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任務
- 重回1981從退婚開始
- 蔥油燜餅
- 2110字
- 2023-09-24 18:00:00
“哎,聽說還是個領導呢,就這素質……太次毛了!”
“得,剛才那幾個小年輕的雖然看著不像好人,但也算是做了件好事兒,茲當為民除害了!”
“可不說呢,沒見公安同志都表揚他們了么,嘶……我倒是有些奇怪了,你們說那幾個小年輕的怎么就知道旅館303房間的事兒呢?”
“嗐,操這心干嘛呀,反正又沒冤枉好人,事實擺在那兒,這回也別當領導了,估摸著飯碗是保不住嘍!”
“……”
旅館里的住客有些還沒散去,站在臺階上目送警車離開,低聲議論著剛才的事兒。
此時的姚衛軍已經回了自己房間,他跟平常一樣,洗漱完畢,躺到了床上,準備睡覺。
“秀楠的事兒算是解決了,接下來我也該把心思都放在學習上,爭取多學些有用的知識回去,也好方便以后的買賣規劃布局……”
姚衛軍一身輕松,不多時漸漸沉入了夢鄉……
時間總是在不經意間流逝掉,心里沒了掛心事兒,姚衛軍每天的日子都過的既輕松又充實。
眼看著距離培訓結束還剩下十天左右的時間,虞秀楠那邊便已提前完成學習任務結業了。
這次培訓原本就是針對各個公社民辦老師轉正的問題,因為有著陸副主任之前在暗中的‘助力’,虞秀楠作為一名只參加工作兩年的老師,幸運的加入了這次培訓學習,并成功拿到了結業資格證書。
按照新任負責人的規定,所有拿到結業證書的老師,回到所屬學校經過一個月的觀察期后,就能正式成為一名光榮的公干教師,戶口也會轉為非農業,享受職級內的各種待遇福利。
虞秀楠把這個好消息第一時間分享給了姚衛軍,兩人作為慶祝,特意單獨出去吃了頓大餐,感情急劇升溫。
“陳冬秀因為作風問題被我們學校辭退了,怎么也沒想到,她跟以前的陸副主任竟然私下有個孩子,聽說是姓陸的當初為了留在縣城工作,才沒娶她,而是娶了一個家里有背景,但卻無法生育的病秧子……”
“姓陸的也好不到哪里去,那個王紅兵原本就是他老婆娘家的親戚,他跟陳冬秀的事兒一出來,人家不但不幫他,還寫了檢舉信,如今還沒放出來呢,估摸著犯的事兒挺嚴重的!”
虞秀楠給姚衛軍帶來了這樣的消息,對于那兩人的下場,眉目間充滿了鄙意。
……
“馬上快進十一月了,天氣會越來越冷,衛軍,我陪你去買兩件厚的衣服再走吧。”
這天,姚衛軍趁著中午休息的時候,打算騎摩托車送虞秀楠回去,后者關切說道。
“不用,我想買隨時能買,再說有摩托車回去也方便,你只管回學校認真工作,早點兒通過考察,以后咱家還得指著你的鐵飯碗吃點兒干的呢!”
姚衛軍打趣笑道。
“你就裝吧,當我不知道你買賣上挺掙錢的呀,不過我還真挺好奇的,看你天天花錢一點兒不心疼,這是到底掙了多少啊?跟我說說唄!”
虞秀楠主動湊近一些,仰起的俏臉浮現一抹嬌憨之態,語氣有些央求意味。
“吶,都擱這兒呢!”
姚衛軍把手里的一個帆布包遞給了她,故作嚴肅的道:“虞秀楠同志,組織上正式交給你個重要任務,回去后把這些錢看管好,等待組織下一步指示!”
“嘁!能有多少錢啊,至于用帆布包裝……呃!”
虞秀楠原本還想調侃幾句的,結果當拉開帆布包上的一段兒拉鏈后,頓時滿臉詫然,連忙又把拉鏈給拉上了。
她用手隔著帆布摸了摸,頓時美眸圓睜,怔怔看著姚衛軍好久,愣是一句話說不出。
“什么態度啊,對于組織上的任務要敢于承擔,勇于接受,看你這樣子,好像還不情不愿的?”
姚衛軍故意逗她,說著試圖把帆布包拿回來,“得,既然這樣,那我還是找別人幫忙存放吧,就你這呆呆愣愣的勁兒,我還真不放心!”
“哎呀別介啊!”
虞秀楠回過神來,笑著拍打姚衛軍胳膊,緊緊把帆布包抱在懷里,露出了小財迷似的微笑。
“嘿嘿,領導盡管放一百二十個心,我保證完成您老交代的任務,這錢擱我這兒最安全,請組織放心!”
“確定?”姚衛軍得意斜睨過來,指了指自己的臉,意味明顯。
虞秀楠有些糾結,畢竟四周有不少行人呢,于是詭辯道:
“您老這組織章程里,思想問題可有點兒大啊,我都保證完成任務了,憑什么還要親你?”
“錯,你只要虛心接受就行了,我這個領導不喜歡擺架子,可以主動親你!”
姚衛軍說著,上前一步攬住了虞秀楠的腰,‘啪嗒’一下親了個正著。
“哎呀,那么多人呢,你想被當成流氓抓進去是吧!”
虞秀楠帶著羞惱瞪他,此刻抱著那包錢,想打開點點數,又怕被人看到,很是一副為難的樣子。
姚衛軍心里無比的舒坦放松,他發現,跟喜歡的人分享收獲,特別的有成就感。
帆布包里的錢是培訓這段時間的買賣收入,已經有了七千多塊,與其天天放在旅館房間擔心被人偷走,倒不如讓虞秀楠帶回去。
至于虞秀楠怎么存放,那他就不管了,相信肯定有辦法,畢竟堿場村‘窮’名在外,除了農收前兒,一般很少有賊溜門撬鎖的進村偷東西。
回堿場村的路上,虞秀楠忍不住還是讓姚衛軍把車停下了會兒,兩人提著帆布包進了小樹林兒。
“這么多!衛軍,你那炒貨買賣真的能掙這么多錢么?你不會是背著我干壞事了吧?”
點了一遍包里的錢,虞秀楠再次被震撼到,忍不住提醒道。
姚衛軍笑而不語。
目前的大環境就是這樣,其實有很多掙錢的路子,但在外行人眼中,總是不當回事兒,認為掙不上三瓜倆棗的,犯不上費那心力。
可就是很多不起眼的行當,在這個年代不但掙的多,還沒什么太高的門檻,只要敢想敢干,舍得前期投入成本,不是傻子都能掙到錢,這就是如今的實際形勢。
而大多數人的思想還沒轉過彎兒來,停留在了以前的政策框架中,永遠不敢邁出第一步,因此錯過了無數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