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大采購
- 重回1981從退婚開始
- 蔥油燜餅
- 2222字
- 2023-08-30 18:00:00
“老五,這是爹昨晚上給我的,說是讓小花交學費,我也不懂怎么去學校報道,你能幫我這個忙嗎?”
大嫂拿著兩塊錢說道。
“這錢你留著吧,小花的學費我來出,明天我帶她去學校報道。”
姚衛軍擺手。
“不不不,爹已經給過錢了,怎么還能讓你拿錢,聽我的,快把這錢拿上!”
大嫂神情激動,說話都有些不利索,堅持把錢塞到了姚衛軍手里。
姚衛軍不好再推讓下去,便暫時把那兩塊錢收了起來。
一夜無話。
第二天吃過早飯,姚衛軍帶著滿臉興奮的小花一同出了門。
“老五今兒個這是又轉啥性呢,怎么大清早的把小花帶走了?”
東屋門口,正準備帶立文、立武去上學的二嫂,望著姚衛軍叔侄倆的背影,狐疑的皺起了眉頭。
“嗐,軍子愛玩兒鬧你又不是不知道,估摸著帶小花摸魚抓蝦粘季鳥兒什么的去了吧,你趕緊的,再磨蹭下去,老麥頭的牛車一走,立文、立武他們就該遲到了!”
二哥姚衛林隨口說道。
“催什么催!上學的點兒我都把著呢,以為都跟你似的?只會傻吃悶睡,家里的事兒一點不上心!”
二嫂閆素霞剜了他一眼,厲聲訓斥。
“得,大早上的懶得跟你置氣,我先上地了!”二哥姚衛林搖搖頭,丟下一句話就出了門。
“不對!現在都秋收了,哪還有季鳥兒,摸魚抓蝦更不可能,村里過著秋,老五敢下河摸魚,村支書知道了還不得當典型辦了他!”
二嫂閆素霞越琢磨越不對勁,轉頭沖老大立文說道:
“今天你帶著弟弟自個兒去村口等老麥頭的牛車吧,娘有點兒事就不送你們了,路上當心點哈!”
“知道了娘,那我們走了!”立文今年九歲,剛剛上三年級,應下后拉著弟弟立武蹦跳著跑出了院門。
大劉公社目前好多村都沒有小學,堿場村就是其中之一。
這些村里的小孩子都是去公社的向陽小學學習。
為了方便學生們上下學,每個村都會指派一名村民,駕著牛車接送。
閆素霞目送立文立武跑遠,返回院子朝飯棚看了眼,大嫂剛涮洗好全家人的碗筷,此刻正從里面走出來。
“忙完了大嫂?”
她迎了上去,笑著打招呼。
“嗯。”大嫂劉招娣點頭。
“今兒個咱家老五倒挺勤快的嘛,大清早帶著小花是去割草了吧?”
閆素霞故意問道。
“沒……嗯。”
“怎么,不是去割草?那他倆干嘛去了?”
“我……我讓老五幫忙帶小花去學校報名了。”
“小花要上學?哼,爹可真行,現在家里有什么事兒都不明著說了!學費雖然沒幾個錢,可全家人掙工分,總該有知情權吧!”
“……”
……
姚衛軍帶著小花沒去村口坐牛車,他在打谷場坐了會兒,等順子騎來家里的自行車,才帶著小花趕去了公社。
二十多分鐘后,兩人來到了大劉公社的街道上。
“小花,挑一個你喜歡的書包,另外文具盒、鉛筆、橡皮這些都看著買,等進了學校用得上。”
合作社里,姚衛軍笑著朝小花示意道。
“嗯!”小花欣喜莫名,很快選好了學習用品。
離開合作社,姚衛軍帶她來到了向陽小學。
跟傳達室的人說明情況后,不一會兒虞秀楠便輕快的跑了出來。
“怎么這個點兒才來?我正上著課呢,你帶小花朝里走,第二排左邊最里面一間,找張主任就行,我先回去上課了哈!”
虞秀楠快速說完,風風火火的返回了教室。
姚衛軍按照她的指引,跟小花走進了主任辦公室。
說明情況,現場繳納了學費,張主任登記好小花的學生資料,略帶歉意的解釋道:
“是這樣的,鑒于姚小花同學的情況比較特殊,而咱們向陽小學都開學半個月了,學生們的課本早已發放完畢,并沒有多余的,所以還是得家長自己想辦法,去跟高年級的同學借一下,你看這樣可以嗎?”
“沒問題,您先給她安排教室吧。”姚衛軍點頭應下。
張主任站起身,示意小花跟他去走,“我現在就帶她去教室,家長沒什么事兒的話,可以回去了。”
姚衛軍說了句客氣話,目送小花跟著張主任走遠后,獨自走出了校園。
他沒有立刻離開,而是在門口等了會兒,當聽到校園內響起下課的鈴聲,便又讓傳達室的人幫忙叫出來了虞秀楠。
“秀楠,幫我個忙……”
話還沒說完,虞秀楠笑吟吟的打斷道:“是不是讓我幫小花踅摸一年級的課本?
放心吧,小花分到了我的班上,這種事兒你不說,我也會幫忙的!”
“那敢情好,以后我侄女可就拜托你了,以后她在學校有什么事兒你直接找我就行。”
姚衛軍原本還在擔心小花會不適應學校環境,現在聽她這么說,頓時放心多了。
“哦對了,還要麻煩你件事兒,下午放學后,你幫我跟來接咱村小孩子的老麥頭說一聲,把小花也一塊兒捎回去。”
“得嘞,你忙你的,小花有我照看著,沒事兒的!”虞秀楠指了指身后的校園,“課間我還要抽查學生的背誦,就不跟你多說了哈!”
“行,回見!”
姚衛軍干脆利索的揮了揮手,騎上自行車走遠了。
“這家伙好像也沒村里人說的那么滾刀肉么……”虞秀楠望著他的背影,滿臉的若有所思……
姚衛軍離開向陽小學,找人兌換了些票后,到合作社一口氣買下了全部的干花生以及生瓜子。
合作社的花生不算票的話,兩毛錢一斤,總共是三百七十斤,瓜子兩毛五一斤,社里只有八十斤,合計九十四塊錢。
這么多東西,饒是順子家的自行車是那種俗稱大架子的車,一次性也馱不了。
姚衛軍跟合作社說好,前后分兩批運回了堿場村打谷場。
期間又花費七塊多買好了五種佐料和二十多斤粗鹽。
堿場村打谷場,兩間土坯房已經空了出來。
知青張曉斌一大早就打好背包,坐著拉磚拖拉機去了西河壩聯營區。
在那里,每天都有一班客車可以直達京城,比去疏云縣城坐車更加方便。
臨走前,張曉斌曾單獨跟姚衛軍說過,不管以后發展成什么樣,兩人之間千萬別斷了聯系。
此時的打谷場上,干花生跟瓜子都攤開晾曬著,飯棚里的鐵鍋也放好了五種香料跟粗鹽,一切準備就緒。
“接下來的工作,就是趕在天黑前,把這幾百斤花生瓜子炒制出來!”
姚衛軍臉上掛著振奮神色,此刻的他渾身都充滿了干勁兒。