉和滿頭花白的頭發,剛才的笑容立刻消失了。
一天, 兩個孫女放學回家,發現奶奶有點變了,但又說不上來是哪里變了。
忽然,曉蕾坐在奶奶旁邊,抓著奶奶雙手問:“奶奶,你的頭發是不是變黑了?我覺得你不一樣了。”
奶奶哈哈笑著說:“奶奶把頭發染黑了。”
雖然奶奶現在滿頭黑發,但是她們總感覺不習慣。
大年二十八那天,和表叔、爸爸、奶奶、曉蕾和曉德一共六人,打包好所有行李,動身去客運站,坐車回韶關老家。
奶奶怕暈車,提前吃了暈車藥,還帶了藥油以防萬一。
經過好幾個小時的車程,他們終于抵達了韶關乳源縣的老家,天已經黑了。
還沒進門,就看到一位頭發花白的老者站在屋外。
曉蕾看著她,覺得和奶奶長得好像啊。
沒等她細想,奶奶和面前的姨婆就熱情地擁抱在一起,然后兩人一直握著彼此的雙手,用方言聊得不亦樂乎。
她們聊著聊著,還拿衣袖擦眼睛。
表叔說:“哈哈,過年開心啊,來,我們都進來聊。”
這一趟旅程,對曉冬的奶奶來說,是很深刻的回憶。
從那之后過了幾年,她的姐姐便離開了,她也沒有再回去過。
這次回來,在年輕一輩里,曉冬的父親年紀最大,三十七歲,像個大哥哥一樣,在大家眼里算是最有成就的。
所以這一趟旅程,基本所有的開銷,包括吃飯、娛樂等,都是曉冬父親付的錢。
而且在所有不太熟悉的年輕一輩與年長一輩的眼里都認為,這錢應該他來付。
臨走前,曉冬的奶奶把自己存了好久的退休金,拿出一部分來給姐姐和弟弟買東西吃。
她的姐姐一而再,再而三的推托不要。
最后無奈之下,奶奶把那一千塊錢放在她的被褥下面。
而她的弟弟呢,二話不說就收下了,沒有正看她一眼,更別說謝謝。
當你貧窮的時候,有些人會看不起你,當你的孩子稍微有點出息了,有些人會妒忌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